第69章 康順之爭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天予道行 本章:第69章 康順之爭

    趙無困的死對於太康的打擊是沉重的,沒有了趙無困的太康,如同失去獠牙的猛虎。如今的方圓之上,隻剩下太康和梁重言的北土。這兩股勢力,正式進入了並肩爭鋒的時期,這個曆史時期之初被稱之為“康蠻之爭”。

    成功伏殺趙無困之後,北土在軍事實力上,已經不再處於下風。同時,在經濟和人口上也與太康不相伯仲。太康掌控關中、南林、東山三地,北土則手握北土、北蠻、西地三地領土。擁有了平分下的絕對實力,梁重言和張一問需要考慮新的問題。擺在他們麵前的問題有兩個,其一,何時稱帝建國?其二,如何製定滅康大計。

    關於稱帝梁、張二人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如今北土兵強馬壯百姓富饒,又盡得西地之地,已經基本奠定二分下之力,更何況沒有趙無困和龍駒營,太康的軍事力量相較於北土沒有任何優勢。所以此時如果建國稱帝,既滿足了實力上條件,也能使得上下一心,起到提升士氣的作用。於是,梁重言與張一問開始籌劃建國稱帝的事宜。

    經過張一問半年的周密籌劃,梁重言正式在北土建國稱帝,國號順定都太北城。蟄伏千年的北蠻民族,終於在此刻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國家,並且這個國家占據了方圓二分之一的版圖,與曾經不可一世的霸主太康並立方圓。張一問順理成章拜為丞相,圖博哈爾身為北蠻貴族軍功卓著,拜為大將軍主掌兵權,馮闖同樣功不可沒拜為副將。

    如今的順囊括方圓西北之地,兵強馬壯糧草充盈,軍隊的士氣在成功伏殺趙無困之後,更是盛極一時。不少人開始蠢蠢欲動主張南下與太康決戰,以此實現一統方圓的目標。不過張一問和梁重言此刻依舊保持冷靜,順剛剛建國還有諸多事務需要治理,況且此時太康雖然失去了趙無困,但軍事實力依然不能覷,關中唯鳴、南林李奉冉、太子白定坤,這三人都是當世第一等的上將,此刻還不是徹底滅康的最佳時機。張一問和梁重言需要等待更好時機,而在這期間,他們需要將順治理的更強大,同時還要想辦法削弱太康的實力。

    損失了趙無困和龍駒營,使得太康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帝王白石和太子白定坤更是傷心至極,朝野上下情緒達到了空前的低穀。唯有霍思奇和白定垠暗中竊喜。此刻太康根本無暇理會順的建國,同時也是出於無奈,如今的順羽翼已豐,實力所致建國也是必然。

    完成建國大業之後,梁重言和張一問接連推出了幾條政策,而這幾條政策似乎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曾經的《左治五政》照搬而來:其一,均田政——將下的耕地變由貴族或國家直接掌控為百姓自己掌控,貴族之留有少部分封地;其二,同稅政——將順的稅收由分級製改為均級製,不再有人可以遊離稅收製度之外;其三,擴學政——順所有學社不再僅供貴族和世族子弟,百姓隻要奉公守法其子弟便可入學,如果努力學習成績優異,通過選拔可以為國效力;其四,善言政——鼓勵下人無論貴賤都能對治國之策獻計出謀,一旦被采納根據獻策的高低分別可以得到納官、納學、免罪、抵稅,等等的獎賞;其五,扶商政——鼓勵扶持商業貿易的發展,讓順各地之間互通商貿,各取所需。這五條是左沁當年為太康所定,曾經與趙無困一同力挽狂瀾太康於將覆,左沁是太康一代名相,梁重言一直對這五條措施銘記於心,此刻用它來治理自己的順。於此同時,梁重言和張一問也再出計謀削弱太康,他們決心利用霍思奇和白定垠的奪嫡之心,製造太康的內鬥從而消耗其國力,為將來滅康奠定基礎。

    順建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帝都。此時太康尚未從趙無困戰死的陰霾之中走出,白石由於悲傷過度,加之多年的醉生夢死損耗身體,自此一病不起。沒有趙無困的輔佐,治國的重任落到了白定坤一人的肩上。霍思奇和白定垠沒有了趙無困的威懾,開始在朝堂之上變得不安分,他們時不時會挑戰一下白定坤的話語權,時不時又會試探一下白定坤的底線。對於順建國的消息,白定坤其實早已經料到。如今時機成熟,梁重言稱帝建國也是理所當然,迫於無奈此刻的太康對此也隻能選擇接受。

    梁重言照搬了當年的《左治五政》,以此治理和引領順,同時在張一問的策劃之下,順繼續向霍思奇和白定垠大獻殷勤,暗地不斷地向他們贈送金銀財寶及美女。霍思奇和白定垠在趙無困死後,開始在帝都大肆地收買籠絡黨羽,很快就形成了一股足以在朝堂之上抗衡太子的勢力,以“康樂王”和丞相為首的集團,開始挑戰白定坤在朝堂的話語權。與此同時,白石的身體狀況愈發地糟糕,趙無困的死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加上身體狀況的每況愈下,白石拒絕召見任何人,每日閉門宮中養病,隻準宮女和太監伺候左右,對於國家和朝政一概不聞不問,無論是誰包括白定坤一律不見。這樣一來太康的朝野,開始陷入無休止的爭鬥。白定坤為首的“太子黨”雖然依舊掌握優勢,畢竟唯鳴和李奉冉掌握了如今太康三分之二的兵權,而他們自始至終都是太子的堅定支持者,並且在趙無困死後的兵權,轉由白定坤直接掌管,這樣等於太康所有的兵權都在太子掌控之中。但是霍思奇和白定垠的勢力也日益壯大,盡管沒有兵權,但他們卻在製造輿論,在文臣諫言上掌握了主動,太康的朝政因此陷入了紛爭和混亂,這與順井然有序的治理,可謂是涇渭分明。

    梁重言在力圖讓順安定穩定發展的同時,他不願意讓太康得到片刻的安定,他明白太康如今猶如困虎,困虎雖困,但困獸猶鬥餘威猶猛。他必須不斷地去消耗這頭困虎,不能夠給他任何的喘息機會。霍思奇和白定垠自然能夠,給太康帶來極大的內耗。而外部的消耗必須及時跟上,如此方能使的太康日漸脆弱,最終達到覆滅的結果。如今方圓隻剩下順和太康,消耗太康的方法就是戰爭,無休無止的戰爭。

    如今的順,曾經的北土,擁有充足的糧草和經濟支持,再加上吞並西元之後,勢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所以局部的戰爭,根本不會對順的經濟和民生產生什影響。但是太康則截然不同,多年的內憂外患,極大地消耗著太康的經濟和民生,再加上內部的貪汙腐敗,霍思奇和白定垠等人的貪贓枉法,戰爭對於太康的消耗將會是巨大的。

    很快順決定南下出兵,進攻太康北部邊境。此番由圖博哈爾率領騎兵十萬步兵十萬,共計二十萬大軍南下直擊太康北部,大軍直逼太康和順接壤的“北成關”,並在北成關以北三十駐軍集結。這北成關原本是北土和關中的交接要地,順建國之後變成了兩國的接壤,北成關駐守了太康五萬精銳關中軍,而關中則是唯鳴的管轄之地。性如烈火的唯鳴原本就一心要為趙無困報仇,如今敵軍居然南下進犯自己關中之地,他自然是當仁不讓出兵抗敵。這是一場避無可避的戰爭,白定坤雖然知道打仗意味著消耗太康國力,但是卻也沒有其他選擇,他準許了唯鳴率軍出擊的要求。

    很快關中侯唯鳴,率領十萬關中騎兵趕到北成關,與之前駐守的五萬關中軍隊回合。如此太康在北成關屯兵十五萬,而順則在三十外駐軍二十萬,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唯鳴抵達北成關後,讓大軍修正三日,並做了相應的部署,之後便決定率領十萬騎兵出擊順。這唯侯的性子果然剛烈,戰法素來以生猛著稱,他居然獨率十萬騎兵狂奔三十,直擊圖博哈爾所部,圖博哈爾在此以逸待勞已經多時,兩軍很快拉開架勢準備大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方圓縱橫》,方便以後閱讀方圓縱橫第69章 康順之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方圓縱橫第69章 康順之爭並對方圓縱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