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京華江南 宮宮外的青春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貓膩 本章:第277章 京華江南 宮宮外的青春

    慶曆五年秋,宮中小太監洪竹抱著厚厚一疊文書,半佝著身子,一路向著西角門上的那間房小跑,顯得有些小的腳尖踩在微濕的地上,不帶半分遲疑。他身上穿著的淡藍衫子下擺已經掀了起來,免得絆著了腳,而他的右手卻是橫放在那疊文書之上,寬大的袖子將文書遮的嚴嚴實實,生怕這天上若鉛般厚重的垂雲會擠出幾滴雨水,打濕了這些文書。

    跨過門檻,履了交接的規程,與屋的太監們互相對了一遍冊名,洪竹這才放下心來,小心翼翼地在表上畫上押,將懷的文書遞了過去。

    中書是慶國處理朝政的中樞要地,往常的地位並不如今日這般重要,因為還有位宰相在總領六部,一應奏章總是相爺提筆過目了,才會入宮請旨意,而現在權相林若甫已經黯然歸鄉,中書省的地位一下子就突顯了出來,陛下又提了幾位老臣入中書議事,並且將議事的地點就投在皇宮的角門之外,方便聯絡。

    如今在中書負責朝廷大事的,是舒大學士及幾位老臣。

    微寒的秋風從宮前的廣場上刮了過來,洪竹搓了搓手,了口氣,安靜地站在門外,等著這幾位老大人的回章。他這時候還不能離開,老老實實地站在門外,豎著耳朵聽著麵的動靜。

    間或有官員從他的身邊走過,都很客氣地向他點頭示意。洪竹知道自己身份,趕緊微笑著行禮。不過沒有人覺得他呆在中書省臨時書堂的外麵很奇怪,因為都知道這位小太監的職司。

    偶爾有些宮派出來服侍老大人們的小太監看見他,畢恭畢敬地向他行禮,請他去旁邊的偏房躲躲寒。洪竹對這些小太監就沒那多禮數了,自矜地點點頭,卻依然堅守在門外。

    他今年不過十六歲,在皇宮卻有了這一點點小地位,原因就是,他每天的工作是皇宮極重要的一環,而更關鍵的是,他姓洪,所以宮中一直在流傳,他或許與洪老公公是什親戚。

    洪竹摸了摸自己下唇左邊生出的那個小火疽子,有些惱火,這幾天監察院逮人逮的厲害,文臣們的奏章上的厲害,中書吵的厲害,自己宮宮外一天幾趟跑著,忙的屁滾尿流,體內的火氣太重,竟是衝了出來。他心想著,等回宮之後,一定得去小廚房討碗涼茶喝喝。

    門內議事的聲音並不怎大,但卻依然傳入了他的耳朵。

    ……

    ……

    “這是監察院的院務,陛下將這奏章發還回來,不知道是什意思。”

    “或許……”接話的聲音顯得很遲疑,“是不是陛下覺著範提司最近做事有些過火?”

    有位老臣憤怒的聲音響了起來:“何止過火?他範閑明著便是借手中公權,打擊異己!短短十天之內,竟是逮捕了五位大臣,深夜入院擄人,這哪像是朝廷的監察院,簡直是他手中的土匪!”

    另一個不讚同的聲音響了起來:“範提司做事光明正大,這五位大臣被捕之後,第二日便有明細罪名,帖在大理寺外的牆上,京都百姓都清楚無比。我看顏大人這話未免有些過了,監察院一處做的就是監察吏治這種事情,和打擊異己有什關係?我看啊……還是那五位大臣處事不正,才有此患。”

    那位姓顏的老臣怒道:“不是打擊異己?那為什上次都察院參他之後,監察院便突然多了這多動作?”

    那人冷笑說道:“如果是打擊報複,為什小範大人對於都察院沒有一絲動作?”

    “那是因為陛下英明,嚴禁監察院參與都察院事務!”

    那人冷笑聲顯得更為譏屑:“那敢請教顏尚書,欽天監與都察院的禦史又有什關係?範閑如果是想報複,為什要去捉欽天監的監正?”

    吏部尚書顏行書一時語寒,半晌之後才寒聲說道:“不論如何,總不能讓監察院再將事態擴大了,像他們這抓下去,難道非要將朝臣全部抓光?”

    那人嘲諷說道:“尚書大人盡可放心,三品以上的大臣,監察院沒有權力動手。”這話隱的意思有些陰毒,暗指吏部尚書其身不正,所以才如此憤怒於監察院查案,隻是監察院的權力也有上限,三品以上的大員是動不了的。

    顏行書憤怒的聲音馬上傳到了門外小太監洪竹的耳中:“真是荒謬!難道你們要眼睜睜看著監察院從此坐大?”

    最開始說話的那人開始充當和事佬,溫和說道:“尚書大人莫要動怒,小秦也莫要再說了,監察院隻能查案,非旨意特準,不能判案,這幾位大臣……”他咳了兩聲,說道:“有罪無罪,總須大理寺審過再說。隻是陛下的意思很清楚,咱們這幾位,總要有個意見才是。”

    被稱作小秦的那人搶先說道:“院務乃陛下親理之事,秦某身為臣子,不敢多論。”

    顏尚書大怒說道:“老夫以為,此風斷不可長,若縱由範閑胡亂行事,難道眾位同僚真想我大慶朝……再出一個陳萍萍?”

    ……

    ……

    守在門外的洪竹踮著腳尖,將門內的對話聽的清清楚楚,唇角泛起一絲冷笑,心想陛下與陳院長大人的關係,豈是你們這些文臣所能比擬。

    正想著,便看見樞密院參讚秦滿臉冷笑地推門而出,他趕緊上前討好說道:“秦大人,奴才急著回宮,什時候才能拿到?”

    秦今年三十多歲,乃是樞密院使秦老將軍的親生兒子,去年與北齊作戰,他便是當時的慶軍統領,以他的資曆,本來不足以入中書省議事,但是秦老將軍自上次廷杖之後一直稱病不朝,陛下特旨秦入中書省參議,算是給秦家的一份厚眷,也表示慶國對於軍功依然是無上重視。

    樞密院使秦老將軍稱病不朝,本來朝臣以為這是秦家看不慣監察院提司範閑在朝中的當紅囂張,但洪竹今日聽著秦竟是處處維護範閑,不免有些犯了嘀咕。

    秦看了這個小太監一眼,笑了笑,說道:“由他們吵去,最後也沒誰敢逆了陛下的意思,你呀,別老在這兒偷聽,反正給你十八個膽子,你也不敢當笑話說給別人聽,何苦把自己弄悶著了。”

    洪竹低眉順眼的笑了笑,看著這位朝中最當紅的軍方中堅人士消失在恭房的入品處,有些不明所以地搖了搖頭。

    沒過多久,中書省的書上注了自己的意見,請陛下對於此事要慎重一些,畢竟那落馬的五位大臣品秩雖然不高,但都是京中老人,所謂物傷其類,這些文臣也不願意看著監察院就這般輕易地將他們拉下馬來。

    於是洪竹又抱著這些文書,將淡藍色的宮服掀至腰間,用袖子遮在文書了,踮起腳尖,拱起屁股,一路向著宮中小跑而去。

    由中書臨時用宅直至宮中禦書房,全在層雲之下,眾人眼目之中,大內侍衛保護之下,所以也不虞有人會危害到慶國最重要的這些文書,洪竹跑起來是分外得意,一路上還有些宮女眉眼含情地柔聲向他請安,他也沒空理會,另外那些小太監討好的眼神也是視而不見。

    跑到禦書房外,洪竹平伏一下呼吸,低眉順眼地推門而入,小心翼翼地將文書輕輕擱在書案之下。

    正皺眉看著南方奏章的皇帝陛下揀了一份看了,眉頭皺的愈發緊了,薄薄的雙唇忽而開啟,冷聲道:“這些庸材!舒蕪也隻知道哈哈,顏行書倒有幾分膽色……嗯,秦家的小子倒是不錯。”

    洪竹哪敢聽這些天子雷語,悄無聲息地站在一側,心緊張的厲害。

    皇帝揮了揮手。

    洪竹如釋重負,退出了禦書房,這就算今日的事情完了。他沿著青石子兒路繞了幾個彎,來到了太極宮的一側,那偏廂,正有幾個太監正在磕瓜子玩,見他來了,趕緊請他入座,笑嘻嘻問道:“今兒個又有什稀奇事?”

    洪竹麵帶不耐說道:“天天還不是聽那些老大人們吵架,哪有什新鮮事。”

    這些太監們趕緊恭維道:“小洪公公天天來往於禦書房與中書之間,咱大慶朝的要緊事,都是您眼皮子底下發生的,自然不覺得新鮮。”

    又有一個湊趣道:“那是,如果要說咱這大慶朝的要害,全被小洪公公捧在懷。”

    洪竹再如何驕傲,這點兒警惕是有的,趕緊正色黑臉說道:“胡說什呢?我不過就是位奴才!”

    太監嘿嘿笑著說道:“除了陛下,咱慶國官員士紳,誰都是奴才啊……小洪公公,您可不知,如今您的名可顯出去了,就連小的在外麵給宮置辦繡布,旁人一聽說小的與您交好,都會另眼相看,都說啊,這京都,除了尚書府上那位小範大人外,就數您這位小洪公公了。”

    洪竹伸手平了平額前的那絲飛毛,笑了笑,沒有什說什,雖然他知道自己與那位名聲驚天下的小範大人遠不是一個層級上的人物,但馬屁總是人人愛聽,尤其是將自己與那位相提並論,心中難免有些得意。

    就在這時候,一個人影兒從這偏殿的門外走了過去,幾個小太監趕緊都住了嘴,洪竹也是心中一顫,瞧清楚了那位是淑貴妃宮中的戴公公,自己雖然接了抱文書的差使,但從品級上講,比戴公公卻差的太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慶餘年》,方便以後閱讀慶餘年第277章 京華江南 宮宮外的青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慶餘年第277章 京華江南 宮宮外的青春並對慶餘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