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官笙 本章:番外二

    景正十六年,四月,緬甸集合兵力三十萬,三百頭象軍,分三路大軍,一沿著怒江北上,兵犯木邦,一個從緬甸國都阿瓦出,徑直北上,一沿著錫箔江北上,大軍分三路,直逼明朝邊境

    木邦十多年前已經被明朝收複,經營多年,駐兵二千,加上軍情處,錦衣衛對緬甸的監視,在緬王集合兵力的時候,明朝已經知道。

    南方戰區大都督,一麵上呈帥府,一麵結合兵力,五萬大軍集結,越過瀾滄江,向著頂宛進發,馳援木邦。

    曹文詔得到消息,請旨乾清宮。

    隨後,朱栩下旨,命帥府總督,南方戰區大都督盧象升為統帥,調集大軍十二萬,征討緬甸。

    第二日,朝報發布內閣征討令,嚴厲斥責緬甸不尊中華,破壞天道秩序,宣布征討緬甸。

    在朝報發布內閣征討令的前夕,乾清宮。

    十七歲的朱慈,已經有朱栩一般高了,長的風姿挺拔,精神奕奕,一身的黑色甲胄,手握長槍。

    他單膝跪地在朱栩身前,沉聲道“父皇,兒臣此去,定然掃平緬甸,讓所有番邦都知道,父皇天威不可犯,我大明天道秩序不容褻瀆”

    朱栩笑著點頭,背著手,道“嗯,父皇相信你,萬事小心謹慎。”

    朱栩對這個兒子很滿意,從小到大都渴望馳騁疆場,做一代名將,名垂青史。

    現在,機會來了。

    海蘭珠站在朱栩身旁,萬分舍不得,抹著淚,卻不敢說一句話。

    朱慈對著朱栩重重點頭,又看向海蘭珠,道“母妃放心,兒臣此去,必然大勝而歸,論功行賞,兒臣必然是第一人”

    海蘭珠連連點頭,想上前又不敢,隻好忍著淚又哭又笑。

    朱栩沒有在意這些,沉吟一聲,神色肅然道“你永寧皇姐在木邦,一定要想辦法保她無恙。”

    永寧在三年前,下嫁給了一個榜眼,名叫盛宣儀,本來他入仕是一個縣丞,後來是知縣,或許是忍受不了皇親國戚的流言蜚語,主動請調去了偏遠的木邦。

    永寧嫁雞隨雞,自然也跟了去。

    為此張太後沒少在朱栩麵前數落,想念女兒是夜夜垂淚。

    盛宣儀已經去了大半年,朱栩正想在明年初調他回京,沒想到緬甸突然入侵。

    朱慈也是被永寧帶過的,自小在宮很是相熟,他看著朱栩,沉色道“父皇放心,兒臣以性命擔保,保證將永寧皇姐平平安安的帶回皇宮。”

    朱栩微笑著點頭,心也有不安與不舍,但孩子長大了,他的翅膀已經遮不住了。

    從廊坊出發,劉文闐的皇家軍團第一軍,在幾百輛馬車的運送下,沿著官道,滾滾的向著南方馳去。

    這是一個混合軍團,有炮兵,步兵,騎兵,也有二皇子所統帥的獨立團,這是由皇家軍院的童子軍組成,是朱慈一直統領的,大部分二十歲上下,是一支年輕的軍隊。

    大明上下對緬甸入侵自然是義憤填膺,一些人不斷上書,請求朝廷不要淺嚐輒止,徹底消除緬甸之患。

    頂宛,盧象升的五萬大軍已經到了。

    他身前站著三個總兵,來自雲南,福建,廣西,他們各統帥本地駐軍一萬,外加南方大營兩萬。

    都督馬祥麟站在盧象升身前,沉色道“大都督,我們來的太快,後方糧草還沒有跟上來,不宜再進了。”

    離木邦還有三百多,若是匆匆與緬軍交戰,又沒有後勤支援,五萬大軍很可能會不戰自潰。

    福建總兵姚德晟道“大人,永寧公主與駙馬就在木邦,雖然皇上信中沒有提及,但皇上乃張太後撫養長大,最是寵溺永寧公主,若是公主與駙馬出事,太後,皇上,怕是會很傷心。”

    姚德晟沒有說清楚,但在場的十分明了。

    公主與駙馬若是出事,即便他們有大功,怕也要被問罪。

    盧象升之弟,盧象同沉思一陣,道“大都督,不如我帥三千人馳援,或許能救出公主與駙馬。”

    眾人皆皺眉,沒有說話。

    他們從昆明集結,再趕過來,雖然是最快的速度,但遠沒有緬軍的快,按照時間推算,緬軍離木邦已經不遠了。

    救之不及

    盧象升麵無表情,等他們說完,沉聲道“盧象同聽令”

    盧象同猛的出列,單膝跪地,道“末將在”

    盧象升拿過一道令簽,道“命你率一萬人,繞過木邦,沿錫箔江南下”

    盧象同沒有任何質疑,道“遵命”

    他接過令簽,大步出了大帳。

    盧象升看向姚德晟,沉聲道“姚德晟聽令”

    姚德晟上前,單膝跪地道“末將在”

    “命你率一萬五千人,沿怒江南下”盧象升道。

    “末將遵命”姚德晟道。

    “馬祥麟聽命”

    “末將在”

    “命你率一萬五千人,徑直南下,支援木邦,便宜行事”

    “遵命”

    隨著三人的離開,大帳一片肅靜。

    好一陣子,廣西總兵李守得道“大人,我們這隻剩五千人了,若是木邦失守,緬軍就能長驅直入,若是我們擋不住,他們就能一馬平川的攻入昆明”

    若是攻入昆明,那事情就大了皇帝,朝廷必然震怒,他們這些人隻怕都得上斷頭台

    盧象升麵無表情,不見慌亂,道“不用擔心,我來之前已經調集更多軍隊,五天內必達。”

    眾人這樣才鬆口氣,麵露和緩。

    盧象升轉向身旁不遠處的站著的兩個都尉,道“參謀處,有什說的”

    參謀處都尉上前,抬起手,道“大都督,參謀處規劃了兩個作戰方案,第一,集中軍力與緬軍決戰,地點就在木邦附近。第二,虛晃一招,大軍繞到背後,奇襲阿瓦”

    阿瓦,緬甸,也就是東籲王朝國都。

    盧象升默默點頭,轉向軍情處都尉。

    這個都尉上前,道“大都督,此次大軍由東籲新國王,平達力親自率領,一來為了立威,二來也是轉移國內的壓力。大軍三十萬,象軍三百頭,其中平達力帶著二十萬,根據估算,應該已經到木邦附近了。其他兩處因為大雨以及道路難行,可能要慢三天以上,軍情處正在喚醒各處人手,收集一切情報。”

    盧象升看著眼前的地圖,忽然道“劉文闐什時候到”

    參謀處的人道“根據以往的演習速度來看,可能比我們晚三天左右。”

    盧象升搖頭,道“他們是直接來的,裝備什的在後麵,可能很快就會到,做好準備。”

    “是。”盧象升身旁的一個都督應道。

    盧象升遣出去了四萬五千人,這三支軍隊各有目的,迅速消失在頂宛。

    盧象升的目光盯著地圖上的木邦,有凝重之色。

    緬甸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國家,十多年來,幾乎與明朝一樣,在不斷的改革,國力日增,上代國王,是朱栩都稱讚的人物。

    是以,不論是緬甸的戰力,還是國力,都不是那容易對付的。

    同時,木邦,可能已經出事了。

    盧象升還在等著軍隊,緬甸的先頭部隊一萬人,確實如盧象升所料,已經到了木邦,團團圍住了木邦城,隨時準備攻城

    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是明朝的木邦宣慰司所在,萬曆年間的明緬之戰被緬甸侵占,景正二年被朱栩威逼利誘拿了回來。

    現在,城的軍隊隻有兩千人,知府與都尉都是一人駙馬,盛宣儀。

    此刻盛宣儀正在知府衙門後廳,召集文武一群人。

    縣丞陳炳河道“大人,緬軍來的太快了,其他各處軍隊來不及馳援,昆明更遠,我們突圍無望了。”

    負責統帥軍隊的兩個校尉之一的校尉,道“大人,軍隊已經集結了,加上臨時征召的,總數兩千二百人,城牆上有大炮六十門,火槍三百支,其他的兵甲箭矢倒是充足。”

    另一個縣丞道“城的糧食支撐半個月沒有問題,但我們未必守得了這久”

    “是啊,現在到底該怎辦,緬甸還沒有攻城,城已經一片慌亂了,四處謠言說緬甸吃人,屠城”

    “這些都是後話,現在是要想辦法守住”

    “外麵是一萬大軍,我們隻有兩千人,怎守朝廷派軍過來,還不知道要多久”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獨斷大明》,方便以後閱讀獨斷大明番外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獨斷大明番外二並對獨斷大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