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曾不知老之將至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一隻文兒 本章:第三十五章 曾不知老之將至

    整個陸氏書畫行盤算下來,隻有三個人。

    文端先生是東家,張大哥是打雜,楚風是知客。

    楚風跟程源先生商量著,每隔三日便去田羅村拜訪一次,這樣一來,耽誤店中的生意是難免的。這也是楚風一直隱隱擔心的事情。

    依照著文端先生的性子,自然不會多說什,反而會因為楚風能夠拜得名師而開心,可是楚風自己不免有些羞愧。

    得了救命之恩,又三番五次的麻煩,在這住下了不說,在篆刻上,二人之間沒有師徒之名卻已經有了師徒之實的……林林總總的,楚風不知盛了文端先生多少恩情,哪能夠不報?

    原本尋思著在書畫行的生意上多少幫襯著,但若是每隔三日一個來回,這邊生意自然也會耽擱的。

    田羅村雖然不遠,但來回至少也要半日,若是遇到雨雪之日,恐怕耗費的時間還會更長。自己這點微末的道行,到底應該如何報恩呢……

    這幾日雖然又是寒食清明,又是水墨會的,楚風的修習卻沒有落下。

    依舊是每日早晚兩通五禽戲,《京酒帖》也是早晚各臨習一遍。同時還有泥章的刻字,文端先生說回來之後要檢查的,楚風自然也不敢忘記。

    今日為了去田羅村耽擱了一些事情,楚風臨摹完一遍《桃花圖》的時候,已經日影西斜。他揉了揉微微發紅的手指,不敢多做耽擱,便接著沒用完的墨汁將《京酒帖》又臨習了一遍。

    至此,《京酒帖》楚風已經臨習了不下百遍,胸中頗有些所得,臨摹的時候也愈發得心應手了。隻是正如同任何事情都又瓶頸期一般,楚風現在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這幾日雖然也是認真臨習《京酒帖》,但進境已經不大,而且因為審美的疲憊,潛意識多少有了些浮躁的心境,這讓楚風十分不喜。他是骨子的完美主義者,若是費心費力費時的臨摹一遍,卻又得不到什成果的話,就會讓他萬分的不舒服。

    急需突破這個瓶頸期,但是,到底有什辦法呢?

    身旁並無老師指點。楚風思來想去,忽然想起千年之後自己老師的一句話——若是哪天覺得臨摹某張書帖次數過多,再怎多臨習也毫無作用的話,就試著用背臨之法。

    背臨與對臨相對。對臨就是普通的臨摹,照著書帖或是畫作來臨習描摹,來追求自我的提升。而背臨,就如同默寫一般。不但要默寫下來書帖的文字,還要追求用筆用墨與原帖完全相同,這就需要背臨者更多的能力與技巧了。

    想到這,楚風心中一喜,不多做耽擱,當即就開始了《京酒帖》的第一次背臨。

    在背臨當中,楚風果然感覺到了與對臨的不同,每每覺得某個字已經在腦海中沉澱千萬次了,可是真的到了細枝末節的地方,卻又不免遲疑起來。這個點有沒有回勾?這個豎是懸針還是垂露?林林總總的問題越來越多,楚風卻覺得愈發喜悅了!

    果然,這樣的方法是正確的。如果隻是一味的對臨,書法上的長進一定會有所遲滯的。背臨雖然耗費的時間精力更多,但得到的益處也越大,而且正好適合到達瓶頸期的自己!

    楚風不急不躁,穩穩的將整幅《京酒帖》背臨完畢後,將原帖重新展開,一個字一個字一一印證,看自己哪寫的不對,哪個字寫的有問題,不免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而後,楚風並沒有就此作罷。而是帶著背臨的種種問題,重新又仔仔細細對臨了一遍。這就像是背單詞似的,需要在剛剛背完是加深印象,才能事半功倍。

    這樣一來,雖然耗費的時間是原本的一倍,但書法上的所得卻遠高於一倍的,楚風十分欣喜。

    人生在世,最患的不是無名無利,而是無知啊!

    至於繪畫方麵,楚風亦是頗有所得。

    前世為了準備藝考,他兩三年內的功夫基本全用在了素描和水粉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雖然楚風要考的是中國畫專業,但大部分學校招生考試考的卻是素描等科目。這當然也與國畫本身的式微有關。

    水墨丹青自然也是不離手的,但與最初完全因為興趣揮毫相比,隨著考試時間的日漸臨近,楚風作畫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宣和畫卷》,方便以後閱讀宣和畫卷第三十五章 曾不知老之將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宣和畫卷第三十五章 曾不知老之將至並對宣和畫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