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昭文館直學士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一隻文兒 本章:第五十九章 昭文館直學士

    二位大人尚未現身,自然有人高聲唱和,在場眾人連忙作揖拜見,不敢造次。

    待得一陣簌簌響動,知州、通判兩位大人左右站定了,唱和之人才唱了一聲“諸學子起身”。

    楚風隨同眾人一起抬頭去瞧,這才見到前方正位竟站了二十餘人,各自官服、公服,形容整肅,

    與上次見到兩位大人不同,這一次是正規場合,知州、通判兩位大人都穿了緋色羅袍裙、襯以白花羅中單的朝服,腰間用革帶係了,方心曲領,白綾襪黑皮履,腰旁錦綬、戴進賢冠,遠遠觀之,便覺得從容雅致,官派風、流,不是尋常人物。

    而讓楚風意外的是,兩位大人竟沒有站在中間,而是一左一右拱衛著一名白發老者,十分尊敬的樣子。

    三人說了幾句什,楚風站在遠處角落當中,聽不真切。隻見眾人在上窸窣一番後,知州大人衝著那中間的老者躬身施禮,而後上前兩步,環視下方百餘名學子,點了點頭,嚴肅開口。

    “自太祖以來,我朝開科取士,未有一年膽敢荒廢。為何?實則國不可無賢,民不可無仰也。汝輩皆賢良之士,或鄉人推舉,或才名遠播,我等為官者選賢用能,正是為朝廷則選方正之士,為百姓謀求一地之福也。去歲水患杭州,致使鄉試耽擱。本官雖不閑,未有使杭州野無遺賢之能,卻也不願令諸位有珠玉蒙塵之劫。於是左右商權、上下請命,有幸文書上達天聽,官家聖明,於今日補開鄉試恩科,推選賢良。“

    宋朝人稱皇帝為“官家”,楚風在角落聽著,心不由得納罕,心想這地方補考的事情也要驚動到皇帝那?也不知是真是假。

    隻是其他人自然是十萬個相信的,楚風偷偷的去瞧院子的士子們,隻見有人的臉上當真顯出幾分感激涕零來,仿佛要立刻粉身碎骨、報效家國了。

    身為千年之後的靈魂,楚風是不可能對皇帝有太多的敬畏之心的。尤其是對於宋徽宗,這個日後會被金人俘虜,死於北地的苦命皇帝,在楚風心中,對於他的情感隻是“可惜”二字。

    當然,這可惜也包含了許多意思。一是感慨他時運不濟,生在這虎狼環飼之境地。二是可悲他昏庸無道,重用臣子隻憑一己之喜惡。三是可憐他書畫傲世,卻錯生成了一個皇帝命。四是歎息他命途多舛,前半生榮華天下,也無法改寫死無葬身之地的悲慘命運。

    宋徽宗對於楚風來說,是一個曆史教科書上的昏君,也是一個藝術史上悲愴蒼涼卻又異軍突起的驚才絕豔。

    這樣的人物,可以令楚風感慨,卻無法令他敬畏。

    知州大人高聲說教一番後,根據科舉的規矩,眾人落座之前,先要祭祀孔夫子。

    科舉的祭孔自然不會像其他時候那樣複雜,雖然也分成迎神、初獻、亞獻、終獻等步驟,但是禮儀上並不繁瑣,那白發老者初獻之後,知州、通判依次獻祭後,眾人恭敬施禮,祭祀便算完成。

    “這一位是本次鄉試的主考官,昭文館直學士劉正宏劉公。”

    知州大人恭敬的介紹了身旁的白發老者,行止間十分尊敬。

    楚風並不知道昭文館到底是一個什樣的所在,聽是聽過的,隻是“直學士”……他聽說過“大學士”,卻並不清楚這個。隻是看兩位當地官員對這劉正宏如此恭敬,想必對方身份應該是不俗的。

    於是劉公上前說了幾句勉勵的話,隻是隱隱底氣不足,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聲音在春風中微微飄忽著,但士子們哪敢放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宣和畫卷》,方便以後閱讀宣和畫卷第五十九章 昭文館直學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宣和畫卷第五十九章 昭文館直學士並對宣和畫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