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偎紅倚翠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一隻文兒 本章:第七十八章 偎紅倚翠

    杭州一地,左江右湖,最不缺少的就是湖船畫舫、扁舟烏篷。

    民眾平日出行,乘舟最多,步行其次,馬車次之。所謂江南多水域,杭州雖然不及太湖那等煙波浩渺、島嶼如星,卻也掙不脫這江南水鄉的味道。

    而杭州的水,冠絕自然在西湖。

    西湖遊船,不下數百。大者可容納一二百人,小者一葉扁舟而已。

    江南富庶,哪怕是簡單的遊船造的也並不倉促,而是各自雕梁畫棟、不一而足,堂皇豪奢、富貴逼人,種種纖巧細膩之處,不可遠觀,隻能細細品玩了。

    說起西湖上遊船畫舫的品類之多,那真要用“不可勝數”四字形容。不說別的,單說除了最基本的撐槳水船之外,還有一種船塢,類似後世公園的人力船,一切全靠腳踩,車輪腳踏而行。若是與一二知己駕此一船,徜徉西湖水上,看半日的煙波流連,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西湖上的這些船,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其中著名者並不稀少。

    例如一直停靠在西湖岸邊,幾乎快要年久失修的一艘湖舫,名為“烏龍”的,就是整個西湖上中最為出名的一艘船塢了。

    烏龍的出名不是因為它的華麗或龐大。這烏龍是當地富商趙節齋所造,耗費金銀、工匠不知繁幾,在下水一日,卻風波大作,坐著不安。若是單單一次也就罷了,聽說烏龍一共下水四次,每一次下水,無一例外都是湖麵從雲淡風輕變成波瀾壯闊的。於是不單單是烏龍船上的人坐立不安,就連西湖上的其他船隻都跟著遭了殃。至此之後,便也沒有人再敢去坐這樣一艘船了,於是任憑其一直停靠在那。

    湖中船隻除了遊玩之外,買賣小船也十分之多。羹湯、時果、酒水、果蔬,茶點、幹果等等,皆有可尋的地方。而除了這些,還有一類船被稱作“小腳船”的,專門搭載一些賣藝之人。唱曲的、耍令的、荒古板、撲青器、投壺打彈,亦或一些姿色平庸的ji女,都在其中。這些賣藝的船隻往往不乎自來,纏著其他的小舟不輕易放手的,若是不花錢取樂一番,少不得被他們挖苦取笑……這一點,倒是跟後世的強買強賣差不多的。隻是當地人遊玩時都有個中巧妙來避開他們,鬥智鬥勇,頗有些意趣。

    當然,西湖之上,除卻遊船,還有畫舫。

    所謂“畫舫”,最初指的是在水邊之地建設的,外觀類似於船隻的亭台。也就是說,畫舫實際上是陸地的延展,並不是一艘真正的船。

    但不知從什時候起,畫舫也漸漸變成了遊船的代稱。而西湖的遊船,動輒三四層樓、幾近百丈,彩旗花燈、搖曳隨風,其華貴明豔,幾百米之外就能入眼的,無法輕易忽視。

    這些畫舫往往身形龐大,即便真的移動,也隻是順水於岸邊緩緩而動,沿湖看岸,倒也閑適優雅。

    這等畫舫之地,文人墨客多往來,於是又為這畫舫起了個雅號,叫做“不係舟”,頗有些雅致味道。

    而在這不係舟中,自然也有種種女子,歌舞怡人,推杯賣笑,正是人間一等的風、流處。

    正所謂“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在這等地方,找尋一二堪尋訪的意中人,於是“偎紅倚翠”,享幾番“平生暢”的“風、流事”,那等功名利祿、浮名俗物,大概真的可以棄之如敝履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宣和畫卷》,方便以後閱讀宣和畫卷第七十八章 偎紅倚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宣和畫卷第七十八章 偎紅倚翠並對宣和畫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