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周弘趁亂代姬氏留王奮武保宗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現代反曲弓 本章:第一回:周弘趁亂代姬氏留王奮武保宗國

    跨海之濱,沃野之土,有大國焉,其名神宗。神宗者,起於七國八十一郡,時下戰亂不止,民生哀鴻不絕,以待聖人出。後有能者,姓姬名昊,乃靈州山燧人。昊起兵於野,討伐無道,統合智勇,戰無不勝,勢如破竹,是故能者賢士,慕名前來,城池州郡,望風而降。曆十七年而平下,合七邦。建國神宗,改年初平元年(真靈曆004年)。

    至此姬氏稱帝,一統下,舊帝薨而年號止,新皇立而元年改。則初平三十六年(新曆1年,真靈曆09年)改黃道元年,至黃道二十四年(新曆54年,真靈曆06年)改命元年,至命二十六年(新曆79年,真靈曆08年)改聖德元年,承襲四帝也。

    聖德年間,神宗景帝在位,自恃宗國強大,蒙庇先人光威,不思勵精圖治,乃晝夜歡歌,驕奢淫逸,失帝體業。丞相董諫言:“陛下承先皇帝業,繼神威大統,當思開國不易,基業難守,必當自先表榜,立身成仁,以示下,則上不負列祖英靈,下不負黎民百姓,此誠為下人父之途也。”景帝對曰:“今神宗地廣人稠,兵良將勇,周境安泰,物阜民豐。國強至廝,所以四方仰德,番邦朝拜,何言危乎?”曰:“臣聞居安需當思危,未雨必先綢繆,此所以先帝設三司而置七軍者也。今聖上居神器之重,承三皇正統,當效武皇開疆,善納忠言,避退誑語,正視聽,明遠見,則國邦興隆,百姓繁盛也。”景帝曰:“丞相多慮已,當今下,能抗神宗者靡之,能敵強軍者未有也,豈可自危慫人,徒留笑柄哉?”遂不納言。後董數諫,帝不從,不止也,景帝乃怒:“卿欲代朕位行王事乎!”遂罷丞相之職,貶為庶民。宮外哭拜三日乃辭,自是朝中震懾,莫敢諫者。

    又有禁衛將軍周弘,統練兵馬,號令三軍。長率七軍而剿賊匪,領禁營而拱京師。軍中上下莫不敬畏,比子有過之而無不及。時東北邊疆,多有蠻夷侵略,數報朝廷而帝不聞,弘乃上殿陳言,帝方區處,命周弘為征東大將軍,領東北道行軍大總管,總提靈州、越州、番州各軍政大事。弘即領命,克日出發,率精兵十萬並三州駐軍十二萬伐之。不三月,弘曆大十數戰,平番邦凡十五國,敗者皆降服。弘回表上書,帝大喜,加封弘武平侯,賜絹帛千匹,金銀上萬,任弘留越州太守,以安邊關。

    邊關既定,帝驕縱越盛,沉迷酒色,寵幸饞臣,無功無德者多有加封,而忠賢之士多遭排擠,朝綱不振,法度失調,民生暗苦。卻將軍周弘治軍有方,理政通達,深得民心,邊境之民,莫不敬之,歌功頌德,直達京都。弄臣方達聞之,乃告帝曰:“大將軍周弘領兵在外,功高蓋主,恣意更甚,多有不臣之心。”帝曰:“周弘忠良之士,勇武之將,豈有反意哉?”達進曰:“且下詔喚之,彼若敢來,是無異心,若彼不至,必有反意也!”帝從之。

    卻周弘得聖命,款待來使,退入問與謀士郭奉:“意驟降,此為何意?”奉曰:“陛下久居深宮,不事朝政,而今降詔,必有他人謗言。將軍治理邊州,統領三軍,威名遠在域外,何況京師乎?此乃恐將軍功高蓋主,帝欲明將軍之心,故而招之。”弘曰:“然則,某當往乎?”奉曰:“聖上既疑,將軍若去,必不得返矣,早晚為奸人構害。”對曰:“若不至,則是為抗旨,亦不可也,豈非進退兩難乎?”郭奉不語,弘三問之,乃曰:“奉有一言,恐將軍不悅,故不也。”弘再拜而問:“乞先生教弘脫身之計!”奉乃屏退左右,密謂弘曰:“將軍可有取姬代之之意?”弘大驚:“此千古罪人之行也,先生何出此言!”奉見弘心驚,卻不多責,故明其真意,乃笑曰:“將軍既問事於奉,奉以肺腑吐之,將軍何故瞞奉哉?”弘不語,沉思良久,乃曰:“弘實有此意,奈何無計可出,況以下克上,師出無名,且靈州雖眾,彼尚有禁軍三十萬,何可當之?”奉曰:“將軍英明一世,何獨糊塗一時哉?罷帝而反,乃大事。緩則起兵,須臾數年,今急起事,難收眾望,亦當急圖。”弘複問曰:“似此若何?”奉曰:“今將軍回朝,隻帶三千精甲,留公子雲並心腹數人守越州。將軍奉旨而還,雖有疑者,見兵少將寡,亦不阻攔。至京師當先密會禁軍大統領皇甫嵩,嵩與將軍有舊,若能得則可,若不濟,則殺而奪其兵符,將軍亦曾領禁軍,兵符在手,軍士必服,然後逼宮承位,大事諧已。”弘憂之:“內宮既定,於外若何,強權壓主,恐人心不服,反受其亂。”奉笑曰:“將軍何乃太怯乎?當今聖上,昏庸無德,朝臣不服,民生多艱,早晚宗廟必陷。今將軍廢昏君而主明事,下萬民必當拊掌歡呼,何有反者?又今鎮北大將軍袁煥,亦將軍故交,因饞人之故戍守邊關,久不得誌。今遣人通之,必為後應,且有公子於越州舉事,三州必定呼應,至此北方從者已有大半,何患大事不成?”弘聽之大喜,拜曰:“非先生之言,弘無出路也。然則鎮北將軍處何人可譴?”奉對曰:“茲事體大,一切從嚴,奉當親往之,十日之內,或成或不成,必有回信。”弘再拜謝之。次日弘送使回,然後校點軍馬,吩咐心腹及其子周雲如此如此,便率三千精甲回朝複命,州郡守衛皆不阻攔,時方達欲意加害,見其軍容浩大,未敢動手,由是弘得以長驅至京,是夜密會皇甫嵩。且皇甫嵩領禁軍統領,方達、李勝等人早欲圖之,以掌兵權,奈何嵩深得軍心,不可急除。嵩亦知之,惶惶不可終日,今見周弘,大喜,曰:“嵩雖為禁軍統領,然奸人環視,早晚身首異處,今將軍果行此事,嵩必當效犬馬之勞!”由是二人徹夜謀劃。次日引軍入京,四門皆閉,領軍士捕佞臣黨徒,梟其首,滅九族。然後上殿逼宮,景帝顫顫不能自已,謂周弘曰:“朕不曾負卿,卿等卻欲行此大逆不道之行乎!”周弘曰:“夫下者,有能者居之,今陛下荒淫無度,寵信賊臣,朝綱不整,軍士不齊,百姓無所靠,將臣無所依,是以弘行非常之事以安下,輔社稷也,萬民歸心,大勢所趨,何謂大逆不道哉!”帝無言以對,懼其軍勢,乃降詔禪讓,傳位於周弘。後帝牽於幽泉山莊,憂憤而死。

    卻周弘奪了帝位,下詔公告下,舉國震懾。其子周雲於越州上表,拜服新帝,靈州、番州皆降。西境守將姬舒聞之,奮而起兵,鎮北將軍袁煥起兵迎之,會同皇甫嵩領六萬禁軍,大敗姬舒於三方原,盡收西軍七萬並水軍十萬。時京師周遭,諸王皆欲勤王,為周弘率軍所破,州郡太守皆降,自是北方八州四十二郡盡收於周弘之下。

    不周弘如何安撫人心,卻南方之地,有一皇族,名曰姬尚。景帝之父為成帝,成帝有弟封為南鑲公,姬尚即為其子,封留王,治理山(命山)南郝州。且留王姬尚,聰穎過人,素有大誌,文采斐然,弓馬嫻熟。其父亡,代知州事,律例分明,軍紀嚴謹,民豐物茂,百姓安居,四方仰德,盛名遠播。其後周弘既已篡位,有心腹飛馬回報,留王大怒曰:“村野鄙將,安敢竊吾山河!”遂欲起兵勤王,發檄文遍山南諸郡,凡大城池,盡皆呼應,各地兵旗林立,為留王馬首是瞻。比及諸事已畢,整裝待發,拜張不語為軍師,命上將風朔為先鋒,薛寅、劉讚為副將領前軍五萬,齊旋、鄭遠統左右軍各八萬,留王自提十萬領中軍,凡軍將三十餘萬北伐,聲勢滔。

    周弘聞姬尚率大軍至,亦從郭奉之言,自引兵三十萬與之相交,會於祁水之畔,兩軍交戰,凡大戰役數十,未分勝負,後嚴冬將至,亦各自還師。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選中的救世主》,方便以後閱讀被選中的救世主第一回:周弘趁亂代姬氏留王奮武保宗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選中的救世主第一回:周弘趁亂代姬氏留王奮武保宗國並對被選中的救世主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