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生死抉擇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心靈落寂 本章:第二十七章 生死抉擇

    李繼捧上了路,不過趙光義可閑不下來,接著又要同遼大仗了!在代州,張齊賢雖用智謀以少勝多讓遼軍吃了一個虧。但卻也激起了遼軍更大的反擊!

    隔了數日,宋廷接二連三的收到了三次警報:

    第一次:涿州失守了!

    第二次:祈州失守了!

    第三次是新樂失守了!

    坐在龍床之上,趙光義愁容滿麵,無奈的對群臣:“遼還不肯收兵,大舉奪取我大宋河朔之地,看來隻好再次大舉北伐了!”

    一聽又要北伐勞師動眾!底下趙普就趕緊諫言:“時已隆冬,不便出師,陛下隻需令邊將固守城地,等到明年開春,再大舉兵,亦尚未遲。”

    開國老臣開了口,趙光義也不禁躊躇起來,不能立刻決斷。他雖好喜功,卻並非昏聵之君,每次北伐自是勞民傷財,且都會讓國力大損一次!此刻的宋,再也經不起第三次的北伐的失敗了!

    就在這時,右拾遺王禹偁突然心領神會,忽然岔開了這個沉重的話題!上奏禦戎之策,也大致就是一些任賢修政,選將勵士之類的國事。趙光義一一回答,就把北伐這個事給這擱置了。

    再然後,就是李繼隆的捷報傳了回來,太宗大喜,對於北伐之事就不在提起。

    但是到了第二年,也就是端拱二年(公元989年)正月,邊關又傳來急報!稱契丹(遼)再次卷土重來!耶律休哥麵對曾經被李繼隆重創的恥辱,時隔一年,他率領三萬鐵騎,還以顏色把北宋的易州侵占了!趙光義這下忍不住了,趕緊再詔群臣上奏邊策。

    此時,同知貢舉張洎應詔陳言!他對於宋軍長期一直不開戰,任遼吞地的行為,早就看不慣了!

    張洎應詔陳言時氣憤的道:“大宋抵禦契丹,難道就隻是靠著地形險阻嗎?(中國禦戎,唯恃險阻)

    今自飛狐嶺以東的土地,皆被契丹所得!而河朔之地的守將,皆具城自固,不敢出戰!這都是邊境分兵太過的緣故!

    臣請求陛下沿邊建成三座軍事大鎮,各統十萬之眾,鼎峙而守,命親王坐鎮,用以控製其要,則契丹雖有精兵,豈敢再次而南侵?

    製敵之方,盡於此矣,幸陛下垂察!”

    可惜張洎的奏章趙光義看到了,但卻沒有多加上心。因為朝中還有一股更大的勢力,他們以時任吏部尚書之職的宋琪為首,包含右仆射李昉、王禹偁等眾臣,麵對兩次北伐的失敗,他們此刻大多主張與遼通盟修好,弭戰息民,恢複國力,毋輕用兵。

    麵對主和派的強烈請求,趙光義於是妥協了,不複大舉兵,隻是令邊將固守要塞,以守為戰。

    但是有時候一方的妥協就意味對另一方的縱容!遼聞宋竟不發兵,於是繼續肆無忌憚的再次進兵入犯!繼續捏軟柿子!

    端拱二年七月(公元989年),北宋的威虜軍(駐守遂城一帶的宋軍)缺糧,宋軍準備運送補給前往,然而宋軍還沒有出發,耶律休哥此時就已經得到了確切情報,已派出軍隊進行攔擊。

    對於這個局麵,宋朝內部爭論紛紛,形成了兩派!

    一派是以張洎為首的文臣,他們提出放棄威虜軍一線的防線,收縮防禦兵力。然後沿邊建成三座軍事大鎮,各統十萬之眾,鼎峙而守!

    另一派則是以李繼隆為代表人物的邊境軍方!李繼隆極力反對放棄威虜軍一線的防線。

    他有三點理由:

    其一,遂城為宋、遼界城,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絕不可拋棄!

    其二,遂城與梁門(靜戎軍所守)同為北宋的北麵保障要塞,丟了遂城,梁門也岌岌可危!所以,遂城絕不可廢!

    其三,那就是信心!耶律休哥也不是無敵的,他李繼隆能擊敗其一次,就能有第二次!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宋唱悲歌》,方便以後閱讀宋唱悲歌第二十七章 生死抉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宋唱悲歌第二十七章 生死抉擇並對宋唱悲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