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第409章 :步承啟到此一遊(大結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宅男一個 本章:409.第409章 :步承啟到此一遊(大結局)

    第六卷帝國的崛起第一章步承啟到此一遊

    沒有李賢的天,是晴朗的天,李賢的臉皮雖然很厚,可也經不起億萬人不停的扇耳光,在一幹貪官汙吏豪強大族被活活扇死之後,大明的天,終於晴了。

    天順二年的科舉,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下開始了,這是朱祁鎮複辟的第二年,也是隨之而來的第二次恩科。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倒黴催的朱祁鎮和倒黴透頂的於謙被步承啟忽悠的,執行了一條對民寬鬆對官嚴苛的政治路線,從天順元年開始,貪官人頭滾滾,汙吏屍橫遍野,搞的是京師哀嚎遍地,官不聊生。

    大明的國庫,卻有了一筆不小的收獲,有了這些收入,朱祁鎮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改善民生,加強軍備,微弱的大明也如同打了一針強心劑

    由於官員數量驟減,於謙被累的苦不堪言,屢次找朱祁鎮訴苦,朱祁鎮在萬般無奈之下,連開兩年恩科,隻不過這一次,不光開了科舉,還開了武舉!

    為了提高給這次恩科提高一下號召力,為了給這次考試的童鞋們提個醒,朱祁鎮在步承啟的蠱惑下,抬筆寫下了兩行大字,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別路。”

    為了盡量的吸引書生們出來為國出力,朱祁鎮還破天荒的提高了一下官員的待遇,雖然豪門大戶不可能把這點銀子放在眼,可寒門學子一朝得官,所發俸祿溫飽有餘,各種待遇更是讓他們砰然心動,一時間京師學子雲集,倒也很是熱鬧。

    雖然寒門學子的文化素養差一點,可是他們卻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那就是沒有多少親戚,徇私枉法的現象少了很多,而在嚴刑酷法的高壓政策下,敢於貪腐的,還真沒有幾個人!

    武舉也由以前的騎射,策論,加入了火器,航海,雖然大家答的亂七八糟,可畢竟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待遇高,門檻低,寒門學子紛紛進入了朝堂,豪門大姓們終於坐不住了,土地再多,也是民,是民,你就不敢跟官鬥,受到了打壓之後的豪門大姓慢慢的也反應了過來,可等他們想有動作的時候,兵馬錢糧州府郡縣的官員都已經任用了一個遍,想考科舉,就成了三年以後的事情。

    人生沒有幾個三年可以等,當時間到了天順五年的時候,前幾年入圍的寒門學子們已經擁有了治國的經驗,在朝廷中也紮下了深深的根基,再想考,就真沒那容易了。

    為了防止豪門大戶把些有才無德的東西弄進官員的隊伍,朱祁鎮嚴令曹吉祥打破常規,對參加科考的人員進行了一次調查摸底,對魚肉鄉品質惡劣的豪門子弟進行了一連串的打擊,總而言之,就是想告訴他們,

    “既然為富不仁,國家就不會保護你們的既得利益,你們也休想通過考試等手段,謀取高位,以求以權謀私,大明的朝堂,不需要你們這幫東西!”

    官員暫時夠用了,豪門子弟被打擊的七零八落沒了生氣,可寒門學子還是很多,朱祁鎮於謙很是為難,步承啟用手把腦袋一拍,

    “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朝廷發書,朝廷給俸祿!讓讀書人,都到農村去,在大明進行一次開天辟地的掃盲教育!”

    對步承啟這雷人的意見,於謙和朱祁鎮很是不解,也不想去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可步承啟卻把胸脯拍的當當亂響,把普及認字,愣愣的說成了趕超先賢,說什“老孔家忙活了幾千年,天天咋呼著有教無類,號稱是曆代帝王師,可他們家門口的人都不認識字,還胡吹個屁啊!要是現在能使使勁,讓大明所有的孩子都讀上書,這份功勞,一萬萬個孔子也比不了。”

    聽完了步承啟的話,於謙和朱祁鎮被徹底的震撼了,什叫政績啊?什叫愛民啊?人家步承啟這才是真愛民,光教豪門大姓有個屁用啊!光出幾個狀元有個屁用啊!要教,就教全天下的孩子,哪怕他們隻會讀個三字經,可知識這東西,肯定會一輩一輩的傳下去,也是能一輩一輩的累積滴。

    受到蠱惑的於謙朱祁鎮被步承啟徹底的忽悠暈了頭,他們輕易的相信了步承啟的鬼話,不光把落地的書生給發放到了鄉下,連赤腳的醫生都給派了下去,理由是,“隻有老百姓有了知識,大明才會有知識;隻有老百姓健康了,大明才會健康!”

    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步承啟竟然通過軍機處上了道奏折,要求允許百姓持有武器,理由更是簡單,

    “百姓強則國強,百姓能戰則國能戰!百姓敢戰則國敢戰,隻要一心愛民,百姓自然以死護國,而大明就不用怕百姓拿起武器來造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忽悠大明》,方便以後閱讀忽悠大明409.第409章 :步承啟到此一遊(大結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忽悠大明409.第409章 :步承啟到此一遊(大結局)並對忽悠大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