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一章 尋根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秒速七厘米 本章:六百二十一章 尋根

    文選王延壽曰:“伏羲鱗身,女媧蛇軀。”

    說文解字曰:“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

    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注:“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麵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帝王世紀:“女媧氏,風姓,承皰羲製度,始作笙簧”。

    ……

    蜀南七星觀的一間大廳內,東方晨麵前的大桌上擺滿了古籍典卷。各種絲帛簡章、印璽符簽更是不計其數。

    這些都是七星觀自建成後珍藏的文獻原本。上至殷商,下達明清,凡中華自有圖文記錄習慣以來,無不囊獲。堪稱古代中國曆史最全麵、最連貫的檔案館。

    此刻,東方晨與四聖等人正從海量文獻中,尋找關於伏羲女媧的一切線索。

    從大量文獻得知,伏羲,風氏,又名父希,號太昊。雖然基本已經可以確定伏羲就是來自淨土流亡者的神仆風太昊,但他卻是最撲朔迷離的人物。因為他的傳說遍及中華大地,就連苗疆、百越等地都有關於伏羲之遺傳,隻不過變更了樣貌而已,倒教人從無下手。

    相反女蝸的傳說卻相對集中,主要流傳自西北黃河中上遊地區。檢索下來,東方晨發現,女蝸神話的源頭幾乎被壓縮在了一個地方:甘肅天水。不久後大家又找到一本早已失傳的先秦文獻:帝世本太一,正是這部文獻,揭開了女蝸由來之謎。

    帝世本乃東周王室史官句伯所著,專門記載有資格被天下公認為“帝”的真實曆史人物。此書中的“帝”並不是帝王的意思,而是專指道德修養達到一種極高境界,並且造福蒼生之大賢大聖。帝者,德合天地曰帝。

    由此可見,教大家土石草木蓋屋、發明車輪的軒轅,是為帝教會大夥鑽木取火的燧,是為帝嚐百草、辨五穀的神農,是為帝舉賢禪讓的堯舜、治水十三年的禹,都可為帝。這本書正是一代代有抱負、有責任心的史官傳承整理,嘔心瀝血鑄就的聖賢傳記,上至遠古,下至周朝,該出現的都會在這部書中一一對應。

    西周東周橫跨近800年而不倒,王室史官辛苦編著帝世本的目的,其實就是曆代周天子的教科書,好讓天子們學習聖賢的榜樣,將來成為一個有德之君。可惜,好學生畢竟是少數,大多周天子一看到書就頭疼,遠不如飲酒取樂、抱美狩獵來得舒服。

    時間推移到了公元前221年,大秦一統天下,王朝建立。當時的秦王政對自己“王”的頭銜很不滿意,覺得這明明就是個諸侯之位,自個富有四海,目懾寰宇,必須要另尋一個與自己地位身份功業相匹配的頭銜才行。於是,秦王的禮儀官們絞盡腦汁,將目光瞄向了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尊號,而後從這個詞匯中各取一字,王朝之主曰皇帝。

    嗯,嬴政是自稱皇帝了,可當時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六國遺民,壓根就不買他的賬啊,雖然大家口中高呼皇帝陛下,但心中的“皇”與“帝”卻另有其人。這時,便看出秦始皇的狠辣與無知來,為了抹殺民心,他居然下令收繳天下所有關於敘寫“皇”、“帝”的書籍,而後付之一炬。這便是焚書的開端,隨後焚書的荒誕之舉愈演愈烈,史經子集萬不存一、六藝百工自此缺焉。至於後來的坑儒,純屬某些人自找的,是方士集團首先坑了始皇帝,而後始皇帝才生氣坑了他們,隻不過牽連廣泛罷了。

    於是,大名鼎鼎的帝世本也沒能逃過一劫,幾乎被燒得渣都不剩,是七星觀聽說此事後冒險搶救,保留下幾卷謄抄本。其中就有這部保存完好的帝世本太一。

    此卷是專門講述一位名叫太一帝的人物生平。太一之所以被尊為帝,是兩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同禹一樣,這位太一帝也是位治水高手。太一治的這條水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不僅不出名,而且非常小,跟一條溪流差不多,但放在先秦遠古時代,此水可是大有來頭,其象征意義遠遠超過黃河長江。

    這條小河現代叫作耤河,上古謂之天水,寓意此河乃天河注水而成,天水這個地名便由此而來。在西漢武帝時期,這曾經發生過地震,地震前有赤紅地光閃耀,遠達百。武帝得知後遂命人占卜,得出結論是直接稱呼天河恐冒犯神明,於是將此河更名為漢水,直至近代。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秦帝國還是漢王朝,兩個朝代都在五行命理中屬水。秦朝更是將天水視為自己宗族的發源地,從隴地天水出發,一步步鞏固到漢中,以此為根基繼而得天下。而漢朝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都認為雖然高祖劉邦出身沛縣,但發跡於漢中,同樣視天水為自家的發祥之地,將天水更名為漢水便是證據。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紀元:監守者》,方便以後閱讀紀元:監守者六百二十一章 尋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紀元:監守者六百二十一章 尋根並對紀元:監守者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