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旅行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恐燁屏 本章:何為旅行

    我坐在房頂上的最後一級階梯上,手捧著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不知何時風吹開了雲彩,落日的餘暉在樹叉間若隱若現。我轉向太陽落山的地方,有回頭望向太陽升起的地方,然後用目光在上畫了一道太陽一移動的軌跡。不知為何,我想到了旅行一詞。我思索了一下,便想:在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這便是旅行了罷!

    餘秋雨先生之所以能寫出這眾多的的書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旅行過,通俗的講,便是去過的地方比一般人要多。可以看出,無論是《山居筆記》還是《文化苦旅》,其中的大多文章都以地名為題,並且由一個特定的地點或是特別的景觀展開敘述,由淺入深,再而論級文人、文化、文學,摻雜入自己的觀點,使文章由簡單的旅行日記,變成了深奧的文學著作。這當然不是所有人可以做到的,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寫個旅行日記都是個難事。當然,我並不為我沒有這種本事,現在可能沒有,並不代表將來也沒有。餘秋雨先生以旅行增加自己的見聞,證實那些隻在書上才有的認知和觀點。就這樣文化巨人便由一點一滴積累而成,隨之來的不僅僅隻有名譽,還有心靈的淨空。也許這是意料之中,也許這是偶然得到的。當然不僅僅隻有餘秋雨先生熱愛旅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頗為喜歡。村上春樹這個名字大家恐再熟悉不過了罷!他就是幾次三番諾貝爾獎提名而又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那個偉大的大作家。我讀過不少他的作品,文字清新脫俗,不拘一格,讓人有一種不得不自在的感覺。他的多數作品時在外旅行時寫下的,有一本伴隨了他寫作與旅行的作品不得不提。這便是《遠方的鼓聲》。我沒有讀多少,因此也不敢在此大肆評價這部作品,隻知道這是一部比較有名的。聰明的人旅行有目的性,不盲目,全程下來心靈上的愉悅超過身體上的勞累。作詩作賦,必有景以相襯,且景之地位高之又高。多數古文都以寫景之句流傳於世,很少有個人單獨情感讓人產生一見如故的感覺。即便是有,也大都以景為基礎,由此生情。文人旅行,目的就在於此,尤其是像餘秋雨和村上春樹這樣的大作家。

    可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旅行的價值,得明白些,就是有些地方不會讓我們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更不會有什特殊的感情產生。拿餘秋雨先生來,雖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作家,而且不論寫什都有比平常人更清晰的思路、更強烈的情感、更濃厚的文學氣息。但餘秋雨先生相對於上海,寫山西更有味道。承德避暑山莊與曲阜三孔,寧古塔與雷峰塔,蘇州和廣州等等。前者總比後者有東西寫,而且更易讓讀者產生共鳴。再比如一個古建築和一個現代的豪華公共廁所,想起來前者就比後者有寫頭兒。不僅如此,前者是個高雅的地方,更符合一個文人的風度。文人當然會明白,前者較後者更體麵,有格調。公共廁所是一個上不了台麵的東西。若是寫上去,不光自己寫不下去,讀者也讀不下去。想想看,也沒有一個人是因為寫公共廁所出名的罷!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業平隨想》,方便以後閱讀業平隨想何為旅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業平隨想何為旅行並對業平隨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