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公孫弘布衣擢相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辰澤 本章:第278章 公孫弘布衣擢相位

    公孫弘,淄川國薛縣人,年輕時在薛縣做過獄吏,因犯罪免官。公孫弘家徒四壁,為了維持生計,隻能去海邊放豬,公孫弘對後母十分孝順,在當地傳為美談。到了四十歲,他開始學習春秋,研究儒學。

    建元元年(前140年),這一年劉徹即位,這也是無數讀書人揚眉吐氣的一年,劉徹向下發布了征舉賢良方正的詔令。

    公孫弘也成了征舉大軍中的一員,他以賢良被征召入京成為博士,而此時的公孫弘已步入花甲之年。

    命運似乎有意跟公孫弘開玩笑,他不久領到了一個極其凶險的差事,出使匈奴。公孫弘曆經千辛萬苦活著回來了,然而,也不知劉徹中了哪門子邪,公孫弘向劉徹匯報之後,劉徹竟然黑著臉,打罵公孫弘無能。活了一把年紀的公孫弘哪受得了這種羞辱,事後便稱病歸家,官職被免。

    元光五年(前10年),公孫弘七十歲了,劉徹再一次下旨征舉賢良方正,而淄川國又推薦了公孫弘。

    這次公孫弘起初死活不願意去,但是淄川國的官員們卻不吃這一套,他們一根筋地認定了公孫弘就是朝廷要的賢良方正,也怪淄川國國人少,人才更少,能出一個滿腹經綸的老學者實在不容易,所以哪有不舉薦之理?

    公孫弘無奈,隻能不顧七十高齡再次來到長安,他自己估摸著自己年紀大了,不出意外,不久又能回薛縣,這次就當公款旅遊。

    公孫弘帶著輕鬆的心情到太常那報道,太常召集儒生寫策論,公孫弘心態雖然很好,但還是被結果震驚了,一百多個儒生之中,他的策論乍看之下排了第一,讓公孫弘傷心的是倒數第一。

    按這老了還被人作踐,肯定要找個地縫鑽進去,但公孫弘的堅強卻非常人能比,經過上一次的失敗,他早已把這些看得淡了,自己已是古稀之年,隨時都有入土的可能,何必跟年輕人計較這些。

    正在公孫弘籌劃著回家鄉的時候,一個太常府吏過來傳話,“皇上看了所有的對策文章,把你的排在了第一,擇日就要召見你!”

    公孫弘反倒懵了,這是哪門子事啊,他喃喃問道,“不是倒數第一嗎?”

    吏怕他年老,耳朵不好使,特意提高聲音道,“皇上欽定你的策論為頭名,您老還是整理裝束隨時等候召見吧!”

    望著吏離去的背影,公孫弘不禁嘿嘿地笑出聲來,心不時慨歎稱妙!

    劉徹不久召見了公孫弘,當公孫弘一出現在劉徹的麵前,劉徹見老人仙風道骨,狀貌奇偉,有名士之風,幾句問答之下便再一次封公孫弘為博士。

    公孫弘在長安留了下來,起初並無事可做,也無言可諫,後來在司馬相如提出開拓西南夷之時,他被派去西南視察,公孫弘視察回來,力諫不需耗費國力經營西南蠻荒之地,然而劉徹沒有采納。

    公孫弘屢諫不用,公孫弘幹脆改變諫言風格,以後每次朝議都隻提出觀點,由劉徹定奪,即便不被采納的諫言,他也不辯駁,更不會跟同僚在朝堂上爭論。在劉徹看來,公孫弘是個忠厚之人。他的朝堂不能缺了汲黯這種直言不諱的臣子,也不能缺了公孫弘這樣的忠厚人。

    公孫弘成了老滑頭,在揣摩劉徹心思的過程中獲得了劉徹的賞識,兩年之內,他升為左內史,成為劉徹的近臣。

    公孫弘得到了好處,慢慢意會到做官的妙處,當劉徹的官對他來很容易,隻要把劉徹侍候高興了,就能步步高升,平步青雲。

    公孫弘成了老滑頭,乃至於經常與同僚們私下約好了共同奏議,但是一到劉徹跟前,卻把與同僚們的約定拋至於腦後,隻以劉徹的喜好為準。

    這讓正直的大臣們十分惱火,汲黯就曾經就此事上奏劉徹,表示公孫弘為人欺詐,答應與我們共同提出建議,但經常一上朝堂就違背立場,不夠忠誠。

    劉徹為此專門找到了公孫弘,公孫弘卻淡然地道,“了解我的人認為我忠誠,不了解我的人認為我不忠誠!”

    公孫弘的坦誠讓劉徹對他很敬佩,這老頭看起來對名利看得很淡,因此更加認定他是個忠厚之人。

    元朔三年(前16年),公孫弘升為禦史大夫,恰在此時,衛青拿下了河套地區,而主父偃諫言設置朔方郡,便於管理,公孫弘反對,他不但反對設置朔方郡,更反對開拓西南。劉徹為了讓這個老臣改變主意,特意讓臣子將事情的有利麵詰難公孫弘,公孫弘找不到理由,隻能趕緊放棄原則,道歉了事。他心清楚得很,再跟皇上執拗下去,恐怕就沒有好果子吃了。

    不久之後,公孫弘的麻煩又來了,汲黯見不得公孫弘的矯情,又上奏批公孫弘貴為三公,俸祿不少,卻蓋布被,明顯是個欺詐之人。劉徹隻得又把公孫弘請了來,問這是怎回事。

    公孫弘畢竟在官場混了好些年,知道這種事情有口難辯,還不如直誇汲黯的清廉,正直。

    此舉果然有了奇效,劉徹認為公孫弘謙恭有禮,寬宏大量,因此越發敬重。

    元朔五年(前14年),公孫弘76歲,走到了人臣的頂點,他成了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也是從他開始的。

    公孫弘以寬厚大量示人,他每餐簡樸,俸祿都用於供養門客,博取好名聲,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公孫弘在打擊得罪過他的人時,他從來都不手軟,有不少人倒在了他的打擊報複下,這其中就包括儒學大師董仲舒,頗有計謀的主父偃。

    公孫弘一把年紀,混成了朝廷的一把手,可誰都知道劉徹的一把手也不是那容易當的,以前幾任丞相的結局來看,這個位子絕對是燙屁股的,不是被人鬥得一鼻子灰,就是莫名其妙被趕走了。

    公孫弘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既無顯貴的出身,更沒大的功勞,僅憑皇上一時的喜好登上相位,也不是長久之計。

    因此,公孫弘始終堅持以上意為處事準則,在朝堂上,公孫弘甚少發言,避免與同僚們發生衝突,一旦涉及飛短流長的話題,則把它放在與劉徹單獨會麵的場合才開口。應該,公孫弘摸透了劉徹的心理,如此一來,他在劉徹心中的形象便成了忠厚的能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秦漢戮》,方便以後閱讀秦漢戮第278章 公孫弘布衣擢相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秦漢戮第278章 公孫弘布衣擢相位並對秦漢戮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