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乃文乃武是全才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韜文略武 本章:第十五章 乃文乃武是全才

    太子是國家儲君,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太子選的怎樣,直接影響國家未來走向。

    在文帝之前,不論是秦始皇,還是漢高祖劉邦,立太子都以失敗而告終。先說秦始皇,由於錯誤傳位胡亥,致使秦王朝在極短時間內就被洶湧起伏的農民大起義推翻。漢高祖劉邦雖然看透二兒子劉盈生性懦弱,想廢黜他的太子之位,改立聰明的如意,然而妻子呂雉知道後,暗中串聯朝臣,百般阻撓劉邦的計劃,使劉邦的願望最後落空。劉邦駕崩後,漢惠帝劉盈果然如劉邦所料,不能控製朝局,大權旁落於呂後,竟至英年早逝。呂後掌權,分封諸呂,劉姓天下幾乎改姓呂,後來幸虧周勃、陳平發動兵變,才使劉氏天下得以延續。

    文帝痛定思痛,對外戚掌權格外警惕,即位之初便確立劉啟為太子,精心培養二十三年,到最後順利交班。劉啟不負眾望,從接班之初,便牢牢掌握皇權,盡管執政期間爆發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但軍民同仇敵愾,很快把叛亂鎮壓下去,事實證明,他是一個合格的繼承者,能夠承上啟下,開創一代太平盛世,讓老百姓過上家給人足、倉滿囤流的好日子。

    從公元前157年6月即位到公元前153年4月,再有兩個月滿四年,在這一千四百多個日日夜夜,立誰當太子這個問題,一直在劉啟的大腦反複縈回,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版本。

    兄終弟及,立梁王劉武為太子。在劉啟剛即位的時候,各諸侯實力非常強,對中央威脅很大,為拉攏梁王對抗地方諸侯,這個想法曾在他的腦海中一度占據上風。劉武是文帝嫡次子,劉啟胞弟,公元前178年受封為代王,公元前177年改封為淮陽王。公元前169年,文帝的小兒子梁懷王劉揖墜馬去世,公元前168年改封劉武為梁王,先都於梁(今河南開封),後又遷都於睢陽(今河南商丘),西至陳留,北抵泰山,擁有40多座縣城,土地膏腴,收入甚豐,是一個大諸侯國,在以後數年的歲月,他多次入朝覲見皇上,得到大量賞賜,府庫金錢積至億萬,珠玉寶器比國庫都多。

    公元前154年10月,在七國之亂爆發前夕,梁王入朝朝見皇上。皇上派使者持節,用天子副車出關相迎,禮遇之隆,實屬罕見,當為首例,不僅如此,皇上還降尊紆貴,帶領群臣,在司馬門外久久恭候,等一見到梁王,格外親昵,親自為之駕車,徹底感動梁王。梁王心暖烘烘的,激動的淚水不斷地流淌。

    更讓梁王高興的是,在寬大的皇宮,皇上舉辦盛大的宴會,熱誠歡迎他的到來。竇太後、長公主劉嫖、皇上寵愛的嬪妃子女(當然包括栗妃和王)及其重要的外戚參加了,宴會的氛圍相當融洽。當酒喝到高潮的時候,皇上喝得有些忘情,未經深思熟慮,笑著對劉武說:“兄弟,等朕千秋萬歲之後,當將帝位傳給你。”

    隨後發生的故事在前邊章節做了詳細描述,不再贅述。盡管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但梁王劉武與皇上之間的感情沒有因此而破裂,兄弟間依舊感情篤深,依舊可以生死相依,這種情感在七國叛亂中得到充分驗證。公元前154年春,吳國、楚國、趙國、膠西國、膠東國、濟南國、菑川國聯合叛亂,史稱七國叛亂。吳王劉濞與楚王劉戊率領強大的吳楚聯軍,氣勢洶洶向梁國撲來。為打贏戰爭,梁王果斷任命韓安國、張羽、傅柏、丁寬等六人為將軍,親自跪拜,流著淚為他們把盞,要求他們同仇敵愾,迎擊叛軍。

    在梁王劉武的感召下,將士們在棘壁與梁軍展開殊死搏鬥。叛軍蓄謀已久,兵鋒銳不可擋,梁軍傷亡慘重,被殺死幾萬人,屍橫遍野,血流漂杵。盡管他被迫改變作戰策略,退回睢陽,變進攻為防守,但他不畏強敵,充分發動梁國軍民,不屈不撓,頑強抵抗叛軍的進攻。他多次派人向皇上和太尉周亞夫告急,皇上看睢陽城岌岌可危,詔令周亞夫派兵馳救,不料周亞夫不奉詔令,深溝高壘,避敵銳氣,不與交鋒。在援軍久盼不至的情況下,他苦撐危局,堅持抗戰到底。從他的身上,將軍們、軍民們看到莫大的人格力量和勝利的希望,他們同心戮力,誓與叛賊血戰到底。幸喜手下將軍張羽善於指揮,驍勇善戰,韓安國富於謀略,持重有威,傅柏忠心亢直,丁寬能文能武,上下團結,內外一體,把叛軍牢牢拖在睢陽城下。吳楚叛軍想繞過睢陽西進關中,又害怕漢軍、梁軍兩麵夾擊,腹背受敵,始終不敢貿然跨越睢陽,原來製定的會師洛陽的戰略部署完全被打破。這就為戰爭贏得時間和條件,為周亞夫平定叛亂創造良好的態勢。一個月後,吳楚叛軍被打敗,而梁國軍民殲滅叛軍的數量與朝廷軍隊殲滅叛軍的數量大致相當,不相上下,這說明梁王劉武為平定七國叛亂做出巨大貢獻。

    梁王之所以能在平定七國叛亂中立下巨大的功勞,這與他平時愛慕人才招賢納士是分不開的。在他的手下,武將有張羽、韓安國、傅柏、丁寬,策劃遊說之士有羊勝、公孫詭等人,文學侍從則有《七發》、《諫吳王書》的作者枚乘,《上吳王書》的作者鄒陽,《哀時命》的作者莊忌,就連著名的辭賦家司馬相如,辭去朝中武騎常侍一職,投到梁王的麾下,後來寫出赫赫有名的《子虛賦》,這些人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使梁國出現勃勃生機。

    在梁王的幾個文學侍從中,文采最好的當屬司馬相如,說起他,還有一段比較有趣的故事。

    司馬相如出生於公元前179年,原名司馬長卿,因仰慕戰國時名相藺相如而改名,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二十歲時以訾為郎,做了武騎常侍,對這個小小的京官,他從內心不喜歡,他擅長吟辭作賦,而皇上劉啟不嗜辭賦,加上他說話結巴,因而皇上對他談不上寵愛,更談不上重用,他常常有懷才不遇、備受冷落的感覺。

    常言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話一點不錯。公元前154年10月,梁王劉武來朝,司馬相如有幸結交枚乘、鄒陽、莊忌等辭賦家,他把自己的苦悶告訴枚乘:“晚輩酷愛辭賦,喜歡結交文士,然遍觀……朝中群臣,竟然無一人可引為知音。”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方便以後閱讀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第十五章 乃文乃武是全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第十五章 乃文乃武是全才並對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