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治國之要在任賢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韜文略武 本章:第二十四章 治國之要在任賢

    在大將軍府親朋故吏的歡送下,竇嬰按照皇上的旨意,登上馬車,吧嗒吧嗒,離開大將軍府,徑直來到東宮,走馬上任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是培養帝王的老師,關係到國家未來榮辱盛衰,責任重大,意義非凡。竇嬰自從與皇上溝通之後,心情一直處於亢奮狀態,覺得皇上能把這副重擔交給自己,是對自己莫大的信任。當馬車停到東宮的門前,他從馬車上走下來,懷著興奮的心情,挺著寬闊的胸膛,邁著愉快的腳步,來到太子讀書的地方——思賢苑。

    思賢苑聚集全國各類書籍,有諸子百家,有經典名著,可謂琳琅滿目,目不暇給。竇嬰來了,他帶著輔導太子的五彩夢想來了,他來得自信從容,來得豪邁奔放,來得篤定深沉……

    終於和太子見麵,太子溫文爾雅,長相帥氣,竇嬰打心眼喜歡這個皇長子,從他的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當年意氣風發、勤奮向上的影子,仿佛看到大漢朝蒸蒸日上、物阜民康的未來。想到這些,竇嬰先向太子抱拳作揖:“殿下,盡管竇嬰不才,但皇命難違,卑職隻好充任太子太傅一職,敬請見諒。”

    “太傅不必客氣。”太子劉榮雙手捧住竇嬰的抱拳,英俊的臉龐上掛滿和善的笑意,親切地說:“從今往後,咱倆就要在這個書香濃濃的地方師生一場,這既是上天所賜,也是父皇所賜。本宮將虛心好學,不負父皇一片盛情厚意,不負恩師一片苦心。”

    “請殿下入內。”

    “請太傅先入為主。”

    竇嬰拗不過太子劉榮,隻好先入殿閣,坐下來。看劉榮坐定,便把事先放在書幾上的黃老學說捧起來,笑著說:“今天咱們便先學治國之道?”

    劉榮想了想,臉色變得很嚴肅,柔聲問道:“請問太傅,治國之道,何者為先?”

    對這個問題,竇嬰胸有成竹,毫不猶豫回答:“在於國君辨別奸佞,任賢選能。”

    “國君為何要辨別奸佞、任賢選能?”

    “殿下問得好,就好比殿下,現在是國家的儲君,將來是國家的君主,對這個問題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將來才能使國家走上正道。”竇嬰首先誇獎太子善於提問,然後不急不躁,耐心給太子解釋這樣做的利弊,指出辨別奸佞、任賢選能的重要性:“如果百官結黨營私,各自引用親信,拉攏壞人,壓製好人,背棄公道,樹立私恩,同僚之間,互相誹謗,這是國家禍亂的根源。如果任賢選能,就能招攬天下英雄之心,賞罰分明,眾誌成城,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此乃國家興盛之本。”

    劉榮撓撓後腦勺,眼睛閃著強烈求知的目光,急切地問:“如何辨別奸佞?”

    “強宗聚奸,猶如葛藤相連,私布小恩小惠,篡奪朝廷大權,侵侮廣大百姓;蒙蔽君主的眼睛,使其分不清是非,堵塞君主的耳朵,使其分不出邪正,一舉一動隻求個人便利;花言巧語,諂媚取寵,舞文弄墨,歪曲詭辯;結黨營私,竊據高位,以下犯上;善善不進,惡惡不退,有才有德的人隱退,無才無德的人當權。此五者,對朝廷、對國家、對君主危害甚大,謂之奸佞。”果然像皇上所說的那樣,竇嬰雖然有時愛發脾氣,好使性子,但有真本事,有真學問,文韜武略,頗有一套。

    “何為賢能者?”

    竇嬰說話像打開水渠的閘門,滔滔不絕:“為人臣者,德、仁、義、禮、廉、勤、能七個字,乃國之瑰寶,即使給國君送上萬斤黃金,國君也不輕易交換。”

    “既然任賢選能如此重要,那朝廷何以招賢?”劉榮忽閃一下眼睛,看著竇嬰一張圓圓的、微微發胖的臉,身子向前略微傾斜,急切地問道。

    竇嬰從容不迫,侃侃而談:“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君王禮賢下士,他們就會紛紛歸附帳下;有功重賞賢士,他們就會死心塌地賣命。”正當他激情演說時,倏忽話鋒一轉:“像這樣對待賢士善始善終者,曆史上並不常見,一般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這樣極容易造成賢士不願意留下來的局麵,隻有禮賞始終如一,賢士才會爭著為君王效死。”

    劉榮聽了竇嬰“禮賢下士,重賞賢士”的論述,深有感觸地說:“本宮以前讀書,每當讀到郭開讒言陷害大將廉頗、李牧,加速趙國滅亡,讀到趙高構陷蒙恬、李斯,加速秦國滅亡,總是憤怒異常。”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方便以後閱讀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第二十四章 治國之要在任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第二十四章 治國之要在任賢並對大漢王朝之文景治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