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咪咕,最後兩章,全書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星空沒有雲 本章:補充咪咕,最後兩章,全書完

    第二十二章  大唐!

    (徐清道:作者求大家加入讀者群65671566

    雪兒也道:這個作者是極好的,你別看現在群隻有一點點人,將來一定會變多的。

    詩梅燦然一笑:如果我們幾個在群出現,那一定是群主在女裝大佬。不過,進來聊聊,也是好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同讀一本書,也是有緣

    這時,徐琪搖搖頭道:什聊聊,那個星空沒有雲,不就是想給他的新書拉拉人氣?)

    正文:

    自李淵駕崩以後,徐清也是悲愴了許久才緩過勁兒來,後來,袁罡來了兩回,徐清才重新振作起來。一歲半的徐文,已經會蹣跚學步了,也會咿呀學語了,徐清十分高興,每帶著他去逛這那,指著那些個徐家的產業告訴他,看見沒這以後都是你子的。

    而徐玉,則還是一個嬰兒模樣,整整日的睡覺。徐清也抽出不少時間去陪陪月和她。

    袁罡告訴徐清,現在的曆史脈絡已經被李淵和李世民的死,聯手給改變了,未來會發生什事情,是好是壞還不知道,以他現在算命的本事,還完全看不到後世會發生什。當然了,他也提醒徐清,他作為現在大唐開國以來唯一一個有著無命之相的人,要時刻警惕自己的安全,因為這個世界上,除了千年世族,還有很多可怕的東西。比如,鬼穀子一派,雖消失了幾百年了,但也並非就不存在。再比如他袁罡這一支讖道,也是足以害徐清的。

    徐清聽了這些,倒是三沒敢出門,隻可惜,李建成不讓他好過。

    現在的朝中大臣,李淵那一代的老臣,基本上都已經被架空了,新血換上的,全是李建成的親信。現在徐清知道為什朝廷要設立那多華而不實的官職了,就是放那些不堪用的老人的。而徐清,作為李淵時時刻刻囑咐李建成要重用的人,自然不會被淪落到閑職的地步。起來,徐清特願意淪落到那個地步。

    李建成登基之後,三月,改元顯盛,顯露盛世的意思。顯盛元年四月,李淵駕崩已經過去三月多了,李建成一封聖旨把徐清接到宮中,然後好歹,徐清出宮之後,已經成為了洛南國公,並且出任川蜀道大都督,總督川蜀道的軍機、政務,事無巨細,都由徐清一個人裁決,不用上報朝廷。

    朝野嘩然。

    川蜀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也不是一個十分貧窮的地方,也就是,既不要一位厲害的官員去鎮守,也不需要一位能吏去開發。徐清出任川蜀道大都督,且總攝一切軍機政務,這是怎回事?想不明白,是重用徐清吧,你把徐清派往北邊防禦西突厥不久完了,或者放到東都洛陽。是貶了徐清吧,更加不對了,川蜀雖險遠了一些,但總攝軍機政務就不一樣了。

    直到後來,人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以前攻滅了的吐穀渾,一年時間過去,他又不老實了。而且,聽西域的那些國,也開始躁動起來。探子來報稱,現在的西域盛傳一種大唐威脅論,每個人都堆大唐的崛起產生了十分恐懼的心理。以高昌國為首,也還有西突厥的影子在麵,更有吐蕃的勢力在麵遊走。

    於是,李建成讓徐清出任川蜀道大都督,原因是因為傳川蜀離吐穀渾、吐蕃近,南邊由蠻族,北邊有羌族,如果異族聯合入侵,這將會是一個四戰之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李建成思來想去,也隻有讓徐清去做這個料敵於先的工作了。

    府之國,徐清倒也沒嫌棄,拖家帶口,便到了川蜀道。好在荀方提前到了這個川蜀道,徐清立馬就能從荀方的口中得知整個個川蜀道的利益關係網。但徐清卻沒有立即著手撕破這張利益網。

    蜀道難,難於上青,徐清剛到成都沒幾,隻做了兩件事,一是拜拜**,二是下令修路。想要富先修路,徐清以強大的經濟實力,修了一條從長安到川蜀的大路。

    第二年,徐清也隻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將末位淘汰製引入川蜀政治體係。做的好的,縣令變為刺史長史司馬,做的不好,縣令也可能變為縣丞縣尉,甚至直接撤職,州刺史也一樣。每一個季度,都要評定。

    實話,改革就是一場和利益既得者鬥智鬥勇的戰爭。一開始,誰都不相信你,連老百姓都覺得你是個壞東西。因為老百姓也是利益既得者啊,雖然他們被剝削著,是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的承受者,但是他們更是怕啊,怕徐清的這一個改革,就讓他們這眼前的東西都弄沒了。

    要不是徐清手握重兵,軍政大權都在手,那川蜀道早就造反了。而就是這樣,甚至還有人上京師去告禦狀。隻可惜,這到長安太遠了,一去一回,徐清已經將所有持反對意見的人給打壓下去了。

    如此,等到了秋收的季節,老百姓才是真的知道,徐清所做的一切東西,都是為了他們好。但是,這時候也沒人來給徐清道歉,隻是蜀地已經悄悄歌頌徐清了。有時候起來,百姓既大智有時候又愚,但公道自在人心,到了真正的實惠下來了,但百姓們就歌頌你了。若是統一起來看,那就是老百姓是最實在的。

    兩年時間,川蜀地區大治,官倉充盈,百姓富足,大郭縣無盜賊,大路道路不拾遺,山村野外夜不閉戶,學社和私塾開遍了川蜀之地。

    大路開通之後,外地的東西便宜了一半,蜀錦的銷量也是大大增加。

    這時候,徐清準備做第三件事情了,那就是秣兵厲馬,準備戰爭的到來。首先,處於川蜀道內部的一些民族,徐清就努力漢化,使勁讓他們覺得離不開華夏,對於周圍那些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徐清則恩威並施。就這般,徐清就向外擴張了七八個州縣,當然徐清將這些州縣取名叫做“自治”。

    這一年,徐琪的身份公開出來了,徐清娶她為妻。因為此時,其他四女,幾乎是同時身懷六甲。

    顯盛四年初,西突厥席卷西域諸國殺奔大唐,總五十萬步騎。李建成禦駕親征,李承道立為太子,留守長安。這時,吐蕃和吐穀渾果然看中了發展起來的川蜀之地。也糾結了十萬大軍來襲擊,隻可惜,他們本以為傳檄而定的幾個部族,卻十分堅決地抵抗他們地侵略。徐清大喜,起兵八萬,同兄弟民族數萬,並且號召川蜀所有百姓為川軍提供援助。

    雙吐隻兵鋒,早就被川蜀周圍堅定的兄弟民族給搓斷了,徐清率兵出擊,也不過三下五除二,便大勝而歸。戰後,徐清偷偷放出去一個消息,現在是嚴禁世族在自家藏黑戶,但是不禁止世族將吐穀渾人和吐蕃人掠奪回自己家作為奴隸。但是,這些奴隸也必須登記,免得他們將良民變為自家的奴隸。

    而李建成,也在草原之上大破西突厥。李建成軍中已經有了十萬人,裝備了徐清那個陣法所必須的裝備,也精通那個陣法之中的妙處。十萬部隊一開出去,數十萬騎兵便飛了過來,隻可惜……

    屍山血海!

    一次大敗,讓突厥人知道了大唐之強盛,於是西域諸國紛紛撤退,並且遣使,祈求大唐原諒。李建成當然不可原諒他們了,於是對那些西域國王道:“你們當國王,一年掙多少錢,我們大唐給你兩倍。但是,你不能再自稱國王了,要自稱某某刺史,接受都護府的監督。那些太的國家,之內被滅,國王攜家帶口到長安居住。”

    顯盛五年,西突厥再次大敗,西遷走了,顧及禍害歐洲老百姓去了。草原上一時再沒有強敵,西域也已經回歸成了大唐的土地,整個中原王朝,空前強盛。

    不久之後,吐蕃也遣使來道:“那個那個,大唐皇帝陛下啊,我們南邊有阿三總是欺負我們,我們想並入大唐,受大唐皇帝的庇佑。”

    李建成握住吐蕃使者道:“好啊,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阿三算那根蔥,你不要急,朕囑咐徐清幹**。”

    “謝皇上隆恩。”

    於是徐清出兵阿三,大勝而歸。

    ----滄州

    如今的滄州商會,已經成為了大唐帝國東部影響力最大的東西。洛陽以東,不見世族的身影,而洛陽以西,則還是世族的下。當然,滄州商會明暗不知道給朝廷交了多少錢,李建成能有那個實力大練兵,也多虧滄州商會的錢。李建成代表的是誰?是隴西世族啊,隴西世族也就和滄州商會處得和諧得很。

    李建成自然也會出資一部分,控製滄州商會的發展,因為他實在影響力太大了,對於一個帝王來,不會將這一個大的東西放在邊上不管的。

    現任滄州商會的會長,乃是徐清的舅子,黃詩梅的弟弟,黃鶴,副會長也是徐清的舅子,荀夜羽和荀二,而執行總裁則是開辟了很多商路的馬尼德。

    這一,五艘大船到了黃驊港,滄州刺史趙璐親自帶兵前來迎接。來也怪,趙璐有了好幾次晉升的機會,可就是不升官。

    前麵幾趟船出去,都帶回來了大量的錢財,聽他們已經再東瀛建立起了一個州五個縣,遷去了五萬多人,還有一萬兵丁及家屬。這一次回來,是讓東瀛人開采了一年的銀礦,整整五大船。

    銀子的重量比較大,別看船沒有裝滿,但實際上已經吃水吃到了極限。五大船安心到港,這些銀子,比得上滄州商會搗鼓一整年。

    這個東瀛,去得值啊!

    第二十三章  大唐榮耀!(全書完)

    顯盛八年,徐清三十歲,而立之年,被召還回京。到了長安,徐清嚇了一跳,原來他被召還京師的原因,竟然是李建成不行了。

    等徐清,也隻剩下最後一口氣。李建成指著李承道道:“徐清啊,他以後就是皇帝了,朕,請你好好輔佐他。來人,封徐清宣平王,加護國大將軍,領尚書令。”

    “徐清啊,朕知道你懶,但是你現在責任大了,懶不得啊。如今,朕,就去和他們團圓了。朕,隻願下輩子不在帝王家。”

    徐清早已泣不成聲。

    三之後,李建成崩了,諡號文,稱為唐太宗,李承道登基稱帝。徐清作為護國大將軍,李元吉作為輔國大將軍,李承道這時也將近二十歲了,可以親政。兩個大將軍心有靈犀,一個隻是做了一個擺設,鎮壓那些不安分的臣子。

    改元宣德。

    宣德元年,徐文八歲 ,徐玉六歲半,另外還有黃詩梅生了一子,徐坤四歲,珞秀秀生了一子,徐螺三歲,另外月又生了一子,徐鵬周歲,荀雪兒生了一女,徐香五歲。

    牛吃草和如也有了孩子,牛吃葉,牛喝水兩個,一個八歲一個六歲。

    宣德二年,楊信將一百車土豆送到長安,隨後楊信也因為送上這些作之物,封侯拜相。長安召集每個州的長史來了,是推廣這種新的作物,並且讓他們告訴民眾,這個發芽了不能吃。

    這一年,北方的大賀氏改成遼,可汗改成為王,一切官職除了沒有城池之外,都按照大唐一樣的布局。西域變成了一個道,那些老國王的後代,基本已經被大唐委派的人替代了。吐蕃和吐穀渾變成兩個道。徐世績逝世。

    宣德三年,南邊的阿三遣使入朝,請求大唐皇帝,給予通商,李承道允許了。南越等地,也相機歸屬大唐,其他東南亞國家,俯首稱臣。這時候,南海東海兩支艦隊成立,這是官軍。

    土豆的種植和食用的到了迅速的推廣,時有旱澇蝗災,但從此再沒有饑饉可言。

    這時候,百姓們有了更多時間學習,於是百姓的智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對於大海之外,有了更強的探索欲望。

    宣德四年,斷紅塵逝世,寶琪蘭公主帶著一歲多點的徐嶽,繼承渤海國國王。徐清舍不下,打定主意研製起了火車。

    西域之外,傳來波斯帝國稱霸的消息。李承道此時也已經大權獨攬,用不著徐清和李元吉幫襯著,也能將朝政牢牢把握。於是他下令,利用大唐廣袤的草原牧場,培育馬種,組建十萬鐵騎。

    宣德五年,第一條鐵路從善田莊鋪設起來了,總長三千米。一個冒著黑煙和白霧的鍋爐,被抬到了火車道上,接著,一個大箱子也被抬到了火車道上。這一條三千米的火車道,徐清的火車花了十分鍾才走到,還不如一匹馬跑得快。但是,這個火車道相比馬來,穩妥得多,也不用歇息,不用換馬,故而更加經濟實惠。

    李承道也看到了這個的好處,為了加強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聯係,白了,是加強對地方的控製,李承道下決心鋪設火車。這一年,頡利可汗在長安去世,程咬金等老將也相繼去世。

    宣德八年,一條從長安通往洛陽的火車道建成,這還是兩條相反線路一起建設的。從長安到洛陽的路程由五,變為一。

    民得其利,官得其惠,反響很好,馬上,李承道又開始鋪設洛陽到滄州得鐵路。

    這時,十萬鐵騎在西域的邊界打了一個大勝仗,但是前線指揮的將軍十分清楚,離自己的中心那遠的地方打仗,得不到支持,肯定不能打持久仗,故而撤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地主爺》,方便以後閱讀唐朝地主爺補充咪咕,最後兩章,全書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地主爺補充咪咕,最後兩章,全書完並對唐朝地主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