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淞王的未奏先決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素布可奈 本章:第一千零六章 淞王的未奏先決

    而且,麵還牽扯到洛水源頭洛南縣的龍潭溝地段,那是一處十地的山澗地段。

    由此北上河道相當狹窄,不將那十河段擴寬,即使那二百六十餘完全貫通,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洛水就是後來的洛河,起源處就是洛南縣西陲洛源鎮境內秦嶺深處的龍潭溝,是唯一流入黃河的河流。

    隋朝大運河就是以洛陽為中心,洛陽盆地的洛河自然成為禦河和運河之中樞。

    洛河的水路交通曆史悠久,漕運更為發達,早在西漢時,每年從洛陽運往長安的糧食多達400萬石。

    但發自洛陽的漕運,就在龍潭溝北端河段截然而止,剩餘不到三百,就需要人工肩挑力扛,搬運過一段山勢,才能送至外間官道車馬之上。

    往往自洛陽運來的漕運船隊,駛來龍潭溝也不過兩天兩夜,但僅搬運過一段山勢,就需要大量人工下的七天七夜。

    由此可知,那一段山勢的地形之複雜。

    若能將那十狹窄山澗擴寬到可容船隻通過,再有二百六十餘支流貫通,就可直接抵達長安城內的渭河河段。

    這樣一來,困擾上千年的長安城的缺糧窘態,就會完全化解開來。

    就是那十河段,卻屬於朝廷的職責範圍,且因難度之大,具體花費或許還要遠超餘下來的二百六十餘的開鑿。

    於是這個曆史遺留問題,就因此而被無限期地拖延下來。

    如今李之甘願用一隻巨輪的航運資質,來換取此條水路的貫通,這就是邊炯內心敬佩李之的原因所在。

    “我也知道龍潭溝河段的擴寬不易,但繼續拖延下去,受災的還是長安城百萬百姓。寶昌兄,我的打算就是通過主動開鑿餘下的那二百六十餘,來促使朝廷對於此事有所作為,你認為有幾成把握?”

    不用邊炯回應,一旁的淞王就在大聲疾呼:

    “原來還能如此解決?正文,這樣一來,就等如給朝廷省下來數萬兩的開支,不然兩段河道的貫通共需耗費約十萬兩,我想朝廷沒有理由再行推諉!”

    淞王的職權之下,並不與漕運有直接關聯,但也擁有統籌管理的垂詢資格。

    較之於他,八王建成王就直接負有直管權限,雖然說有工部水司這個直管部門,但漕運有軍方的大部分直管權。

    而且他還掌握著國家錢穀的保管出納,更深知其中門道:

    “所言極是,這優厚的條件,朝廷理應再是銀庫緊張,也要竭力完成這個曆史遺留問題。長安城又是大唐首府,更應當早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唐門麵,解決掉糧食短缺問題,無疑勢在必行。於朝廷而言,這可是個重大機會!”

    淞王接言:“有民間力量全程輔助,不僅是單純的政績問題,還是具有相當意義上的官民佳話,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團結奮進典型例證!”

    李之大笑著擺手:

    “算了吧,什全程輔助,淞王大人少拿這些隱晦詞匯,誆騙我們這些老百姓。邊家僅負責餘下來的二百六十餘,龍潭溝的十拓寬,可不在民間資本之內!”

    “資本?又是個新鮮詞匯!”建成王同樣大笑不止,“淞王也就是隨口一說,該朝廷的負責部分,一兩也不會少了,你李正文倒是聽得清楚!”

    邊炯卻是撇嘴辯駁:

    “正如李先生所言,二位大人少來這些模糊用詞,到時候一句朝廷劃撥銀兩遇到暫時困難,你們先行墊付上,一等國庫回補完成,定然及時回返!大人們,我這話不是強詞奪理吧?更非妄自揣測,而是你們固有的行事手段吧?”

    淞王強忍著尷尬笑意:“其實數萬兩已經是國庫年收入的三到四成了,一下子”

    李之搖頭,望向邊炯:

    “那這等交換方式,我們就換做其他辦法解決,尤其是目前的局勢下,沒見到洛陽城內正大興土木?那也是國庫的一部分,我之前是有些理所當然了!”

    不同於建成王的一口答應,淞王這般討價還價似的忽悠手段,是因他直接具體負責很多項目的執行。

    像是洛陽城內此時的大興土木,也是他職權的一部分,武則天正是用這般借口,將之滯留在洛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生意人》,方便以後閱讀唐朝生意人第一千零六章 淞王的未奏先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生意人第一千零六章 淞王的未奏先決並對唐朝生意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