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師兄弟的序和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烽火戲諸侯 本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師兄弟的序和跋

        中土文廟。

        台階上,酈老夫子忙偷閑,抽著旱煙。

        天氣有些悶,夏日的陽光拋灑在人間如溫酒。

        一個瘦小的老人在廊道那邊一溜煙跑過來,路上的君子賢人瞧見了老人,都要稱呼文聖,老人每次都會使勁點頭,不耽誤腳步就是了,坐在台階一旁,朝酈老夫子豎起大拇指,笑道:「仗義!謝了。」

        酈老夫子揮了揮煙霧,「在聖賢紮堆的文廟邊,不過講句公道話,還要得句感謝,什道理。」

        老秀才嘿嘿笑道:「你是出了名悶葫蘆,難打交道,我這不是沒話找話,怎還當真了呢。」

        酈老夫子疑惑道:「這大的好事,怎就沒趕過去湊個熱鬧?」

        老秀才了一聲,沒說什緣由。

        酈老夫子沉默片刻,煙杆磕了磕台階,說道:「大夏天的,文聖先生想不想聽幾句冬天話?」

        老秀才立即豎起一隻手掌,「別講!不聽!」

        酈老夫子自顧自說道:「無依無靠,兩手空空,硬生生劈開的嶄新境界,別有天地,不容易。」

        老秀才趕忙勸阻道:「可以了可以了。後邊的半截話,且餘著。大好日子,酈老兒你休要說啥晦氣話,壞我心情,你敢壞我的心情,我就敢去糟踐你的私藏煙草。我們讀書人說話,一口唾沫一顆釘!」

        酈老夫子繼續說道:「越往上走,越要站得穩。」

        「兩個空拳握古今,掌生死,遞劍光,得手了還須肯放手。」

        「一條竹杖挑風月,扛名利,擔時勢,係肩時也要會息肩。」

        原來如此。老秀才悠悠然笑道:「這個順序好,好啊。我總說酈老兒你對我的學問推崇備至,隻是臉皮薄,藏得深,那些年輕人總不相信。」

        畢竟順序不同,就會是截然不同的意味了。

        老秀才拍打膝蓋,是啊,有所為是為了將來底氣十足的無所謂,無所謂是因為曾經問心無愧的有所為。

        酈老夫子說道:「我對你這脈學問推崇還是不推崇,公道自在人心。反正我很清楚,你的幾個學生,對我的學問都比較看重。」

        老秀才剛想口吐芬芳,卻聽酈老夫子說道:「君子賢人的頭銜,或是當個掛名的書院副山長,甚至是學宮的司業,就算文廟這邊要給,你也要勸關門弟子別收,沒有半點意思,隻會白白增添好些負擔。」

        老秀才啊了一聲,一時間竟是不好接話了,君子賢人副山長啥的,確實沒啥意思,可這學宮司業還是要考慮考慮的吧?

        不曾想酈老夫子吐出煙圈,手持旱煙杆,接下來那句話,讓見過大風浪的老秀才都要目瞪口呆。

        「要我看說,文廟還是太小家子氣了,禮聖也不對,真要給個儒家身份,扭捏什,大方點,直接給個文廟副教主。」

        老秀才愣了愣,趕忙伸手一巴掌拍在酈老夫子嘴巴上邊,慌慌張張嘀咕道:「不興說,這個可不興說啊!」

        幾個想要與酈老夫子請教學問的文廟儒生,他們看到這一幕更是嚇了一跳,就算沒聊好,文聖怎還上手了?!

        ————

        京城規格最高的一門五道,過了這道門,就是宮城了。最為高大寬闊的居中券門,按例隻有皇帝可以通行,但是今天皇帝宋和與陳平安就是一起走在這條門道。想要走兩側稍矮的券門,也不容易,要投個好胎,一生下就是皇親國戚,要官運足夠好,能夠文上柱武巡狩,真正做到位極人臣。

        後邊皇城禦道兩邊的看客們,都猜測兩撥劍仙就是走這兩道門,朝廷確實沒有任何失禮的地方,結果大驪宋氏又破例了,兩撥劍仙沒有改變路線,而是徑直跟著皇帝陛下和新任國師,一起走在了這條門道上。

        天子重英豪。

        整座京城在短暫的沉默之後,瞬間爆發出一陣陣更為熱烈的呼喊,大驪,大驪!

        置身其中,光線略微昏暗幾分,明顯也要比外邊蔭涼幾分,郭渡轉頭與道侶輕聲問道:「還好吧?」

        淩薰赧顏笑道:「頭回見到這多的人,確實緊張得不行。不過還好,隻管盯著你的背影,心中默念幾篇道訣就是了。」

        隻因為淩薰有個奇怪的習慣,隻要人一多,她就緊張。而且隻要到了某個臨界點,淩薰就會變成性格極端的另外一個人,出劍極其暴虐,她的殺力也會高出一大截,接近於仙人境。

        蠻荒天下那邊也有些王朝的雄城巨鎮,有大量修煉成人形的妖族修士,到處走動,淩薰就從不涉足。記得當年郭渡第一次見到淩薰,便是在一座徹底淪為廢墟、屍山血海的仙家道場,仙府百來號修士,就沒有全屍的,隻見滿身煞氣、一尊殺神似的女子劍修,滿臉淚水,悔恨不已,擺出橫劍自刎的架勢……已經恢複理智的淩薰還不忘勸阻郭渡遠離此地,不要靠近她。那會兒的郭渡想法也簡單,在蠻荒這邊殺誰不是殺,好事啊。

        不管是離開蠻荒來到浩然,還是進入南婆娑洲成為龍象劍宗的譜牒修士,或是莫名其妙就加入落魄山,參加這場慶典,淩薰都是夫唱婦隨,沒有任何異議。淩薰沒有去過戰場,跟道侶郭渡在蠻荒俱是名聲不顯,一直以尋幽探勝、涉足遺址秘境為煉劍修行之外的「道餘」樂事。

        但是不知為何,那幅耗費數百年光陰、精心繪製出來的堪輿圖,郭渡至今還沒有交給齊廷濟。郭渡不說原因,淩薰也就不問。

        郭渡以心聲說道:「我信不過不求虛名、隻重實在的齊廷濟。所以我要進入龍象劍宗,親眼看一看齊廷濟的為人處世,再做決定。怕就怕齊廷濟迫於形勢當一回英雄,是為了將來好做成一番掀翻天地功業的梟雄。」

        劍氣長城最後一場攻守戰,三位戰功顯赫的刻字老劍仙,隻有齊廷濟全身而退,董三更戰死,陳熙兵解轉世。此外納蘭燒葦靠一盞長命燈續命,甚至就連老聾兒都跌了一境。

        淩薰不諳世情,好奇問道:「那竹素和金鋯他們幾個,也都是存了與夫君一般的心思?」

        郭渡無奈解釋道:「不一樣,他們是真心投靠齊廷濟。隻說一層文聖關門弟子的身份,就嚇退了高爽、黃陵幾個,誰願意跟文廟牽涉過深?一層隱官身份,又讓梅龕心生戒備,再加上竹素跟竹庵的關係,以及蕭??跟左右的恩怨,陳平安既是隱官又是左右的師弟,設身處地,換成我是竹素,也要心打鼓。」

        在郭渡眼中,一般而言,蠻荒天下的修士,要比浩然更為重視師門道統,它們卻幾乎沒有任何家國的概念,既然家國觀念都極為淡薄,何談「天下」?浩然天下到底還講究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若說荀淵與完顏老景截然不同的身後名,仍是成王敗寇的路數,那對於醇儒陳淳安的苛責,那就很值得玩味了。

        至於劍氣長城的本土劍修,看法很簡單,反正兩邊都不是好鳥,關我屁事。若是蠻荒大軍能夠繞過劍氣長城,直接入侵浩然九洲,你看郭渡他們管不管?蕭??,張祿他們幾個,還有那位據說在城頭刺殺過新任隱官陳平安的劍修,也不見得郭渡就會視他們若仇寇。事實上,相當一部分私劍,能夠活著離開蠻荒,或是至今還隱匿在那邊,都要歸功於蕭??這位上任隱官的知情不報,她是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等到感知到竹素的那顆道心趨於穩定,齊廷濟笑著以心聲詢問竹素,「效果如何?」

        竹素穩了穩心神,神采奕奕,道:「極佳。效果比起磨盡一大塊斬龍台還要好。」

        原來竹素的本命飛劍之一,名為「三籟」,飛劍的淬煉,與天地間的一切聲音都有關係。歸功於陸沉率先提出了天地人三籟,竹素早年在劍氣長城,為了提升這把本命飛劍的品秩,曾經先是專門精研音律之學,隻是裨益有限,無法支撐她打破元嬰瓶頸,她就再轉去戰場,最終更是主動要求擔任私劍,潛入蠻荒,算是公私兼顧,對於一位暢遊人間的玉璞境劍修而言,天籟好求,地籟常見,唯獨人籟,反成難事。要知道竹素曾經一發狠,決意要舍了一副肉身,差點就轉去當神靈了,但是被勸阻了。

        方才整座京城,山呼海嘯一般的「唱名」,高爽他們隻是各懷心思,對浩然、對大驪、對陳平安都有更深的認知和感受,竹素卻是獨享機緣,坐擁天時地利人和,實實在在閉關煉劍一場了。關鍵是大道坦途,旱澇保收,劍修竹素坐享其成!將近百萬人,幾乎人人心無雜念,同時高呼「竹素」真名,這若還不是一份人籟,怎樣才算?

        況且在齊廷濟的提議之下,當然他有意無意選在陳平安和寧姚之後,幫著解釋了幾句,提議劍修們各自分出一縷心神將名字附著在竹素的飛劍之上,此舉形若撰文在紙、銘刻於碑,如僧人住錫講法,似道士借廟歇腳,一起「讓名」於主人。那擁有這把本命飛劍的竹素,宛如祠廟的山水神靈,獨自消受著最為精粹的香火。

        竹素激動得不可抑製,顫聲道:「破境有望了。」

        劍氣長城的本土劍修,對於仙人境的執念,超乎外界的想像。

        齊廷濟提醒道:「提議是我說出口的,這座不是道場勝似道場的『神龕』,卻是陳平安打造的,當然,第一個毫不猶豫答應此事的,是小陌先生。」

        如果當時被唱名的小陌保持沉默,選擇置若罔聞,那謝狗肯定就會跟上,假裝什都沒聽見,之後米裕、薑尚真他們這撥落魄山老人的選擇,就顯而易見了。即便齊廷濟率先寄名於三籟,站在他之後的陸芝,以她的一貫性格,也未必會照做。就算高爽他們都念舊,算上梅澹蕩,還是會大打折扣,估計能有目前這個最佳結果的三成,竹素就該燒高香了。

        竹素點頭道:「我心有數!」

        謝狗以心聲讚歎道:「哇,用不了多久,以後就不能喊竹素姐姐,要喊竹劍仙啦。」

        米裕笑道:「好事成雙,我也跟著沾光,以後再被稱呼為『米劍仙』,終於聽著不像是罵人的話了。」

        齊廷濟微笑道:「金丹於家鄉,元嬰於戰場,玉璞於蠻荒,仙人於浩然?」

        竹素說道:「希望如此。」

        陸芝說道:「之後飛升於五彩?」

        陳平安說道:「飛升於飛升城,就更切題應景了。」

        寧姚笑道:「期待。」

        謝狗說道:「果真如此,竹劍仙的履曆,就是一部傳奇。竹素姐姐,有無付梓刊印的興趣,我可以操刀幫你寫傳記。」

        小陌點點頭,「確實值得一書。」

        竹素赧顏。

        梅龕跟徒弟走在最後邊,她猶豫了一番,還是決定以心聲與陳平安解釋幾句,「隱官,必須承認,今天隊伍邊,我是私心最重的那個人,沒有之一。陸芝他們幾個,對我觀感實在是很一般,我也清楚,我理解,怨不得他們。冠冕堂皇的漂亮話,我從不出口,就隻是跟隱官保證一點,隻要不壞梅澹蕩的大道,讓他能夠穩步證道,在這期間,必須有人來承擔罵名的事情,或是見不得光的髒活累活之類,我也好,弟子梅澹蕩也罷,都沒有二話,隱官隻管私底下吩咐下來,做不好,就是我們的問題,做得好,隻是我們師徒的本分!」

        山下凡俗人各有誌,當了神仙,機緣、性情使然,往往也是各走一邊,還要小心起了大道之爭。

        梅龕有種直覺,若是說得再晚一些,就可能變成餿飯了。

        陳平安耐心聽完梅龕的心話,笑道:「師父對徒弟的愛護之心,我自己既是給人當學生,又是給人當師父的人,淑儀很能理解並且接受。能夠收取梅澹蕩這樣的弟子,是個人,恐怕都要額外珍惜幾分。我雖非正人君子,卻也不是小人,那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以後我們宗門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山上恩怨在所難免,需要前輩和震澤劍仙暗中出力的地方,肯定會有,那我們就做個口頭約定,三次為限?覺得三次多了,可以商量。」

        梅龕毫不猶豫笑道:「那就約定好了,三次出手!隱官不是道貌岸然、愛惜羽毛的君子,也不是翻臉無情、毫無底線的小人,好,如此才好!那我就徹底放心了。我先前怕就怕落魄山的陳山主處處事事被聖賢書、大道理拘著,也怕劍氣長城的末代隱官對所有妖族痛恨不已,寧肯錯殺一百也不肯錯放一個,我若是帶著梅澹蕩上了落魄山,豈不是自投羅網。」

        陳平安點點頭。

        梅龕小心翼翼說道:「梅澹蕩能不能與小陌先生認個二師父,若是為難,當個不記名的弟子也行?」

        陳平安微笑道:「懇請前輩見好就收。」

        梅龕說道:「那這件事我以後都不提了,想都不想。也請隱官放心,保證說到做到。」

        「如此最好。」

        陳平安點點頭,提醒道:「落魄山不是一言堂,我理解你們,並不意味著你們可以忽視大多數人的觀感。既然當了譜牒修士,就要懂得入鄉隨俗。我也不會讓你們學一學米裕,但是你們可以看一看老聾兒,再加上小陌和謝狗,相信總能琢磨出一條最適合你們師徒的登山之路。」

        梅龕點頭道:「在理!」

        陳平安突然說道:「你作為師父,可以有一百個理由說服自己,梅澹蕩隻是一位心向劍道的純粹劍修,蠻荒妖族隻是個天生的身份。但在我這邊,隻要找到一個理由,他就得死。」

        梅龕悚然無言。

        陳平安這句話,既是說給梅龕聽的,也沒有隱瞞梅澹蕩。

        故而梅澹蕩聞言說道:「找個機會,時間地點都由隱官說了算,我可以攤開道場心湖,讓隱官跟小陌先生、或是白景一起,一探究竟,確定真偽。」

        陳平安眯眼道:「確定?」

        梅澹蕩說道:「確定無疑!」

        陳平安微笑道:「小陌跟謝狗已經早就探究過了。」

        梅澹蕩瞬間緊張萬分。

        梅龕如釋重負的同時,忍不住埋怨一句,「隱官,嘴上才說了自己既非君子也非小人,此舉不是偽君子跟真小人兼而有之?」

        陳平安唉了一聲,笑道:「我也就是度量大,聽得進別人的真心話。」

        梅澹蕩忍俊不禁,之前想像了一百種年輕隱官的形象,不曾想竟是這一號人物。

        陳平安同時單獨以心聲詢問梅澹蕩,「想好了沒有,什時候放棄師徒名分,改拜小陌為師?」

        梅澹蕩有些心虛,用不太確定的語氣答道:「等我成了飛升境再說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劍來》,方便以後閱讀劍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師兄弟的序和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劍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師兄弟的序和跋並對劍來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