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中歇龍台那邊略作休歇,一襲青衫下潛海底。
陳平安暫時也無法掐辟水訣,隻能純粹以一副堅韌無匹的武夫肉身,不斷深入海底,恰似青山入水。
先前誤以為跌境到一境,能夠緩上一緩,稍微喘口氣。不曾想真如老話所言天道不爽,就沒有隔夜仇。
去大綬朝興師問罪是真,卻是崔東山他們的事情了,自己獨力承擔一場天殛,則是迫在眉睫、避無可避的事情。
既然在劫難逃,那如何應劫如何渡劫,萬年以來山上修士,各有五花八門的玄妙手段和驚奇路數。
陳平安在海中運轉目力,尋見了一條海底山脈,如箭矢激射而去,走在其中正支龍脊之上,如訪山的遊客緩緩徒步下山。
說來奇怪,大道親水的陳平安,數次遠遊,真正遁水的次數,其實屈指可數。
陳平安驚訝發現這條山道上竟有些人力跡象,一揮袖子,將那些淤泥驅散幹淨,竟是座建造在山間的破敗行亭。
真是滄海桑田,桑田轉為滄海。
大致估算一番,還有約莫一刻鍾的偷閑光陰,反正四下無人,陳平安伸了個懶腰,再摔著兩隻袖子,大搖大擺下山,走了片刻,錦衣夜行似的,自己也覺無趣。便雙手籠袖,在心中給自己鼓勵打氣幾句,隻是轉念一想,這會兒求天公作美,好像不太對,求“老天爺再打個盹兒”才是正理?
陳平安自顧自笑起來,好歹是一位止境武夫,開口說話還是無礙的,百無聊賴,便開始詢問有人在嗎·.
是淪為徹頭徹尾的一窮二白,連武夫肉身都一並毀棄了。還是武道一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止境躋身十一境。在此一舉!
若是前者,別說將來做客白玉京一事,肯定已是奢望,能否陽壽百年,都不好說。
假使是後者,就真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了。一境修士,隻需慢慢登山便是,那場遊曆,既作散心與養眼,也作養神和修行。
好像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草鞋少年靠練拳吊命的那段慘淡歲月。
到了山腳,規規矩矩禮敬過三炷香,再在“山下”行走,漫無目的,青色身形快若奔雷,陳平安驟然間止住身形,抬起頭,如此迅速?!
陳平安屏氣凝神,深呼吸一口氣,那之間便躋身神到一層。
四周海水被層層疊疊被推出去,霎時間海麵之上,波濤洶湧,方圓數萬水域,異象橫生,海中無數水裔生靈逃離更遠。
就在此時,三山九侯先生遙遙以心聲說道:“既然知曉我的道號,便知道在這件事上,幫不上道友半點。”
陳平安灑然笑道:“前輩好意晚輩心領了。”
三山九侯先生不再言語,顯然已經撤回了神識。美言半句的客氣話都沒講,畢竟此事涉及天殛,旁人摻和其中,至少就是天厭。
能夠在這種關頭跟陳平安聊上一句閑話,就已經算這位遠古道士能夠擔事了。
劉饗也已經離開歇龍台,在數十萬之外一座開辟有道場的海島仙府現身,施展搬運神通,將十幾個不成氣候的仙家煉師給丟到了更遠處。
劉饗心中默默計數。一場天殛,按約而至。
陳平安所在那片海域,貌似齊齊整整,如被刀割豆腐一般,瞬間蕩然無水,實則是無數海水都被大道擠壓到了一人周邊。
海底漸漸響起一陣陣擂鼓聲,那是人間武道之主的強烈心跳。
更遠處的海水瘋狂傾瀉入那片“空地”,毫無征兆的顯化出大火烹煮的驚人氣象,沸水翻湧,白霧蒙蒙,名副其實的一座火海。
火海過後,天上便落下了億兆計數的金色雨點,顆顆粒粒,渾圓凝結為實物,天海之間,宛如懸掛著一張金光絢爛的天庭珠簾。
在那之後,海底震動,山脈如活物般生出了靈智,以天籟怒斥著那唯一一位武夫的罪狀,大逆不道,其罪當誅!
劉饗喟歎不已,這還是新神道崩塌之後的天地餘韻造就而出,若是周密願意苟活人間,在這個關頭動點手腳?後果不堪設想。
甚至就連山海宗那邊,都能察覺到這份大道潮水的漣漪,驚濤拍岸,山崖竟然出現了一道道裂紋,那些曆朝曆代出自仙家手筆的石刻榜書就此漫漶。
但是在此第二山停留的一炷香光陰已至,齊廷濟和陸芝他們隻好趕往第三山的大綬中嶽,唯獨米裕返回了寶瓶洲,在那灰蒙山現身,回到了落魄山。
納蘭先秀目送那撥劍仙們離去,聲勢驚人的浪濤聲,吵醒了一個迷迷糊糊的小姑娘,她撐著一把傘跑來這邊看看咋回事。
給自己取名叫撐花的精怪小姑娘,踮起腳尖,她想要幫著祖師爺遮雨。納蘭先秀擺擺手,笑道:“你自己撐傘避雨就可以了。”
納蘭先秀吐出煙圈,自言自語道:“辜負一人心,救了這人間。撐花,你說說看,是罵他好呢,還是誇他對呢。”
小姑娘氣呼呼說道:“隻要不是那個王八蛋,我便朝這個人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豪傑英雄聖賢好人,反正誇他啥都沒問題。”
納蘭先秀笑道:“如果就是他呢。”
小姑娘愣了愣,惡狠狠道:“如果見了麵,也要嘴上罵他一百句,至多心中誇他一句。”
納蘭先秀笑道:“文聖一脈的那幾個親傳弟子,何等才智,何等豪情,怎在男女情愛一事,都是如此不開竅的榆木疙瘩。”
小姑娘悶悶說道:“祖師爺,也好理解呀,不這樣,喜歡他們做什呢。”
納蘭先秀點頭道:“有道理的。”
劉饗突然皺眉,望向遠處海域,以心聲提醒道:“王朱,不要趕過去幫倒忙。這場天殛,現在這點動靜,才是開了個小頭。”
一條真龍裹挾千百丈波濤,在海上施展水法神通,瘋狂去往那處天殛落地之海底,如三千年前的老龍騰雲駕霧布雨人間。
劉饗隻是勸過一回,便不再提醒或是阻攔這位東海水君。人間任你人心複雜萬端,山河變幻,終究是咎由自取,或者自求多福。
真龍一頭撞在無形的大道屏障之上,撞了個頭破血流,一支龍角當場斷折,另外那支也搖搖欲墜。隻是不管不顧,反複撞牆。
那堵看不見的牆壁之上,血跡模糊,兩支龍角早已墜落在海底,那些試圖裂開屏障的龍爪也支離破碎。
幫倒忙?幫不上半點忙才對。
王朱已經維持不住真龍姿態,恢複人形,飄然墜落,意識模糊之際,她輕聲呢喃道:“還你。”
至於被王朱裹挾而至的一海半數水運,都在此地徘徊不去。
禁地之內,以層層神道天劫打熬體魄的純粹武夫,終於如他所料,一步躋身十一境,一條條武運降臨此地此身。
隻是依舊難掩頹勢,大道傾軋在即,單憑一己之力的武神境肉身和拳意,還是顯得一葉浮萍大海中,過於渺小了。
王朱竭力睜開眼睛,依稀看見一襲青衫長褂,卻不是他。
而是那個讓她哪怕躋身十四境後仍然不敢有絲毫反抗之心的.·.
斬龍之人,陳清流!
陳清流得了三山九侯先生的心聲,得以一步縮地,直接跨越兩座天下,徑直來到浩然這邊海底。
王朱聽見了對方略帶幾分譏諷之意的話語,“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依舊是桀驁難馴的本性,不過卻是願意舍己為人,報答救命之恩,不管真實心跡如何,做的終究是舍道為義的‘疲龍’事跡。倒也新鮮。”
若是在三千年前,天下蛟龍之屬繁多,此舉也算不得什新鮮事,就如人間好事壞事善心歹念永遠混淆在一起。
但是三千年後,王朱既然是世間第一條真龍,意義便不同了。
在天地通之前,陳清流早就預料到這一刻。隻是沒想到來得會這急促。
由此可見,陳平安那件事,導致周密心目中的新人間設想落了空,是何等天怨神怒。
陳清流身形後撤,離開大道屏障萬之遙才停步,準備祭出本命飛劍,與“道”問劍。
殺誰不是殺,打啥不是啥。
他一個青樓小廝出身的低賤人物,有幸證道合道登頂人間,倒也做得唯我能做的一二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修道之士,損有餘以奉不足。此劍是陳清流必須給予的,是這人間該得的一份回禮。
這是公道。
在那大綬王朝遊蕩三千載的鬼物“蜆”,本該由他親手解決,助她得自由,脫離苦海。
這是私事。
故而,陳清流於公於私都要遞出一劍,助那年輕後生過此劫,繼續期待真正的太平世道。
劍出如祖龍登天。
可惜人間無看客。
施舟人這位道人,大概才是最頂尖的刺客。能夠勉強與之掰掰手腕的,大概就隻有蕭愻了。
他雖然算計整座人間極多,有句話說得極妙,世上的“偶然”總會以一種新鮮麵目出現,不是給人驚嚇,便是讓人驚喜。
那中土神洲大綬王朝的太子殷宓,今夜屬於兩者皆有,驚嚇的,是皇帝陛下竟然暴斃於寶瓶洲大驪京城,驚喜的,是國不可一日無君。
負責監國的太子殷宓,正值壯年,他自己估計至少還要再當三十年的太子,才有機會榮登大寶。
文廟的韓副教主,當時直接找到了太子府通宵朱批折子的殷宓,再讓他喊來將近二十位大綬重臣,擠在一間屋子邊。
韓老夫子這才道明緣由,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若非老夫子是浩然儒家的副教主,任何人都會覺得是個荒誕至極的笑話。
你們大綬的皇帝殷績,皇子殷邈,大學士蔡玉繕,暗中串通青冥道士,聯手十四境鬼物蜆,設計伏殺大驪新任國師,全被反殺。
一位功勳卓著的披甲武將瞠目厲色道:“韓教主,我們陛下親自出使大驪,試圖與宋氏締結盟約,不管是什緣由,大綬朝一國皇帝,那個姓陳的,說殺就殺了?!”
韓老夫子怒道:“你他媽的懂不懂規矩,喊韓副教主!他媽的文廟教主姓董!”
屋內那撥文官頓時被一口一個他媽的給罵傻眼了。
那位披甲武將滿臉漲紅,粗著脖子,剛要與韓副教主頂嘴幾句。
一國皇帝被公然殺於別國京城,簡直就是天大的恥辱,怎,他陳平安是文聖的關門弟子,惡人先告狀,你們中土文廟便要一味偏袒大驪?
太子殷宓訓斥道:“馬宣,不得無禮。”
馬宣是皇帝心腹,沒有之一。殷宓是名義上的太子監國,那監督他這個監國太子的,便是前不久剛剛被調入京城的馬宣。
不對,該稱之為“先帝”了。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