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聆聽內心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汪東曉 本章:第5章 聆聽內心

    帶著“透過表象看本質,而後再應用本質來解決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表象問題”這樣的方式方法,我們繼續以此類推。

    不隻是作家這一種職業,不隻是職業的本質是一種物質,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是一種物質。

    這物質不僅包括我們直觀中能看得見的,比如水,電,動物,石頭,樹木,顯微鏡下的細菌和病毒,還包括我們看不見的,比如能量,磁,意識,思想,組織形式和我們頭腦中的想象。

    除此之外,還有最為廣闊的物質存在,當屬那些我們人類迄今為止還未能發現和用頭腦想象得到的。它們的存在不因我們看沒看到想沒想到而存在,它們的存在就像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一樣,無窮無盡的存在著。

    而就在這浩瀚無垠的物質之中,有一顆璀璨而又耀眼的“星”,便是我們人類的意識。

    何為意識?意識的本質就是客觀物質的主觀反映產物。它是在“腦機能”形成的一種特殊物質,它的載體是一切活的和有這種“腦機能”的物種,而在這一切活的物種之中,最特殊的又當屬我們人類,而我們人類最重要的當屬什?當屬思想意識。

    《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法國17世紀最具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帕斯卡爾在他的這篇文中這樣寫道:“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隻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我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是,他之所以將人比作一棵蘆葦,是因為人的生命如同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將人置於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要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的多,因為人有能思想的靈魂,因有思想而有別於其他。

    假若一個人沒有思想意識,那和一顆葦草有何異處?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沒有手,沒有腳,甚至全身癱瘓,但就是無法想象一個人要是沒有思想意識他會是怎樣的,是行屍走肉,還是算個植物人呢?

    所以帕斯卡爾對於我們人類本身的認識,在開篇便寫下了這句著名的話: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這樣的認識,可以是站在“上帝”的高度來看待人的,因為在“上帝”的眼中,人隻要有思想就夠了,有思想,就足以將人同宇宙萬物分別開來。

    但站在“凡人”的角度來看,思想則不完全那偉大了,它還有它的可悲。

    它的可悲也來源於人有思想,因為有思想,人才有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你看那些樹木、河流、石頭,它們就沒有,為什?因為它們沒有思想意識啊。

    但“上帝”這時又樂觀的,人正是因為可以知道自己的可悲才偉大啊,像樹木、河流、石頭它們都沒資格沒機會知道自己,是種無意識無思想的存在,它們的這種存在,對於他們自身而言,何為存在?

    所以,這個時候,我才從這個根(本質)上發現,我們,作為一個人,是多不容易才做上一個人的,是多幸運才做上一個人的,怎就甘願赤裸裸的來,一生碌碌無為,最後又赤裸裸的去呢?我們來這世上究竟是幹嘛來了?既然人於思想是如此之重要,那何種思想才能讓我們堅信不移並生活美好呢?

    躺在床上的我思緒萬千,情緒波動,不知怎的就想到了這,想到了人究竟該怎樣活著,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

    而每當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就總有以下幾種聲音在我耳邊回響不絕:

    其中,一種聲音,是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一種聲音,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我已經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還有一種聲音,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的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麵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撒下熱淚…

    而對於以上這幾種聲音,我仔細琢磨,它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但隻要認真聆聽,就不難發現,它們在根上其實隻是一種聲音,一種“為全人類解放而戰”的聲音。但問題是為什我的腦海隻有並隻允許這一種聲音存在呢?

    這不僅又讓我回到了前麵的“關於職業”的考慮當中去——如何選擇自己喜愛的職業——請靜下心來,認真聆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聲音…

    於是,我便靜下心來,認真而又盡最大理性的聆聽我的內心,隻聽它“撲通撲通”的這樣告訴我: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無與有》,方便以後閱讀無與有第5章 聆聽內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無與有第5章 聆聽內心並對無與有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