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高“驢”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黃皇室主 本章:第170章 高“驢”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重回北魏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平城宮·皇信堂

    皇帝放下手中的毛筆,透過殿門看見王遇帶著幾個正在用竹竿的宦者在樹下驅趕鳴叫不休的知了,站起身接過一邊宮女送上的濕巾,擦了擦手,說道:“朕昨日詔門下省發文遠近諸州,各依水旱輕重校量秋稅多寡,並赦預賑饑寒,門下可有回奏嗎?”

    張瑁從侍女雙手托著的紅木盤中拿起一道公文道:“已經作好了詔文,這是門下剛剛送過來的文告,請陛下禦覽。”

    皇帝接過公文,邊看邊點頭,說道:“平城連月不雨,北鎮亦屬畿內,隻怕也是如此。北鎮是國家心腹之重,大小事都不能懈怠,要門下省列出名錄,分遣使者巡查諸鎮。朕明日起要齋戒三日,就不召見他們了,你現在就親去門下,將朕的話告訴他們知道。”

    “是,陛下。”

    合上公文,走回案前坐下,皇帝在公文上寫了批複,壓上印,遞給張瑁,說道:“子恂那,你可去看了?”

    張瑁接過公文,說道:“已經去過了,殿下午後小睡了一會兒後就去讀書了。”

    皇帝點點頭,說道:“你申時再去看看,備些冰鎮瓜果帶去。代朕向高卿致意。”

    張瑁應下之後,轉身出了皇信堂,帶著兩個貼身宦官往門下省去。

    皇帝在殿中立了片刻,走出殿外,和王遇說了幾句話後,乘上輦,在一群宦官宮女的簇擁下往天淵池去。

    天淵池上常有風,比皇信堂中要涼爽很多,是以這段時間皇帝常去那。

    盛夏的平城一帶近四旬下來,滴雨未下,氣候上雖然不如建康那炎熱,卻也好不了多少。這長時間的烈日當空,不僅種地的農夫擔心,皇帝也很是著急。所以這半個月他連命門下省派了兩批官員往西郊和北郊祭祀天,地祈雨,隻不過都不見成效。昨天李衝,尉元等人進宮,建議他親自祈雨安民,他考慮之後答應下來。

    倒不是他多信祈雨之事靈驗,隻不過就算是盡盡人事的祈雨,也能讓天下百姓和官吏都體會到他的重農,安民之心,總比枯等無為好一些。

    在天淵池逗留了一個時辰,皇帝才擺駕往皇信堂去,走到皇信堂不遠,就見張瑁帶著幾個貼身小宦從太和殿方向過來,問過之後,知道張瑁這是從太和殿探望拓跋恂回來。心中不由想到左右無甚大事,不如去太和殿看看。想都這,命駕往太和殿去,直到了思賢門外,才下輦步行進去。

    說起拓跋恂,自從被解禁之後,皇帝就把他放在身邊,往返於太和殿和皇信堂,讀書寫字都在皇帝麵前,所以老實了很多,也不敢像以前那樣貪玩了。

    沒了太皇太後的照顧回護,讓他深刻領略了以前想都沒想過的“嚴父”之威,因之對皇帝更加是老鼠見了貓般,當麵認真學習,背後能躲就躲,這種日子讓他苦不堪言。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個多月,六月下旬時,馮誕來告訴他,其父馮熙出麵疏通了皇帝,又親自登門請了高閭來教導他的學業。初時他還因為能離皇帝遠些暗自雀躍,卻沒想到這是離了嚴父,來了嚴師。

    年將七十的高閭對他教導極嚴,他每天要背的文章句讀都由高閭親自定,第二天還要在高閭麵前背誦一遍,前一天所學不明白的可以第二天重複學,如果第三天還不見成效,少不得就要挨唾沫星子。而那些已經讀過的文章,每每不經意時的高閭還會重問重答,讓他防不勝防,備受苦楚。唯一好的地方就是高閭對他雖然會嚴厲批評督促甚至偶有棍子招呼,卻從不去皇帝那邊告狀,這點是他對高閭僅存的一點好感。

    皇帝走進太和殿前殿,先是給太皇太後上了柱香,然後才前往後偏殿。阻止了守門的小宦宣唱,皇帝和張瑁,王遇等人走到門外,看見在稍顯寂靜的殿中,高閭背西向東而坐,左手握著燈柄,右手拿著未辦理的公文靠近幾上的燭火細看。在他的幾前和左右都點著燭火。這是皇帝見他年老眼花,特意吩咐在殿中多加幾盞燈燭。

    拓跋恂坐在高閭的對麵,左手支額,右手拿筆,口中低聲讀著書,時不時抬頭看下高閭,用袖子擦擦頭上細汗。心中不覺痛罵幾句高閭倚老賣老,不知尊卑,欺人太甚,連個奴婢都不準他留在殿中伺候。

    正腹誹間,卻見皇帝站在門外觀瞧殿內,肥胖的身體不禁抖了一下,連思考都來不及,小心翼翼的站了起來,看了看高閭,一時也不知道是要迎上去見禮還是提醒高閭皇帝來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北魏》,方便以後閱讀重回北魏第170章 高“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北魏第170章 高“驢”並對重回北魏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