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魏東的新工作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金一成 本章:第二十六章 魏東的新工作

    張溪的發言剛結束,陽城理工王君院長就提出來不同的意見:“我基本同意張董的觀點,把利潤截留在組織內部有利於公司發展,但是公司過於臃腫,會不會犯大企業病?而是公司如此多元化,是否有足夠資源。”

    資源當然有,孟獲當即表態公司的現金放在銀行長毛發黴了,不差錢。

    不差錢,但是大企業的管理也是要命的,不求最有效率,隻求繁瑣,那是大企業的通病。

    接著王院長又從微觀闡述了這兩點問題:“舉個例子,以前我去國內某知名大型企業去考察,管理人員讓營銷人員每都在填寫各種報表,參加各種培訓考試,使得營銷人員根本沒有任何時間、精力、心情去從事真正的營銷工作,最後到了月底,業績慘淡得要命,回頭追究原因,肯定是營銷人員素質太差,培訓不到位,管理還需大力加強。最後,公司進入死循環!”

    再比如:讓研發人員早晚開例會,隨時參加各種探討會或者交流會,溝通學習心得體會或者管理經驗,最後將我們的研發人員變成“辦公室主任”,在辦公室看報紙,學習最新管理經驗。管理臃腫,流程繁瑣複雜,還隱含另外一層意義:那就是公司各種管理層次的人員太多,不賺錢的員工太多,“人浮於事”;這些不賺錢的員工太多了,他們也必須想法設法體現自己的價值,那就必然要擬製這樣那樣的規章製度,從而彰顯自己的價值,至於這些規章製度是否有利於營銷、有利於公司發展,則不在他們考慮之中了。

    多元化這種情況在各個行業都很普及。什都敢做,什都去做。事實上,這些公司由於沒有聚焦資源,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所以在市場競爭中很容易破產、倒閉。俗話“前車之鑒、後世之師”,但是在現實中,還是有太多的中型公司,承受不起這種多元化的誘惑,深深的陷入進去。”

    張溪就王君院長提出兩點進行了回複:“王院長的非常好,這兩點是我們這個體係最大的漏洞,怎樣補上那,出陽城理工外,國璋投資和下屬公司隻有兩層結構,下屬公司原則不再設子公司,國璋投資隻負責監督和考核不參與下屬公司經營,公司的核心隻有陽城理工和新材料公司,別的生態鏈中的企業不行就砍掉,員工轉崗,老總下崗。”

    會議結果自然是勝利圓滿,與會者無不歡欣鼓舞,對張溪之決策必然熱烈積極執行。

    張溪對此並不十分看好。

    因此會後,張溪留下了魏東,就是自然基金會的聯絡員魏東,張溪對魏東自然是大加讚賞,對其在公司成立之初的努力和辛苦表示了感謝。

    張溪自然不是單純感謝魏東把他留下,張溪:“老魏呀,我準備成立個督察部你來牽頭,直接對我負責,我這邊給你發份工資,雙薪怎樣?”魏東自然不無應允。

    張溪跟魏東了此部門的工作目標與流程,此處自然不必贅述。

    為什找魏東那,主要是老人魏東地位最超然,而是自然基金會本來就有核查經費的義務。

    趙旭是某某商場的采購人員,是張溪親自麵試挖來的人才,培訓都是有張溪親力親為進行的,趙旭的同事總共有0多位,他們的工作經曆不盡相同,有的是單位會計,有的是工程師,有的是建築公司造價人員,有商貿公司的業務員等各行各業的人員組成,張溪在選擇人員主要看兩點:一是看業務能力,二看是不是憤青。

    隻要憤青,是的這是張溪的最主要的選人指標。

    當然隻限定督察部,這是張溪的一貫用人原則,憤青用在督察部非常合適,用在別處那就是地雷。

    趙旭是張溪麵試的,趙旭這個人怎呢不好形容,跟給人一種很陰冷的感覺,鷹勾的鼻子,黑色的臉膛,矮瘦的身材,話不多,但是話中的一種憤世嫉俗的感覺。所以趙旭給張溪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張溪也不確定趙旭是不是他想要的那種人,且觀察一下,張溪當時想。

    趙旭是麵試後第二的上班,其餘的人都還沒有來報到,可以明兩點這個人幹事情雷厲風行,二是在原單位的人緣不好,人家迫不及待的想讓他離開。

    督察部和張溪的辦公室在一個樓層,整個樓層隻有張溪到辦公室和督察部的辦公室,這種這種安排,不僅讓大家浮想聯翩,其實張溪還有一個辦公室在陽城理工,為什?有張溪的話:“跟這幫非非人類在一起太壓抑了。”

    趙旭最近心情不錯,至少是在他老婆看來,趙旭這種性格,找個老婆自然要找個柔弱的。趙旭在原單位幹采購工作,因為和主管鬧得太僵,一直一直被分配最苦最累,最麻煩的工作。業務能力自然不錯。當時張溪麵試他的時候,他並不是因為國璋投資工資高而選擇這。隻是單純的想離開原先的工作環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小人物的自我修養》,方便以後閱讀小人物的自我修養第二十六章 魏東的新工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小人物的自我修養第二十六章 魏東的新工作並對小人物的自我修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