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湘水36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胡玉明 本章:沉醉湘水36

    第四卷功垂共和壯景魂 第35章紅豆相思難忘情

    ——王首道故鄉行吟(上篇)

    暖陽的初冬,瀏陽河水,依然奔流歡騰。

    我們相約,分別從湘潭、長沙來到革命老蘇區瀏陽——王首道的故鄉。窗外,一條嶄新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橋墩高聳,架橋鋪路機械設備,時而可見。

    奔馳近4個小時的汽車,王傳利、邱昭新等一行6人,於2011年11月26日中午時分,在張坊鎮呂劍同誌的引領下,抵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首道同誌的故居前。

    停車眺望,山巒層疊,視野寬闊。潺潺的小溪水,依山流淌;故居前的荷塘,日月輝映。後山,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蟹型”。

    故居,就位於這風景秀麗的地方——瀏陽市張坊鎮上洪村,蟹型組,即: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東麓園腳下。

    走近故居瞻仰,有的地方仍在修葺之中。橫批高懸,“永和福澤”,王首道同誌題詞的楹聯,引人注目:“千古滄桑無限事,百廢俱興看今朝。”

    特別是:朝公享堂,“緬懷先輩,啟迪後人”一聯,打下了深刻烙印。

    它,激勵我奮筆疾書,以緬先輩。

    ——紅豆果香杉成林

    王首道同誌的家鄉,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

    樹中國寶“熊貓”,有一處成片的紅豆杉林,就幸存在他的故居不遠的山林之中。

    一個多月前,我的老領導王傳利告訴,瀏陽有成片的紅豆杉林。他想前往考察。

    因為,此前老領導在他自己的家鄉資興市東坪鄉境內,看到了世界珍稀野生瀕危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群落,主要生長在海拔1500多米的雷公山腳下。他目睹了一棵據說有500年樹齡的古紅豆杉。該樹直徑約1.1米,兩個成年人才能圍抱,樹冠高聳濃綠,在其周圍還有七棵稍小一點的紅豆杉樹相伴。據當地村民介紹,由於地處偏僻,深山老林野生的古紅豆杉不被外人所知。粗略估算,在村前屋後及深山老林中,上百年的紅豆杉起碼有100棵以上,而樹齡較小的幼樹則有幾百棵之多。

    老領導愛好攝影和寫作,通過查閱網上資料了解,瀏陽有好幾處成片的紅豆杉林,引起極大興趣。

    沒有想到的是,這片紅豆杉林群落,居然是在王首道同誌的家鄉附近。據報道:

    長沙市林業局森保站負責人宋平透露,在張坊鎮大成坑一帶近3000畝山林,共有大小南方紅豆杉兩萬多株,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這片紅豆杉群落肯定是湖南境內最大的,也是全國少有的。

    聚焦:百科名片

    紅豆杉,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曆史。由於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國已將其列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聯合國也明令禁止采伐。

    紅豆杉可提煉紫杉醇,所以是國際上公認的防癌抗癌藥劑,同時又是國家一類保護樹種。紅豆杉的紅豆,宛如南國的相思豆,外紅豔,可以寄托人們的相思。紅豆杉得名也是因為它生長著與紅豆一樣的果實,故得名紅豆杉。

    地理分布

    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一種產於南半球之外,其餘紅豆杉均產於北半球。我國紅豆杉有4種1變種,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

    東北紅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長白山和黑龍江一帶,遼寧東部山區也有少量分布。雲南紅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與地州16個縣總麵積約9萬平方公,其特點是分布廣,生長分散,無純林,多為林中散生木。南方紅豆杉主要分布在滇東、滇西南、滇東純林,多為林中散生木。雲南的紅豆杉主要生長和分布在麗江、迪慶、怒江和大理等海拔2600~3500米的山區,呈帶狀分布、數量十分稀少。

    四川、廣西資源、山東等地有栽培,江西西部(宜春,銅鼓區域)也有分布,西藏紅豆杉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東南部。

    湖南永州雙牌縣陽明山絞車廟村、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等地分布大量天然紅豆杉。

    在廣東省乳源縣大橋鎮這個僅有300多平方公的小鎮上,有10萬多株紅豆杉在此紮根!這是目前中國野生紅豆杉生長最密集之處。據資料,中國首個大型野生紅豆杉主題保護公園——中國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首期工程已經竣工。

    紅豆杉,被稱為樹中“熊貓”。1999年,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004年,第13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大會,將中國的所有紅豆杉列入公約附錄。

    物種分類

    紅豆杉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種。

    目前我國共有四個種和一個變種,即雲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東北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變種)。

    曼地亞紅豆杉是紅豆杉的其中一種。曼地亞紅豆杉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從加拿大引種而來。曼地亞紅豆杉(Taxusmadia)原產於美國、加拿大,是一種天然雜交品種,其母本為東北紅豆杉(T.cuspidata),父本為歐洲紅豆杉(T。bauata)。在美國、加拿大生長發展已有近100年的曆史。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引種加拿大紅豆杉樹苗在四川試種,經權威機構測定,引種的曼地亞紅豆杉生物特性穩定,沒有發生變異,紫杉醇含量接近原產地,部分樣品中的含量還高於原產地。天然紅豆杉樹的紫杉醇一般分布於樹皮中,整株利用率低。曼地亞紅豆杉則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枝葉含量達0.03%以上,根係部分可達0.06%,全株用於提取紫杉醇,植株利用率高,其深度加工後綜合經濟價值更高。

    紅豆杉是珍稀資源,有著重要的醫用價值。從紅豆杉樹皮和枝葉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上公認的抗癌藥,每公斤售價為5001000萬美元。紫杉醇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頭頸部癌、軟組織癌和消化道癌。紅豆杉枝葉用於治療白血病、腎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腎病。紅豆杉全身是寶,因此,紅豆杉樹又被稱為“黃金樹”。

    為了保護紅豆杉資源,國家對紅豆杉及其產品進出口提出了嚴格的管理規定。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海關總署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紅豆杉及其產品進出口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瀕辦字〔2003〕63號)。

    建立紅豆杉自然保護區

    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了梁野山紅豆杉自然保護區。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紅豆杉自然保護區,也是唯一一個以南方紅豆杉為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於閩、粵、贛結合部的龍岩市武平縣境內,山係屬武夷山脈最南端,是武夷山脈的最南端與廣東南嶺山脈東頭的交會點,麵積達14365公頃。最高峰梁山頂古母石,海拔達1538.4米,為武平第一高峰。

    2009年,經國務院審定,穆棱東北紅豆杉自然保護區被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16萬餘株東北紅豆杉將進一步得到有效保護。據介紹,該自然保護區原為省級保護區,是迄今已發現的東北林區麵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野生東北紅豆杉集中分布區。東北紅豆杉又名紫杉。地處長白山脈北端、小興安嶺南麓,位於穆棱林業局轄域內,總麵積3.5萬公頃。

    ……

    一棵相思樹,“相思”500年

    我是相信萬事萬物皆有緣的。

    懷著興奮的心情,有緣陪同老領導和夫人一起,來到我從小生長、學習的家鄉。

    在向導鄭義根的熱情安排下,我們一行6人分乘兩輛越野車。順著山腳下的硬化水泥路麵,越野車行駛約5分鍾,我們奔騰著進入原生態的峽穀之中。時而在幹涸的小溪河床上跳躍,時而在芭茅叢林的坎坷中前行。

    通往大成坑山林一帶的唯一之路,隻有一條汩汩流淌的小溪。

    “隻能順著一條小溪才能前往,”呂劍邊開車邊說。

    “在部隊開車訓練,在麻栗坡參戰時,經曆過這種路況嗎?”筆者問。答:“有過。”

    盡管呂劍小心翼翼,但越野車底部不時還是刮到溪流的大卵石上,有時發出令人膽戰心驚的“砰砰”聲。由於振蕩得太厲害,還引起電瓶接觸不良,隻得熄火停車檢查。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溪行駛了近一個小時,前方已再無車路。於是,一行人下車爬行。

    當地村民鄭義根是這片山林的承包人,也是此行的向導。他向我介紹了這片山林的護林員王文明。

    王文明是目前住在這個山衝的原著村民。這個53歲的漢子,皮膚白皙,敦厚實在,恪守職責,保護著這塊“植物王國”。每月由鄭義根發給500元護林費,夫妻倆還做了一點吃飯的山田,養山羊和牛10多頭,順帶養了一些蜜蜂,維持一家生計。兩個女兒,一個在湘潭讀理工科大學;一個在讀高中。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因為沒有了路,鄭義根、王文明等人走在前麵,用鐮刀和一截樹枝不斷地將植物撥向兩邊,一方麵是為了開路,另一方麵是為了驅趕蜘蛛網蟲等。袁阿姨爬到半山腰時,實在爬不動了,王文明和羅麗陪同,先行返回一塊平地休息。

    這真是一個難得的季節。借助冬日的光照仰頭相望,紅豆杉果掩映在濃綠的枝條中間,讓人仿佛走進“萬綠叢中點點紅”的意境之中。

    大家有緣看到雌性紅豆杉果紅綻枝,有緣聞到果碩飄香,還能有緣在地上撿拾掉落的紅豆粒。真是逗人喜愛,昭新等人興高采烈,不時觸摸著一棵棵200年左右的參天大樹紅豆杉。

    王傳利手持照相機,尋覓不同角度,拍攝紅豆杉和人物合影留念,或請人幫助,選取掛滿果碩的紅豆杉,拍攝特寫。

    “要看到更大更密集的紅豆杉群,還需要再向上爬1000米左右。”鄭義根說。

    王文明帶路,到一個陡峭山坡地。呂劍用皮尺量了一棵1.3米周長的紅豆杉。王傳利興致極高,不顧70多歲高齡,硬是攀登到樹幹旁,舉起相機拍攝取樣。好一顆摯誠之心。

    最大的胸徑70厘米,樹齡300年

    據介紹,在大成坑海拔約五百米的地方的一片山林,大大小小生長了近七十株野生南方紅豆杉,胸徑最大的差不多需要一個人合抱。

    我們目睹的這一片紅豆杉林,麵積約0.8畝,屬混合山林,分布著胸徑30厘米以上的南方紅豆杉20多株,胸徑20厘米以下的南方紅豆杉約50株。我對這一植物王國的活化石——“黃金樹”能夠幸存下來,感到震驚。驚愕這些植物“大熊貓”,能夠完好無損地呈現在今天。

    我心中禮讚——感謝上蒼,感謝大成坑的數十名村民“刀下留情”了。

    南方紅豆杉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距今25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

    “千樅萬杉,當不得紅榧一枝丫。”別名為紅榧、紫杉的紅豆杉屬所有種類,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以瀏陽市大圍山森林公園為中心,廣泛分布著野生南方紅豆杉。其中規模較大的群落有4處:大圍山森林公園內大王坑至邱家老屋、栗木橋一片,麵積約為1000畝;大圍山鎮雷公尖1500畝;張坊鎮大成坑3000畝;小河鄉500畝。特別是在張坊鎮大成坑一帶,分布著上萬株胸徑在20厘米以上的紅豆杉群落,實屬罕見。在這片南方紅豆杉群落中,胸徑在70厘米以上的共有3株。據沈曉仲說:“紅豆杉胸徑長到70厘米,樹齡至少在300年以上。”

    有關專家說,一株胸徑為36厘米、高約10米的南方紅豆杉,至少需要70年到80年的生長期。南方紅豆杉屬雌、雄異株植物,開花授粉形成種子非常困難。並且,種子落土成熟後,需曆經二冬一夏的後熟過程才能萌發。

    “一些鳥類和小動物愛吃紅豆杉種子,長出的小苗又容易被羊和野兔等動物嚼食。千百年來,南方紅豆杉多在鳥類取食帶傳播,所以很分散、零星。”據專家調查,以取樣的0.6畝混合山林來看,這的南方紅豆杉周圍有楠竹、櫟樹、杉樹、灌木類等10多種共生植物。

    村民曾將紅豆杉砍去燒炭

    這片南方紅豆杉群落,曾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

    2004年6月,鄭義根承包了麵積達8595畝的上洪林場,大成坑正好位於林場內。承包林場後,鄭義根在資源調查時,才意外地發現了這片南方紅豆杉群落。

    鄭義根說,由於大成坑一帶地勢險要,在這居住的村民並不多(現已全部遷出,我家祖母就有房前屋後的2名侄女和侄孫女,出嫁於此)。當時,附近的村民還不知道這種有些“古古怪”的杉樹是極其珍貴的南方紅豆杉,有的將沒有成材的小樹,砍了作柴燒。由於發現這種木材木質異常堅硬,便將之砍來燒製木炭。“也有人曾經砍了一些稍大的紅豆杉樹作為杉木木材出售,但由於無人識貨賣不出去,隻好當作雜木便宜處理掉了。”

    當這些“古古怪”的杉樹,被確認是極其珍貴的南方紅豆杉後,它們的身價也隨即飆升,同時也引來了一些人的盜伐。2010年6月4日晚,瀏陽大圍山鎮上坪村金井組境內的雷公尖山場,就有7株南方紅豆杉被盜伐,其中樹樁最大的斷麵直徑為62厘米,最小的也達40多厘米。

    2010年5月6日,有網友發帖稱位於瀏陽河源頭的白沙鄉出現了野生南方紅豆杉被砍伐現象,並上傳了照片。8月18日,瀏陽市森林公安局以彭某涉嫌非法采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依法將其刑事拘留。據悉,南方紅豆杉的黑市價目前已被炒到了2萬3萬元/立方米。

    據介紹,紅豆杉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按現行法律,非法采伐一株野生紅豆杉即追究刑事責任,采伐2株以上為重大刑事案件,而彭某非法采伐59株野生紅豆杉,屬特別重大案件。

    建好保護區,創出品牌來

    吃晚飯前,有緣在王首道故居鄰居處,相遇張坊鎮鎮長張曄。據張鎮長說,2010年3月3日,鎮人大已經通過《建設生態文明鎮的決議》,將全鎮劃為三個生態等級,其中一級保護區為嚴格控製區,規定5年內不得在區域內進行砍伐。大成坑一帶的上洪村就是不得砍伐的一級保護區。

    據介紹,目前,有關方麵正在積極申報“湖南張坊南方紅豆杉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保護範圍為瀏陽市張坊鎮上洪村的大成坑野生南方紅豆杉群落,所涉及麵積為12萬畝,在大圍山鎮的雷公尖(麵積3萬畝)、小河鄉的皇碑村(麵積2.25萬畝)區域各設立南方紅豆杉保護點(分區)一處,合計保護總麵積為17.25萬畝。建立保護區的目的,主要是護南方紅豆杉和區域內自然生態環境,使野生南方紅豆杉的原生地植物鏈生態不遭到人為破壞。同時,在保護區周邊建立一處南方紅豆杉種苗培育基地,利用有性或無性係育苗的方式發展南方紅豆杉種苗培育和物種保護,使其在充分保護其野生資源的前提下,挖掘潛力、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鄭義根說,當發現大成坑一帶大量存在野生南方紅豆杉後,他立即停止了對這一帶山林的砍伐,按要求對這的山林進行封山保護。“隻是山林麵積過大,不時出現盜伐現象……保護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因此,他希望上級部門能夠撥付一部分看護經費,使他能夠更好地保護這一大片稀有的南方紅豆杉群落。

    是啊,熱愛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需要各級黨組織、政府和人民團體,以實際行動予以支持。

    大成坑是瀏陽河水的源流之一,保護好、發展好、利用好,是為子孫萬代謀福祉的好事。

    筆者呼籲:希望從青年人做起,發揮共青團組織的優勢,扶持好這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業,把功德做好,把植物“大熊貓”做出特色、做出亮點,創出品牌來。

    翌晨,筆者有感而賦;並引發同行者唱和。輯錄,以饗讀者。

    王首道故鄉行吟

    (一)

    大成幽穀獨傳神,越野奔騰顛水濱。

    三友為儔金樹下,果香紅豆相思情。

    (二)

    萬樹霜風殘葉飄,唯君相思樂逍遙。

    寒冬不減翠顏色,高掛果紅別樣嬌。

    (三)

    首道故居泛菊香,紫杉紅豆寶生光。

    晶瑩果碩紅似火,粒粒相思詩入腸。

    (四)

    香謝紅塵百草稀,冰川遺留已瀕危。

    植物王國活化石,風水神樹報春暉。

    (五)

    義根承包興致豪,發現紫杉逐浪高。

    植物熊貓瀏河水,招魂懷古賦離騷。

    (六)

    果紅點點滿枝頭,不在天空作月儔。

    文明護林陪百蕊,青山做伴亦風流。

    (七)

    應約大成眼界開,紅豆貴客喜今來。

    此行共識紫杉樹,詩賦掠影樂心懷。

    (八)

    傳利昭新天倫樂,和睦家庭幸福多。

    紅豆杉林見紅果,鏡頭一閃送秋波。

    (九)

    張瓊相見戰友莊,呂劍迎賓引杯長。

    滿盤美味兼珍饌,帶醉微吟留餘香。

    王傳利感賦(11月27日)

    一天寫出詩九首,如雷貫耳撼心口。

    皆喜植物活化石,遍及瀏陽千萬畝。

    和王公傳利

    一日詩潮潤物華,皆喜山區滿園花。

    正是紅豆清香溢,樂了千萬百姓家。

    邱昭新有感(11月28日)

    房前屋後種紅杉,瀏陽歸來更愛她。

    野生豆杉今何在?張坊山上有奇葩。

    華琴說,從小最喜歡的就是紅豆。這個詞,這個詞所關聯的詩,詩彌漫出來的溫情和感動,就像是透過層層霧靄,看到的熟悉景象,安詳而暖和。

    當我們懷著同樣的心情,並肩走過一段路,是否能在彼此的記憶植滿紅豆。

    沒有想到,這幾首詩賦,居然撥動華琴的情愫,引起共鳴。

    ——紅色湘東相思情

    陪同老領導,筆者在車上作了部分介紹。

    王首道同誌的家鄉,屬“紅色湘東”。毛澤東同誌領導的秋收起義就是在瀏陽的南鄉文家市、東鄉的張坊鎮和銅鼓這三地發動,最後在文家市成功會師的,是主要的紅色革命聖地之一。

    從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了國家主席胡耀邦,共和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上將王震、楊勇、李誌民、唐亮、宋任窮;1955年-1965年,授予中將銜的還有:孔石泉、湯平、張藩、張翼翔、饒子健;少將石敬平、劉子奇、江文、湯池、蘇魯、蘇鼇、李信、李輝高、楊世明、何誌遠、邱蔚、張和、羅若退、黃霖、黃曹龍、曾滌、熊晃、黎東漢、戴文彬等。被稱為“將軍之鄉”。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張坊的李白,李白原名李華初,現在張坊有李白路和李白故居,供人紀念。

    王首道在回憶錄中,講述三打張家坊中扮演新娘子的就是李貞。

    1928年,王首道、張啟龍攻打張家坊,由李貞扮裝新娘。遊擊隊員化裝成迎親隊伍,打下了張家坊。李貞在遊擊隊是士兵委員會委員長,楊梅生丟了一支槍,按紀律應槍斃。李貞力主讓楊梅生戴罪立功,楊梅生免於一死,尋了個機會奪回3支槍。楊梅生1955年授中將銜(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他是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的老紅軍戰士。1940年,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曾邀請部分秋收起義老紅軍座談,並與他們合影留念,其中有羅榮桓、譚政、楊梅生等同誌。抗日戰爭時期有名的“古北口戰役”,就是楊梅生親自指揮的,給日本侵略軍予以有力的打擊,立下顯赫戰功。

    王中鈾同誌曾禮讚《王首道三打張家坊》:花轎抬新娘,轎內藏鋼槍;少年施奇計,智取張家坊。

    回眸:坎坷人生張啟龍

    張啟龍,曾任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張啟龍,1900年4月8日生於瀏陽縣永和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五四時期,在瀏陽乙種師範讀書,參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畢業後執教小學,亦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冬加入共青團。1926年春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任瀏陽永和區委書記、瀏陽縣委工運委員。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其家犧牲了6位親人。他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三團黨支部組織委員。

    1931年到中央蘇區匯報工作,蘇區中央局派他到湘贛蘇區工作。在肅反中,能夠堅持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方法,抵製“左”傾領導者的殘酷鬥爭、無情打擊。1933年4月,因反對王明等人的“左”傾錯誤,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判刑一年兩個月。毛澤東收到報告後,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名義複電:“判張啟龍一年零兩個月徒刑不輕。”批評處理太重了。後幸得省委書記任弼時的過問,才予釋放,隨軍西征,避免被害。長征到達陝甘以後,才恢複黨籍,任六軍團統戰部長。他背著處分長征,對革命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任勞任怨地完成黨分配的任務。1939年,毛澤東親自給他平反,成為中共七大代表。毛澤東在七大講話中特別稱讚他受打擊仍走完了長征。

    ……

    回眸:李貞將軍的愛情故事

    鮮為人知的是,張啟龍同誌曆經坎坷的人生,與李貞將軍的愛情故事還有患難之交。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位女將軍,李貞的威名早已傳揚中外,但她那頗為曲折的婚姻生活,卻是鮮為人知的。《老年文匯報》曾作過報道:

    跟許多曆盡艱辛的革命前輩一樣,女將軍的感情道路也很不平坦。她曾經3次結婚,兩次離婚,在血與火交融的戎馬生涯中,飽嚐了愛情與婚姻的酸甜苦辣……

    李貞是受盡苦難的童養媳

    1908年正月,李貞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永和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僅有兩畝薄田,幾間草房,父母親生了6個孩子,當李貞最小的妹妹出生才兩天的時候,她們的父親便一病不起,沒多久就離開了人世。

    在那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年代,孤兒寡母是很難維持生計的。李貞6歲那年,母親被迫把她送到古家做童養媳。

    那時的童養媳,實際上也是變相的丫鬟。從此,許多繁重的體力勞動便落到了李貞那還十分弱小的身上。她要去打水,大盆的水端不起,倒掉了,就要挨打;她要去砍柴,砍了不會捆,捆了又背不起,回來遲了,也要挨打;她要負責背一個比自己還大一歲的孩子,背不起把孩子摔著了,就更要挨打。在婆家生活的那些日子,李貞記不清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罵,不知不覺地,她熬到了十五六歲。

    人長大了,膽子也隨著大了起來。一次,倔強的李貞跟幾個要好的童養媳悄悄商量,想偷偷離開婆家,到城去做女工。李貞的這些想法,被古家人察覺了。婆婆怕她真的要走,便決定馬上讓她跟兒子圓房。1924年正月,16歲的李貞與丈夫舉行了舊式婚禮,正式開始了她的婚姻生活。然而,這段醞釀了整整十年的婚姻並沒有給李貞帶來幸福。

    革命情侶被迫分離

    不過,李貞不是個認命的女人,1926年,她決定走出婆家鬧革命。

    就這樣,李貞便認識了時任中共瀏陽區委書記的張啟龍。

    一次,李貞的母親病重,由於家境貧寒無錢請醫,生命垂危。張啟龍得知這個消息後,毅然將自己的生活補貼拿了出來,請婦聯的同誌轉送給了李家。由於救治及時,李貞的母親很快就轉危為安。為此,李貞打心眼感激這位領導,深深感到了革命大家庭的無限溫暖。隨著革命低潮的到來,在反動派“斬盡殺絕”的政策下,張啟龍的父親、叔父及堂弟先後慘遭殺害。1930年,他的妻女也被殺害。為了安撫失去親人的張啟龍,同時也為了報答張啟龍的關愛,李貞悄悄地為張啟龍送去熱飯熱菜,幫他洗衣服,還特意做了雙布鞋放在他的枕頭下。

    漸漸地,張啟龍與李貞之間深厚的革命友誼,在不知不覺中升華成了真摯的愛情。1932年經組織批準,他們喜結連理。

    可是不久,張啟龍被錯誤地打成了“改組派”,為了不連累李貞,他痛苦地在保衛局事先準備好的“離婚申請書”上簽了字。於是,這一對恩愛伴侶,就這樣在彼此不情願的情況下,灑淚分離了……

    共同信仰牽手終身

    隨後,李貞參加了紅軍長征,並任紅二方麵軍六軍團組織部長。一天,紅二方麵軍總指揮賀龍將李貞叫到跟前,對她說:“中央紅軍長征已走了很久了,我們也要開始長征了。長征很遠很苦,我給你介紹個伴吧。他叫甘泗淇,是紅十八師的政委,留蘇的學生,文化高,人也很正直。”李貞回答說,“長征路上人這多,還要找什伴嘛?他文化那高,可我卻大字也識不了幾個。再說,現在是行軍打仗,子彈又不認得人,要是我傷了,他就得擔心,他傷了,我也要擔心,我看還是長征以後再說吧!”

    這邊沒有結果,賀龍隻好找到甘泗淇,說:“紅六軍團有個女戰士李貞,她作戰勇敢,又會做飯,紅二方麵軍女同誌不多,不能錯過了這個機會呀!”

    於是,甘泗淇便經常與李貞聊天,他們談工作、談理想,一直談到了愛情。李貞見這位知識淵博的首長這平易近人,這關心她們的工作,極為感動。為此,她還特意做了一雙布鞋送給他,用旁人的話說,也算是定情禮物吧。

    共同的工作,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語言,使兩顆心靠得越來越近了。終於,他們結成了一對情深意篤的革命伴侶。

    ……

    緬懷:王首道和他的情感世界

    王首道,漢族。1906年4月生,湖南瀏陽人。原名王芳林,曾用名王一分。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春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5年參加革命工作,高中。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委員(七屆七中全會遞補),第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繼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

    毛澤東辦“農講所”的學生

    王首道同誌的革命生涯,從一開始就與農民運動聯係在一起。據資料,1925年,他在長沙修業農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3月,被選派前往廣州,參加毛澤東同誌主辦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學習。學習結束後,王首道同誌被派到湖南擔任省農運特派員,到祁陽從事農運工作。大革命失敗後,他回到家鄉,曆任中共瀏陽縣特支書記、縣委書記、湘鄂贛邊特委書記、湖南省委常委,開展群眾工作,發動土地革命,參與創建了湘鄂贛蘇區。1931年初,到湘贛蘇區工作,參與組建湘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權,擔任湘贛省委書記等領導職務。

    1933年11月被調往中央蘇區。1934年春,擔任中共中央組織局秘書長。從此在毛澤東的身邊和直接領導下工作。同年10月,參加長征。其間:任軍委第一野戰縱隊政治部主任。後隨紅九軍團北上,途中任國家保衛局執行部部長。到達陝北後,任西北保衛局局長。紅軍東征時任紅軍保衛局局長。1936年春至1937年任紅十五軍團政治部主任。

    從1937年6月起,王首道同誌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等職務,負責中央機關經常性的秘書工作和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為中央領導服務。1940年,他擔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生產節約運動委員會主任,組織中直機關開展大生產運動,創造了顯著的成績。

    這一時期,王首道投身農民運動,參與創建、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在實踐中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

    領導開展武裝革命鬥爭

    王首道領導開展武裝革命鬥爭,探索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創造了八路軍南下支隊征戰兩萬餘的奇跡。

    王首道同誌是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他比較早地認識到開展武裝鬥爭的重要性。1928年春,領導組建了湖南瀏東遊擊隊。在湘贛蘇區,他領導擴大紅軍的工作,配合中央紅軍開展反“圍剿”鬥爭。長征途中,任軍委第一縱隊政治部主任。

    黨中央到達陝北後,決定組織紅軍西征。王首道同誌擔任紅十五軍團政治部主任。他以黨的建設為中心環節,大力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部隊的政治素質和戰鬥能力,創造了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

    1944年秋冬之際,黨中央決定以八路軍第120師359旅一部組成“南下支隊”,創建新的抗日根據地。王首道同誌主動請纓,要求到最艱苦的抗戰前線去,被中央任命為南下支隊的政治委員和軍政委員會書記。後來,還曾擔任湘鄂贛軍區政治委員、湘鄂贛邊區臨時黨委書記。他堅決貫徹中央意圖,在配合王震司令員行使軍事指揮權的同時,積極開展部隊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廣大戰士牢記黨中央的囑托,英勇作戰,遵守紀律,做好群眾工作。這支英雄部隊在兩年時間內,跋涉轉戰兩萬餘,浴血苦戰一百餘次,譜寫了一部英雄主義的史詩。毛澤東同誌後來將這一壯舉稱之為“第二次長征”。

    參與領導生產建設

    王首道參與領導東北解放區的財經工作和生產建設,有力配合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開展。

    1945年,王首道同誌被黨的七大選舉為中央候補委員。隨後,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中原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抗日戰爭勝利後,黨中央派出大批幹部前往東北,著力建設鞏固的東北根據地。1946年4月,王首道同誌任軍事調處執行部沈陽二十七執行小組中共代表。7月前往哈爾濱,先後擔任東北行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主任,經濟委員會主任、工業部部長。同時擔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局財經辦事處主任、東北局財經委員會委員等職。他參與組建財政和生產管理機構,逐步統一財政,建立財經製度,整頓財經紀律。同時,開展對外貿易,增加經濟收入,特別是把恢複和發展工農業生產作為最根本的工作,並注意團結使用技術人才,正確對待私營工商業。

    1948年11月,王首道同誌跟隨陳雲同誌接管沈陽。1949年3月,參加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隨後,隨軍南下,支援新解放地區的工作。擔任湖南省委副書記,具體組織了爭取程潛、陳明仁起義的工作,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發揮了積極作用。

    王首道同誌一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不懈奮鬥,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曆史將銘記下他的功績。

    管窺王首道的情感世界

    王首道的情感世界非常豐富。他是毛澤東的學生,他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是正常人,他有七情六欲,他先後與3個女人結婚——都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中英豪。

    3位革命的女中豪傑,鍾情首道,情感天地,可歌可泣……

    請讀者諸君,且看下篇分解。

    ——管窺王首道三位夫人的情愛(中篇)

    王首道的情感世界,與他人生閱曆一樣,也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更是一本寫不完的書。

    王首道是正常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鍾情的女子,女子更鍾情於他。

    王首道先後與3個女人結婚——都是巾幗中不讓須眉的女中英豪。但有的卻是鮮為人知。

    王紹坤、王泉媛的故事,驚天地,泣鬼神;更有那兩夜夫妻,催淚吟……

    易紀均的酸甜苦辣,堪稱風雨人生,千紅繩係延安,相濡以沫終有緣……

    原配夫人:“狼牙山壯士”式的英雄——王紹坤烈士

    小時候,看過的電影《狼牙山五壯士》,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麵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幸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這部電影以後還多次觀看,電視台也播放過。《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名揚華夏。

    鮮為人知的是,王紹坤烈士——王首道原配夫人,她和李貞將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有過與敵作戰,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縱身跳下山崖,幸被樹枝掛住免難的英勇壯舉。

    第一次閱讀這些故事,是從《瀏陽縣誌》了解的。

    ——自幼聰穎好學

    王紹坤(化名陳青田、劉少青),女,清宣統三年(1911年)8月出生在瀏陽縣小河鄉潭灣村一個進步知識分子家庭。其父王藩述精通醫學,常免費為平民送醫送藥,其母勤勞善良,樂於接濟四鄰。因積勞成疾,而雙雙早逝。王紹坤兄妹9人,全靠長兄王植三教書工資收入維持生計。據《群星燦爛》資料介紹。

    王紹坤自幼聰穎好學,6歲時入小學讀書,1923年考入洞溪高小,當時共產黨領導工農民主運動已在全縣範圍蓬勃開展,進步師生積極參加了這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他經常和同學們一道到鎮上查禁仇貨(日貨),向工人、農民講解貧苦的原因,動員他們投入工農運動,她在運動中表現突出,是年冬被秘密吸收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員。

    1926年,她由團組織推薦,考入瀏陽縣迎佛寺女子學校,該校有潘介堂、宋克若等一批進步知識分子任教,他們廣泛傳播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學校的婦女運動正掀起高潮,王紹坤積極參加各種宣傳活動,不久被師生推選為宣傳隊長,後來她又參加了城關婦女聯合會,隨著工農和婦女運動的深入開展,全縣各地都建立了婦女聯合委員會,這時北伐戰爭取得節節勝利。北伐軍先遣隊葉挺獨立團已進瀏陽城。在湖南省委和北伐軍的支持下,瀏陽各地迅速建立起黨的基層組織。1926年10月5日,建立了以潘心源為書記的中共瀏陽縣首屆縣委。

    ——投身農民運動

    1927年2月,在縣委領導下,召開了瀏陽縣第一次學生代表會,建立了瀏陽縣第一屆學生聯合會,王紹坤當選為7人組成的委員會委員。並當選為共青團瀏陽縣地方委員會宣傳組組長。是年5月,發生“馬日”事變,不少革命同誌慘遭殺害。瀏陽縣按照臨時省委的指示,組織工農義勇隊攻打長沙,王紹坤參加了農軍大隊,隨潘心源、彭瀾征率一路於5月30日攻占了小吳門一帶。後瀏陽義勇隊奉命開往平江,與平江部隊會和參加南昌起義。原已公開身份的共產黨員和幹部均隨部隊離縣,王紹坤、邵振維、董維等女同誌被留在縣內堅持工作。不久,組織上決定王紹坤回家鄉發動群眾,擴大革命隊伍,為大規模武裝鬥爭作準備。

    是年10月,王首道奉省委指示,回瀏陽東鄉領導恢複和發展黨團組織和武裝力量,成立了以王首道為書記的中共瀏東特別支部,以張啟龍為主任的瀏東暴動委員會,以劉少齡為隊長的瀏東遊擊隊,王紹坤參加了遊擊隊。在攻打張家坊、沿溪橋等戰鬥中,王紹坤表現勇敢堅定,並和李貞(後成為共和國第一位女將軍)一起,擔任特支和遊擊隊的秘密通訊員、偵察員。常以走親訪友名義,巧入敵營偵察,給遊擊隊提供準確情報,偵察中機智勇敢,多次逃脫虎口,化險為夷。

    ——寫血書誓死報仇

    1928年2月,王紹坤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張坊團局團總王五貞為抓不到王紹坤,惱羞成怒,便帶大隊人馬將王紹坤和他伯父王新元的家洗劫一空,並將她的兩個堂弟慘加殺害。不久傳來噩耗,邵振維,易維五等同誌壯烈犧牲,鐵屎山一帶,慘遭敵人血洗……王紹坤狠心咬破手指,撕一塊白色底衣,寫下了“誓死報仇”,決心與敵戰鬥到底!

    一天,她們從偵察得知,仁和洞團總張啟藻帶領挨戶團,在當地捕殺群眾。便迅即組織遊擊隊偽裝成敵聯防隊熊紹文部,從張家坊連夜趕到仁和洞行宮大屋,到達目的地後,將幾十名團丁的槍卸了,並派人將張啟藻和其他主要頭目叫來行宮開會,待他們到齊後,遊擊隊將大門關閉,當即宣布他們的反革命罪行,將張啟藻等頭目就地處決了。先後還消滅了盤踞在達滸的敵新八軍一部,處決了江盧段的惡霸孔昭四等,繳獲了部分槍支、彈藥。

    祖師岩跳崖

    是年冬,遊擊隊返回仁和洞休整。對遊擊隊恨之入骨的敵新八軍,聞訊後派2個連的兵力,冒充賀龍部,來到仁和洞山下,要求雙方派代表談判合編事宜。遊擊隊未能識破敵人的陰謀,派黨代表唐繼芬等8人到指定地點談判,當遊擊隊代表接近時,敵人瘋狂射擊,唐繼芬等6人當場犧牲,繼而敵人進攻遊擊隊駐地,遊擊隊傷亡慘重,難以支持。為了掩護遊擊隊轉移,王紹坤與李貞一麵還擊,一麵向附近的祖師岩攀登,將敵人引向山崖,崖頂已無去路,眼見敵人餓狼般向她倆撲來,懷著對敵的滿腔怒火,她們對著敵人射完了最後一顆子彈,轉身跳下山崖。敵人以為她倆已葬身崖底,退下了山。王紹坤、李貞兩人幸未遇難,她們被樹枝掛住了,後經群眾援救,與戰友重逢。後王紹坤轉移,在江西萬載的小源叔父家醫治。

    1929年4月,王首道調任湘鄂贛特委書記,來到小源看望了王紹坤,後經組織同意,他們結為了夫妻。不久,王紹坤傷情基本恢複,被調到特委機關工作。

    叛徒告密姐妹被抓

    1930年6月,王首道調任湖南省委組織部長。為了掩護省委機關,8月初將王紹坤、王紹蘭(紹坤堂妹)從瀏陽接去擔任省委機關機要通訊工作。王紹坤姐妹以劉少青的名義在銅官鎮(當時省委機關駐地)開了一家米店,監視敵人的動靜,接待過往的同誌。同年11月,省委機關遷到靖港,她們又在機關附近開了一家小店作掩護。由於叛徒告密,國民黨當局迅即派軍警,趕來抓捕王首道等人,適時逢王首道外出未歸,敵人撲了個空。省委決定將機關遷去常德,通知王紹坤先行轉移,乘船前往,不料在船上,被一個叫“三癩子”的流氓認出,密報反動當局。特務立即駕一“小火輪”追來,在陵子港將王紹坤姐妹等抓獲。押解到長沙陸軍監獄。

    在監獄,敵人軟硬兼施,進行了15次審訊,威逼她們交出王首道等人的下落,姐妹倆堅貞不屈,敵人得不到口供。最後殘酷地使用了拔指甲、打火印、灌辣椒水、壓竹杠等酷刑,敵人得到的隻有痛罵和諷刺。幾天後,王紹蘭慘死在敵人的老虎凳上。

    王紹坤在入獄後第17天上午,被押到瀏陽門外識字嶺,敵人殘酷地殺害了她。

    ……

    兩天夫妻,九死一生的紅軍女團長王泉媛

    王首道與王泉媛的婚姻,是長征史上的曠世奇緣。

    呂直曾以《兩天夫妻,半世相隔:紅軍女團長王泉媛與王首道的淒美愛情》為題,在《現代家庭報》作過報道。

    陳玉桃撰寫的《曠世奇緣,西路軍女紅軍團長王泉媛與王首道的愛情傳奇》,發表在《海燕》2001年第06期。

    ——王泉媛亮相中央電視台

    王泉媛驟成傳媒“熱點”,是在她87歲那年。2000年3月8日晚,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慶三八專題文藝晚會”進行到一半時,節目主持人攙出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向觀眾介紹:“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王泉媛,王老曾三過草地,四爬雪山,她今年87歲了,今天,王老特地趕到現場為大家表演節目,讓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話音剛落,上千名觀眾鼓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熒屏前,她的家鄉——江西省泰和縣的父老鄉親們也被深深感動了,一時間,王泉媛驟成傳媒熱點。

    早在1984年,根據西路軍婦女獨立團故事改編的電影《祁連山的回聲》,在全國公映,就是喚醒人們——不要忘記曆史。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我軍第一支婦女武裝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而全軍覆沒的故事。但電影中把團長誤說成是吳富蓮,為此,導演還專門向王泉媛老人表示過歉意。

    ……

    中國共產黨人永遠不會忘記那已經寫入曆史的舉世聞名的長征;從長征路上走過的人也不會忘記“爬雪山、過草地”那艱苦卓絕的經曆。

    王泉媛,這個名字被很多人遺忘了。難怪,她沒有顯赫的頭銜,沒有榮譽的花環,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周圍人看到的她:一個和普通人沒有什兩樣,和善、慈祥、兒孫繞膝、安度晚年的老人。

    其實,人們不應該忘記她,她生命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曆史:她,曾和鄧穎超、曾誌、蔡暢、金維映一起走過長征路,她們是並肩作戰的戰友;

    她,曾是王首道將軍的夫人,長征路上失散,60年後再重逢;

    她,曾是西路軍婦女先鋒團團長,一位叱吒風雲的巾幗英雄;

    ……

    2009年4月5日清明節,王泉媛去世,享年96歲。在她的追悼會上,徐向前和王首道的子女敬獻了花圈。

    ——王泉媛一生坎坷

    據資料,有人這樣形容時年已經94歲的王泉媛:一生坎坷,兩袖清風,三過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個孤兒,七次遇難,八陷暗算,九死一生。

    看了這個概括,人們就想了解王泉媛寫滿一生的傳奇。

    暴動,走進革命隊伍

    1913年,王泉媛生於江西吉安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她姓歐陽,名泉媛。11歲那年,生活所迫,泉媛被送到村一戶姓王的人家當了童養媳,妻從夫姓,從此改名王泉媛。

    16歲那年,家鄉敖城驟然刮起了一場革命風暴。一夜之間,城來了一群帶槍的人。經過戰亂之苦的人們,一陣惶恐之後,驚奇地發現這群帶槍的人專打土豪劣紳,開倉放糧,殺富濟貧。他們是什隊伍?為什替咱們窮人出氣撐腰?站在群眾的遊行隊伍,王泉媛第一次聽到關於革命的宣傳:

    “敖城暴動了!窮人翻身了!”

    “我們是毛委員的隊伍,是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

    王泉媛似懂非懂,可她卻真切地看到了平日欺壓百姓的土豪劣紳被打倒,受壓迫受剝削的窮人,翻身當家做了主人,她相信這支隊伍,於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報名參加紅軍。

    1934年,經尹仁貴介紹,21歲的王泉媛站在莊嚴的黨旗下宣誓入黨。當年,她被調到縣任婦女部長,次年,調湘贛省婦女主席團工作。

    學習,考了個“女狀元”

    1934年元旦剛過,全國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會議結束後,王泉媛接到通知,調她到馬列主義黨校高級班學習。接到入學通知,她既激動又懊喪。上學,這是窮人家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夢想成真了。自己是個睜眼瞎子,一個大字不識,怎上學?帶著複雜而又矛盾的心情,她走進了學校的大門,前來迎接她的是董必武校長。令她尷尬和不安的是,在新生報名處,她竟然寫不出自己的名字。

    “你叫什名字?”董校長問。

    “王泉媛。”

    董校長寫了“王泉媛”三個大字,送到她麵前,親切地對她說:“這就是你的名字,一定要記住!”

    王泉媛十分虔誠地接過從沒見過的那個陌生符號時,心格外激動。這就是自己嗎?21年了,居然不認識自己的名字,這是屬於那個封建時代的悲哀。

    如今,自己參加了革命隊伍,入了黨,不但有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而且和男人一樣,有了平等的社會地位。

    “王泉媛同誌,作為一個革命者,光有革命的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文化知識。你們是馬列主義黨校的第一批學員,不但要學軍事、學理論還要學文化。”董必武校長是她參加革命後第一個啟蒙老師,董老當年的教誨她一直銘記在心。

    第一次軍事考核,軍事動作沒說的,王泉媛得了個滿分,文化考核,她幾乎是交了一張“白卷”。在考核成績公布欄,她的名字後麵竟然被人惡作劇畫了一個“烏龜”。王泉媛恨自己不爭氣,拖了學員隊集體的後腿,又很羞愧,壓了半天床板。

    “王泉媛同誌,你為什今天不到課?”董校長來到她身邊關切地問。

    “我……”王泉媛羞於直言回答。

    “文化基礎差,這不是你的錯,可你要打退堂鼓,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怎能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從今天開始,我給你布置一個特殊任務,每天認兩個字,堅持下來,一年就可以讀書看報了。”

    王泉媛本來就聰慧,又勤學好問,畢業時,《蘇維埃政府建設》一書,她能全文背誦,在一百多名女學員中,她出人意料地考了一個“女狀元”。

    插上知識的羽翼,王泉媛開始展翅高飛了。

    出發,從瑞金踏上長征路

    馬列黨校畢業後,王泉媛進入少工中央任青婦幹事,並出色完成中央擴大紅軍隊伍的“擴紅”部署,緊接著一紙調令又回到瑞金。此時,正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實行戰略大轉移,兩萬五千長征由此拉開序幕。王泉媛被分到婦女工作團,團長是董必武。

    長征,隻有經曆過的人才知道它是何等的艱辛!

    我在張家坊讀初中時,聆聽過老紅軍講長征的故事。

    上有飛機,下有大炮;前有阻截,後有追兵;白天打仗,晚上行軍。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啃樹皮……有人在雪山、草地上倒下了,掩埋好同伴的遺體,繼續前行。

    一天晚上,部隊通過敵人的封鎖線,擔架隊一名轎夫的腿被打傷,王泉媛給他包紮後,接過他身上的擔架,冒著敵人的炮火繼續前行。

    又是一夜的急行軍,天亮之際,王泉媛發現自己帶領的擔架隊在大山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人非鋼鐵之軀,對於身體瘦弱、體重不到90斤的王泉媛來說,三天三夜粒米未進,零負擔走路,已經是體力不支了,更何況肩上還有一百多斤重的擔架。

    一天,他們剛放下擔架休息,一夥土匪舉著馬刀衝了上來,王泉媛第一次遭遇土匪。她,鎮定自若地拔出手槍,朝瘋狂撲來的土匪射擊,土匪嚇跑了,王泉媛抬起擔架,一口氣走了三十多公。

    山高、澗深、林密,現在身處何方,隊伍在哪?繼續往前走,不明方向;停下來,彈盡糧絕,無異於等死。就在這無助的當口,山穀傳來敵機的轟炸聲。

    王泉媛突然看到了希望之光,對身邊的一位擔架隊員說:“加把勁兒,朝敵人扔炸彈的方向走,那一定有我們的隊伍!”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在擔架隊員們冒死衝向炮火硝煙的戰場時,走在她身後的一位擔架隊員發出一聲驚呼“泉媛姐,血……你負傷了,你身上在流血!”

    王泉媛知道自己的“傷”在哪,是來了例假。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她沒有放下肩上的擔架,一任鮮血順著褲管流淌。

    人有鋼鐵之誌,卻是血肉之軀,筋疲力盡的王泉媛,終於支撐不住了,暈倒在地。

    天無絕人之路,當王泉媛從昏厥中清醒過來,她看到遠方有一個白點在時隱時現地晃動,繼而,那白點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她看清了,那是一匹白馬,馬背上有一名騎士。這突然到來的白光,是福星還是災星,王泉媛不得而知。她命令擔架隊迅速隱蔽起來,用警惕的目光,注視著這匹白馬和騎士的到來。在白馬從身邊疾駛而過的瞬間,王泉媛才看清,是政委何長工。何政委見婦女工作團的部分同誌掉了隊,是來尋找和帶領她們趕隊的。看到何政委,像失散多年的親人得以重逢,王泉媛激動得大哭起來。

    掉隊,遇見了毛主席

    在何政委的帶領下,王泉媛和她的擔架隊,翻過一座大山,終於追上了中央縱隊和失散的婦女工作團。

    毛主席看到氣喘籲籲的王泉媛從山上下來,驚訝地問:“小鬼,你們怎掉隊了?”

    何長工政委向主席報告了她們掉隊的原因,以及她們掉隊後經曆的磨難。

    毛主席讚許說:“小鬼,你們辛苦了!來,把身上的東西放在我的馬上。”

    早在中央蘇區就與毛主席熟悉的王泉媛毫不客氣,把3名傷員的槍從自己身上取下來,放到主席的坐騎上。這時她發現,主席的坐騎上一共有11支長槍。

    工作,與王首道一起

    1935年,新年的鍾聲,迎接紅軍來到邊陲古城遵義。天也新,地也新,處處一片新麵貌。

    黨中央作出部署,在積極籌備“遵義會議”召開的同時,抽調一部分同誌組成地方工作團做群眾工作,負責人為王首道。王泉媛也被臨時抽調上來。

    地方工作團雖然是臨時組織,可這的大部分成員王泉媛並不陌生,一起共事的蔡暢和金維映,既是大姐又是校友,大家能調到一起工作,真的是緣分。

    白天,她同蔡暢、金維映和剛從保衛局調來的王首道一起,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發動群眾打土豪,分浮財。到了晚上,王泉媛卻輾轉難眠,她在想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王首道。

    心事,蔡暢大姐開導

    一天晚上,被王泉媛喚作阿金姐的金維映,突然來到王泉媛的住處,隨同一起來的是蔡暢大姐。

    “泉妹子,這些天看你眼睛紅紅的,好像是有心事,能說給我們聽聽嗎?”兩位大姐說明來意。

    王泉媛給兩位大姐講了自己苦難的身世,童養媳的生涯,丈夫暴病死亡的不幸,無家可歸的後顧之憂,話到傷心處,兩位大姐陪她一起流淚。

    “泉妹子,你還年輕,人生的路還很長,一定要振作起來。你的婚姻是封建製度給你的枷鎖,丈夫死了,這是你的不幸,可你有重新選擇的權利,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蔡暢大姐語重心長地開導她。

    再婚,嫁給王首道

    “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倒想給你介紹一個人,這個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阿金姐故意賣了一個關子,沒有立馬揭穿謎底。

    “阿金,你別再擺迷魂陣了,我替她說吧。這個人就是王首道。”蔡大姐揭穿了謎底。

    “過去,我們不了解你的身世,也不知道你的婚姻狀況,對你關心不夠。如果你覺得合適,我們就給你做主了。”

    兩位大姐是認真的,可王泉媛卻毫無思想準備。

    在部隊離開遵義的前一天晚上,王泉媛接到“緊急通知”,到頂頭上司王首道的住地開會。她沒想到,這次會議的主題,竟是自己的婚姻大事。

    會議由蔡大姐和金大姐主持。

    “今天的會不討論工作大事,隻研究你們倆的個人大事,我們事先已經征求過你們的意見,不反對就是同意。現在是戰爭時期,我們沒有時間享受花前月下的浪漫愛情,可我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也需要愛情……我倆商量過,原想給你們擇個良辰吉日,好好慶賀一番,可環境和條件不允許,隻能選擇今天,因為明天部隊就要出發。你們就珍惜這不可錯過又不可多得的幸福時光吧。”

    簡單的“會議”結束了。

    蔡暢對王首道說:“我們把王泉媛同誌送來了。我們把泉媛交給你,你可要待她好點喲!”說完,蔡暢她們就起身關門走了出去。

    兩位大姐走了,王泉媛突然孩子似的哭了。

    革命者的結合,就是這簡單。簡單到連一個必要的儀式都沒有,連一個定情的信物都沒有。

    這次結婚,是長征路上唯一經過組織特批的。

    當時,戰爭狀態,行軍打仗,十分殘酷。惡劣的環境下,上級通知,沒有結婚的都停止批準。因為女同誌要比男同誌經受更多、更艱苦的考驗。

    手槍,首道送的“定情物”

    新婚之夜,這是一個終生難忘的夜晚。

    當屋隻剩下兩個人時,王首道伸出了手,她分明感到自己臉熱心跳。王首道身上有種特別的魅力,一直吸引著她,以致此前的總衛生部某領導再三向她求婚,都被她拒絕了。

    她,將手放在了他的手掌心,感覺出那雙手是那樣的滾燙。她呢喃著:“首道,我愛你,很早以前就愛。”

    “我也是。”王首道激情倍增。“泉媛,我真心愛你,真心,你懂嗎?我要和你結婚,就今晚!”

    王首道突然想到了什。

    他,起身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拉開抽屜,拿出一件用紅綢子包裹的物什,一層層地打開,原來是一把烏黑亮的小手槍。

    “喜歡嗎?送你的。”王首道走近王泉媛麵前,仔細地看了一眼那張漂亮的臉問。

    “謝謝首長!”王泉媛受寵若驚。

    “能不能改個稱呼啊,咱們已經是夫妻了,這樣叫起來多別扭啊。”

    “怎個改法啊,我還沒有想過,聽你的。”

    “我也沒有想好,隨你的便吧,隻要不叫首長就行了。”

    “是,首長。”

    “這把3號小手槍,是我從敵人手繳獲的,還有8發子彈,就算是我們的定情物吧。聽說你的槍法很不錯,想來你一定喜歡,就收下吧。”

    “可我沒有什送你啊?我們老家有個習俗,新娘要給新郎,送上一雙親手做的千層底的布鞋,穿上這雙鞋,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會回到親人的身邊來……”王泉媛含情脈脈地表達了心意。

    王首道笑出了聲,伸出手:“好哇,我正缺鞋穿,你快拿來呀!”

    王泉媛嬌嗔道:“你知道我現在做不出來嘛。”她急得眼竟溢出了淚水。

    王首道見狀,輕輕為她拭去眼淚說:“泉媛,別哭,你的心意我領了,就是不穿你做的千層底,我也不會離開你,即使暫時離開了,最終還是要回到你身邊來。”

    情未盡,夜未央,軍號已吹響,部隊要出發。

    王泉媛那不爭氣的眼淚,再一次湧出眼眶。

    “我們很快就會見麵的,多保重!”

    ……

    重逢,第二個甜蜜之夜

    半年後,王泉媛喜出望外,她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1935年6月26日,當王泉媛隨衛生部剛到兩河口駐地,王首道便派通訊員送信給她,要她晚上到他住的木樓去。

    夜晚,她急地切奔到木樓門口。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向她走來。

    王首道看到了王泉媛。他走過去,情不自禁,一把就將她抱在了懷……

    見亦難,別亦難。天亮了,王首道又把王泉媛送回衛生部駐地。

    行軍路上,兩個人雖然能時常碰麵,卻無法同居。

    翻過大雪山後,前麵是連綿不絕的草地,王首道跟隨大部隊走了,這一次是長久的別離。

    更沒想到,那一晚相見,幾乎成了他們的訣別!

    團長,王泉媛受命婦女先鋒團

    1936年6月,紅軍第二、六軍團兩萬餘人堅決執行北上抗日的路線,經湖南、貴州、雲南到達西康甘孜與紅四方麵軍會合,編為紅二方麵軍。

    是年8月,西路軍婦女先鋒團組建,王泉媛任團長,政委是吳富蓮,全團1300多名女戰士,她們大多來自四川。這是中國革命史上第一支全副武裝的娘子軍,她們從社會的最底層走來,聚集到共產黨的旗幟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沉醉湘水》,方便以後閱讀沉醉湘水沉醉湘水3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沉醉湘水沉醉湘水36並對沉醉湘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