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風雲人物大觀289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李樹清等 本章:先秦風雲人物大觀289

    第七卷秦代風雲人物 第289章王綰

    王綰,生卒年不詳,秦朝丞相。他的出生和去世的年代曆史上沒有準確的記載。在秦國統一中國之後,他和李斯等人為秦始皇商議稱號,他們認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好,所以,給秦始皇定的稱號是“泰皇”,秦始皇覺得自己統一中國,功勞很大。他認為自己有三皇的品德,也有五帝那樣的功勞,所以他用了“皇”和“帝”,給自己定的稱號叫“皇帝”。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就如何統治這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如何有效地將中央朝廷的命令轉達到地方,如何鞏固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秦始皇讓眾臣討論。以丞相王綰為首的大多數人都認為最好在一些邊遠地區實行類似西周的分封製度,以加強秦王朝對這些地區的統治。他們說;“諸侯初破,燕、齊、荊等地僻遠,不置王統治,無法治理。請求立諸子為諸侯王,希望皇上能夠批準。”(見《史記·秦始皇本紀》)而廷尉李斯堅決反對這個建議,他說:“周文王、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眾,後來血緣日益疏遠,相互攻擊如同仇讎一般。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也不能禁止。如今海內仰賴陛下神靈而為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得到重賞厚賜,非常容易製約,天下無異意,這是安寧之術。設置諸侯不便。”(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分封製是西周時期實行的一項重要的統治製度,這項製度是當時那個時代條件下最好的、最先進的製度。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曆史的發展,這個製度表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弊病,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利於中央集權製統治。隨著周王室力量的衰落,各地諸侯的強大,他們不再服從周天子,不再聽從中央的指揮,各自為政,各行其事,甚至互相攻伐,使社會跌入動蕩不安的泥潭之中。西周末年以後到春秋戰國時代的戰亂紛爭,就表明了這個製度注定要滅亡的結局。郡縣製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的一個新的製度。與分封製不同的是,郡縣製下的各級官吏都必須由國君來任命,並直接聽命於國君;中央管理著地方的一切,而不像分封製下各諸侯國國君享有高度的自主權力。分封製下的各諸侯國國君,除了向周天子盡一些義務,如供應糧草、派兵到都城戍守、定期朝見周天子、跟隨周天子出征作戰等等之外,在自己的領地之內擁有絕對的權力,如行政權、軍事權、財政權和司法權等等,中央都不能幹涉,如此高度的自治,久而久之必出亂子。而且在各個諸侯國內部,也是照搬這樣的統治格局。諸侯國君將自己統治下的土地向下分封給卿大夫,讓他們在各自的領地內也享有較高的自治權。所以,在諸侯國內部,也存在著卿大夫的勢力強大起來後,不服從諸侯的問題,春秋戰國時代的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的故事就是卿大夫奪取政權的最好實例。而郡縣製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由於郡縣製比分封製更能適應變化了的形勢,是一種比分封製更加先進的統治原則,符合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的原則,所以在戰國時代,它在各諸侯國中早已流行了,秦國也不例外。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在被征服各地都設置了郡縣,任命了各級地方官,以加強對當地的統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先秦風雲人物大觀》,方便以後閱讀先秦風雲人物大觀先秦風雲人物大觀289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先秦風雲人物大觀先秦風雲人物大觀289並對先秦風雲人物大觀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