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接偽詔李良生疑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知八搭 本章:第二十一回 接偽詔李良生疑心

    第二十一回   接偽詔李良生疑心    失禮節武氏惹禍端1

    話武臣一時不慎,被燕兵擄在了上穀關中,多虧那個養馬廝出手搭救,方才擺脫險厄,得返大營。張耳、陳餘正無計可施,忽聞趙王獲釋,喜出望外,連忙過來相見。等到問明情況,二人各都吃驚,暗道:“我倆名揚四海,不想今日,隨機應變,竟不及一個無名廝。”慚愧之餘,卻又驚奇不已,便拿來好幾件金器,重重賞了那廝。一麵安排酒席,替趙王壓驚。

    看官要問,張耳、陳餘有智有謀,且口舌如簧,怎至緊要關口,卻都束手無策,倒不及一養馬廝?非是這般,所謂時也勢也。兩人身處將相之位,未能審度燕、趙之利害,難測燕將之好惡,心迷其間,行必大亂。而草莽之中,藏龍臥虎,皂隸之內,未嚐無才;廝養馬,乃命之所係,並非是他少能。這廝,憑著一身膽,幾句話語,竟獲大功。隻是之後未得厚積薄發,再展其能。姓名湮沒不彰,實為可惜!

    且武臣經此一番折騰,顏麵掃地,無心再戰,便對張、陳二人道:“燕既立國,木已成舟,此刻再伐,徒勞無益。不如與他結為盟好,或是今後有啥急事,也可多個幫忙的。”張耳、陳餘都想早點收場,見趙王這,便差譴使者,去上穀關與藏荼通好,約為盟國。藏荼也無意與趙國作對,接著趙王書信,自很爽快的批了回複。趙王見了回書,次日,即傳令拔營南歸,返回邯鄲。那邊藏荼自守疆土,一麵差人趕去薊城,向燕王韓廣稟報。從此,燕、趙兩家相安無事,再無爭端。

    卻武臣回到邯鄲,幾日悶悶不樂,連喜歡的女人也不愛搭理。中午之前,忽有幾路消息來到:將軍李良往徇常山,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已將那郡二十幾縣悉數平定;張黶、陳釋二將往略上黨,也多獲勝仗;司馬卬、申陽兩路兵馬殺到黃河邊上,各奪了十幾座城池。武臣聽了,不由得心花怒放。這武臣本就重看李良,把他倚作擎棟梁,今見如此爭氣,心中歡喜,便譴了使者,連夜用車馬載了豬羊好酒,並許多金銀器物,趕往常山犒賞。且教使者隨齎丹詔,令李良轉伐太原,拓開西路。

    使者來到常山趙營,宣過詔書,發了所賞之物。李良大喜,犒罷三軍,次日一早,便點起軍馬,往取太原。所過中山故地,幾個縣城守將都是李良舊人,有誰不服,未費吹灰之力,便都來歸順。一路兵不血刃,直抵石邑東首。卻見探馬來報,井徑關口,先被太原過來的秦軍占了。

    原來這太原府乃是春秋之末,趙簡子家臣董安所築,城名喚做晉陽。秦統六國後,歸太原郡直管,乃是西大郡名府。兩個月前,二世帝為防義軍從趙地過來,將北兵征調入關時,獨留十餘萬人馬鎮守在此處,以備不測。這十萬兵頂頭主將不是別人,端的有名。此人乃內史頻陽縣人,姓王,單名一個離字。他祖父,便是始皇朝時第一大將王翦。想當年,與其子,即王離父親王賁,二人率領秦軍,擐甲執銳,東征西伐,一舉平定六國,名傳千古。而這王離,雖然沒有兩個前輩本事,卻也不賴,隨蒙恬征戰多年,憑著祖、父兩代得來的功勞,未少沾光,一路加官進爵,封侯拜將。二世為帝,蒙恬冤死後,更是得意:位至武城侯,北部二十萬軍馬,盡皆歸他統製。

    一月前,王離便已得到趙國反叛的消息,勃然大怒,喚兩位親信,一個叫作蘇角,一個叫作涉間,過來商議。兩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猛將,武藝高強。涉間聽罷道:“賊胃大如牛,其吞燕趙,安能滿足?不出一月,必來侵擾山西。常言道,有備則無患。兩地間關口,井徑最為要緊,我若先將兵占據了,賊再想西進,便無可能。”王離道:“言之有理。”正待布置,隻見上黨縣守差人前來求救,趙將張黶、陳釋引萬餘兵橫行無忌,連奪了七八座城邑,其餘地方也都危在旦夕。王離聽了大驚,道:“上黨若失,我進中原之路則斷矣!”乃命涉間引兩萬軍往援上黨,卻使蘇角另提一萬五千人馬,東赴石邑,斷絕井徑要道。二人領令,急去收拾頭盔衣甲,鞍馬器械,次日一早,引上軍馬,離了太原,各奔東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漢全傳》,方便以後閱讀楚漢全傳第二十一回 接偽詔李良生疑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漢全傳第二十一回 接偽詔李良生疑心並對楚漢全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