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節,天師道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山阿超 本章:第七十節,天師道

    自戰國中期起,神仙思想便在楚地及燕齊地區流行。西漢中期以後,方仙道由於方術少驗,受到社會輿論攻擊,僅靠陰陽五行也顯得理論色彩單薄,同時黃老在政治上日益失勢萎縮,加之確有可供方仙道依附和發揮的神秘主義內涵,黃老學與神仙術遂逐漸結合在了一起。《後漢書·逸民列傳·矯慎》記:“矯慎字仲彥,扶風茂陵人也。少好黃老,隱遁山穀,因穴為室,仰慕鬆、喬導引之術”,其友人吳蒼不滿矯慎把黃老全然視為仙道,指出“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冥,藏身遠遁,亦有理國養人,施於為政。至如登山絕跡,神不著其證,人不睹其驗。吾欲先生從其可者,於意何如?”矯慎不予理會,“年七十餘,競不肯娶。後忽歸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後人有見慎於敦煌者,故前世異之,或雲神仙焉”。這個關於矯慎修仙的傳,明確地指出黃老帶有行導引術、長生成仙的色彩。

    《後漢書·襄楷列傳》記襄楷上桓帝書提到“或言老子人夷而化胡”。人們已經把老子成是體現自然、支配自然的偉大神力和修煉得道、不斷變化的救世主,並作為祖師予以崇拜。

    對黃老的祭祀早在東漢明帝時就已經在黃老學盛行的楚地出現了。《後漢書·楚王英》記載,楚王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後應詔奉送縑帛贖罪。明帝下詔勉之日:“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袁宏《後漢紀》卷十亦謂楚王劉英“晚節喜黃老,修浮屠祠”。對黃老偶像進行膜拜與祭祀,將黃老與浮屠相提並論,已透出黃老的宗教氣味。楚王英建武十五年為王,二十八年就國,“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其晚年崇信黃老,固屬個人信仰,然而與其受地方思想熏染不無關聯。楚王英初轄彭城(今徐州)等八城,後明帝特為其益以取慮、昌陽二縣,地在淮河南北,正是戰國後期楚國都城東遷後著力經營之處。《後漢書·孝明八王列傳·陳敬王羨》載陳相魏情和陳王劉寵“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漢桓帝“好神仙事”,對老子禮拜尤勤。《後漢書·襄楷列傳》載:“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王渙列傳》載:“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祠。”《桓帝紀》也記載桓帝曾於延熹八年(165年)正月遣中常侍左倌之苦縣,祠老子;同年十一月又“使中常侍管霸之苦縣,祠老子”;第二年又“親祠黃老於濯龍宮”。從一般的信奉黃老微言,到崇拜祠祀黃老偶像,這已經是近乎宗教了。

    早期道教直接繼承了漢代道家和黃老崇拜的傳統,東漢末年張陵創立的師道,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都衍生自黃老道。《後漢書·皇甫嵩傳》載:“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資治通鑒·靈帝紀》光和六年載:“巨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後漢書·劉陶傳》:“時巨鹿張角偽托大道,妖惑民。”從宗教上解釋,太平道委托和尊奉的“大道”就是“常治昆侖”的尊神太上老君,即神化的老子。[1]張陵為沛國豐人(今江蘇豐縣),本為太學生,安帝延光四年(15年)始學道,後於順帝朝入蜀。據明張正常所撰《漢師世家》,他在順帝漢安元年(14年)在鶴鳴山自稱受太上老君之命,封為師之位,創立師道(因其入教需繳納五鬥米,後被蔑稱為五鬥米道)。由其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可知張陵在漢安帝時學道,當是奉黃老道。《三國誌·魏書·張魯傳》言五鬥米道“大都與黃巾相似”,注引《典略》也道教主張修“使人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五鬥米道實際上對師道的蔑稱。自古以來,各行各業拜師,都得有見麵禮,這是起碼的規矩和禮節。孔子收弟子亦收束脩,即十條臘肉,但曆史上沒有把儒家叫“臘肉教”。整部《道藏》,並沒有記載師道弟子自稱為五鬥米道。而五鬥米道的蔑稱,均來自非道家的書籍:

    《三國誌·張魯傳》雲:“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鬥米,故世號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複行之。”這段文字,帶有明顯的輕蔑、詆毀之意。但是尚未有“五鬥米道”的法。

    《三內解經》雲:“太上以漢順帝時選擇中使,平正六之治,分別真偽,顯明上三之氣。以漢安元年壬午歲五月一日,老君於蜀郡渠亭山石室中,與道士張道陵將詣昆侖大治,新出太上。太上謂世人不畏真正而畏邪鬼,因自號為新出老君。即拜張為太玄都正一平氣三之師,付張正一明威之道……立二十四治,置男女官祭酒,統領三正法,化民受戶,以五鬥米為信。化民百日,萬戶人來如雲。”由此可見,老君授予師“正一明威之道”。罷黜六故氣,顯揚三正法。所以師所傳者,實為“正一盟威之道”,而非蔑稱的“五鬥米道”。)

    曆代道教徒都稱張陵之道為“師道”,《太平經》經文是以真人、神人、師之間問答形式撰寫的。而師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徐無鬼》,其略雲:黃帝至於襄城之野,適遇牧馬童子,遂問“為下”之道,答以無事,“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於是“黃帝再拜稽首,稱師而退”。

    東漢順帝(16-144年)年間,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張陵背井離鄉,來到了民風純厚、山川秀麗的蜀地,入居鶴鳴山(在今四川省d市大邑縣)修煉,以求長生之道。張道陵本博通五經,又熟知盛行於世的黃老之學、讖緯思想與神仙方術,乃據此聲稱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創立了師道他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其召神劾鬼、符籙禁咒等道術,均直接繼承了漢代方士的方術。

    順帝漢安元年(14年),張陵開始在巴蜀一帶行醫傳道,百姓師從者甚多。張陵死後,其子張衡繼之;張衡死,其子張魯仍傳其道。世稱“三張”,道內則稱“三師”,即“師”張陵、“嗣師”張衡、“係師”張魯。經過他們祖孫三代的苦心經營,正一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義、儀式、方術及組織製度。按《正一經》雲:太上親授師,《太玄經》有二百七十卷,推檢是漢安元年七月得於此經,爾來傳世,乃至今日也。正一者,真一為宗,太上所。《正一經》雲:正一陳三乘。又雲:師自雲,我受太上老君教以新出道法。王長慮後世改易師法,故撰傳錄文,名為正一,新出之儀,四十二卷。

    靈帝中平元年(184年)七月,道教首領——張修在巴郡率眾起義,攻占漢中部分地區,以配合東方太平道策動的黃巾軍大起義。獻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劉焉委張修為別部司馬,又委張魯為督義司馬,兵合一處,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張魯又殺張修,吞並其部眾。劉焉死,其子劉璋繼位,以張魯不聽調遣,盡殺魯母家室,魯遂據漢中自立。東漢王朝因忙於在東方剿殺黃巾餘部,無力西討,乃采取懷柔策略,委張魯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於是,張魯借機在巴、漢地區推行正一道,並建立起****的政權。[]後因其民主化為***稱道

    張魯號稱“師君”,為師道道最高首領,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初入道者稱“道民”;入道已久,並信道入精深則任“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張魯以“治”為管理單位,在其統治區域內,設有二十四治。各治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行政、軍事、宗教等事項。祭酒則為一治道民之本師,並要定期聚會參訪。

    張魯以《老子道德經》為正一道主要經典,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愛,“誠信不欺詐”。道徒有病,則“自首其過”。為此,設立“靖廬”,作病人思過修善之所。又設“祭酒”,主要為病人請禱。對犯法之人,不隨便處罰,“三原然後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過”要寬容得多。他還命人在境內大路邊建立“義舍”,教人們不要蓄積私財,多餘的米肉交義舍,以供過往之人食用。不過,隻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占,“若過多,鬼輒病之”。此外,他還實行禁酒等利民措施。因此,深受境內各族人民的歡迎,使漢中成為下層民眾心中的一方樂土,僅關西民眾從子午穀投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在當時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情勢下,張魯據險自治0多年,在政治、思想、軍事等方麵實踐著農民階級渴望的理想王國,這在我國曆史上不能不是一種進步的嚐試。

    但是,封建統治階級是決不允許農民階級有這一塊樂土存在的。獻帝建安二十年(15年),曹操在鎮壓了黃巾餘部之後,親率0萬大軍進攻漢中。張魯在陽平關防線被破後,自知力不能敵,遂率眾降曹,從此張魯政權不複存在。然而,由於張魯的降曹,道教傳人及其徒眾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害,得以保存實力,繼續在民間從事活動。

    西晉武帝泰始(65-74年)時,陳瑞在蜀中傳播道教,“徒眾以千百數”。惠帝永寧元年(01年),李特在青城山道教首範長生的支持下,率領水、略陽、扶風、始平、武都、陰平六郡流民數萬人,在益州綿竹(今四川省德陽東北)起義。起義軍大敗西晉官軍及地主武裝,進圍d。惠帝太安二年(0年),李特陣亡,其子李雄繼起,於次年攻下d,自稱“d王”,又次年改稱皇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成漢政權據蜀中凡曆六世47年,“事少役稀,百姓富貴,閭門不閉,無相侵盜”,可謂又一塊安樂太平之域,其業績可與張魯時代的漢中政權媲美。

    與此同時,隨著張魯家族及其大批教民被迫北遷長安、洛陽、鄴城三輔之地,道教也由巴蜀、漢中一帶向北方及江南廣大地域流傳,並獲得了很大發展。東晉時,道教不僅擁有廣大下層民眾,而且得到了上層豪門士族的崇奉,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道教世家,如琅琊王氏、孫氏,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義興周氏,丹陽許氏、葛氏、陶氏,東海鮑氏等,共尊錢塘人杜子恭為首。

    杜子恭死後,其弟子琅琊人孫泰繼為道首。安帝隆安三年(99年)十月,孫泰的侄子孫恩利用司馬元顯征發“樂屬”引起八郡騷動之機,率眾起義。元興元年(40年),孫恩戰敗,與其部下數百人投海而死。其妹夫盧循率領義軍餘部,轉戰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堅持鬥爭近10年。義熙七年(411年),盧循在交州戰敗,亦投水而死。這是道教策動的最大也是最後一次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參加的群眾有數十萬,曆時1年,縱橫千,給腐朽的江南世家豪族勢力以沉重的打擊,加速了東晉王朝的滅亡。

    鑒於此,繼起的封建統治集團意識正一道對封建王朝的嚴重威脅,故而決定對其進行正統化改造,以適應封建專製統治的需要,於是出現了由南北朝世家大族出身的寇謙之和陸修靜、陶弘景建立的神仙道教。

    到了東晉,師道又分成了北師道與南師道。北師道

    以東漢師道為主的中國道教,曆經魏、晉和北魏之初,其教理教議和教團的存在與發展,一直處於分散狀態,沒有為官方承認。

    北魏寇謙之修道嵩山三十年,為適應曆史潮流,對師道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使道教擺脫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淺薄的風貌,從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認,從民間進入殿堂,寇謙之成為一代宗師。此後,道教不斷得到曆代道教大師的豐富、發展,完善了道教的思想體係和齋醮儀式,使道教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巧遇異人成興公

    寇謙之,字輔真,馮翊萬年(今陝西臨潼)人,生長在一個官宦家庭,父寇修之,官至太守;長兄寇讚,三十歲即為縣令。而寇謙之從就無心於做官這一條路,一心一意傾心道教,他從家中僅有的道器、道書以及搜求學得的道術中,尋得了無限樂趣。他每在家誦經打坐,煉乳氣功,服藥餌,心想能獲得仙道靈效,可是曆經數年,一如既往,卻依然如故,原身凡體。

    寇謙之在家修煉,盡管無效,卻依然堅持。這一,他到姨母家串門,見到一個叫成公興的幫工,賣力做活,而形貌卻較奇特,身體魁偉,如象用不完的勁兒。征得姨母同意,他帶成公興回到家幫活。成公興在寇家幹活,不怕髒不怕累,深得寇家滿意。

    有一,寇謙之用《周脾算經》演算日、月和五大行星運行規程時,老是算不對,心焦火燎;成公興無意到他跟前看看,他很煩地把成公興開銷走了。寇謙之又繼續演算,總是得不出個正確結果來。正在寇謙之愁眉緊縐的時候,成公興又來到他的演算桌旁,誠心誠意地:“我看到先生的演算方法了。你按我這老粗的辦法算一下看怎樣?”

    寇謙之不屑一顧。

    “先生不妨一試,不行就算了。”成公興將就著。

    寇謙之看到幫工的好意,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按成公興的運籌方法按步演算,果然心到手順,一口氣算出了“七曜”運行的規程,寇謙之好不高興!這時,再睜眼看看成公興,覺得他是一個奇人!當下就派成公興為師。成公興因辭不就,反倒讓寇謙之收他為弟子,寇謙之莫名其妙,就這樣成公興為寇謙之的弟子,師徒倆共同研道,暗相默契。

    原來,成公興是一位仙人的弟子,因火燒仙宮,師傅罰他到民間,勞役七年。成公興以授道來贖罪,七年期滿,就返回仙宮去了。

    二嵩山修道三十年托神降授師位

    寇謙之受道不久,成公興對寇謙之:“先生如有意學道,當隨公興隱遁深山。”寇謙之欣然同意。於是,潔齋三,便隨成公興離家修道去了。寇謙之先隨成公興到華山,采得仙藥,服後不饑;不久,師徒勞倆即前往嵩山,潛心修道。

    嵩山,居五嶽之中,故稱“中嶽”,屬古都洛陽京畿之地,在登封縣北,道教三十六洞之第六洞。中嶽後被封神為“中王”。中嶽有二山七十二峰,以太室山峻極峰、少室山五乳峰為最有名。自漢武帝封禪中嶽之後,中嶽成為仙人道士的修煉之地。成公興、寇謙之踵隨前人,來到嵩山。他們選定太室山中石室住下修煉。成公興將全部修煉秘訣傳給寇謙之,寇謙之聰明好學,日益長進。

    成公興在嵩山傳授道法,不覺己到七個年頭,該是自己回歸宮的時候了。臨別時,成公興再三囑咐寇謙之:“你潛心道教,誌向可嘉,但塵緣未了,七情六欲未斷,難赴仙路,不過,需加勤奮,將來可做帝王之師,亦為大器。”寇謙之聆聽師教,不敢有絲毫怠慢。成公興去後,寇謙之“守誌嵩嶽,精專不懈”,並開始招收弟子,講經施術,弘揚道教。

    寇謙之在嵩山修煉達三十年之久,一副道岸然的氣派,仙風飄然的神韻,他自知外形可以為國師,但內質上卻空泛無幾,要想更上一層,需在這方麵下功夫。於是,寇謙之決定要從道教本身動真格了。

    寇謙之經成公興點化,悟出了上述的道理,為此,他就製作了自己托神,降授的暢想曲。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寇謙之在嵩山少室石室托言太上老君在仙人玉女擁護,百靈導從之下,降臨嵩山,告訴謙之:“往歲,嵩山山神上奏曹,稱自從師張道陵去後,地上修道的人無所師授。今有嵩山道士寇謙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堪處師位。吾故來授汝師之位,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即《老君音誦戒經》)。汝宣吾新科,請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未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服食閉煉。”

    自此,寇謙之以“師”身份,宣揚道教,並對“師道”進行“三整頓”。使師道以新的麵貌在世間傳播。北魏明帝泰常八年(公元4年),正當秋高氣爽、晴空萬的金秋季節,寇謙之端坐石室,正誦《老君音誦誡經》,忽然少室山顛,雲蒸霞蔚,靈光普照,在五彩繽紛的雲上端坐著一位神仙,這是老君玄孫,上師李譜文降臨。寇謙之立即走出石室,仰望拜謁。上師:“受老君之命,特為授汝能‘劾召百神’,定‘壇位禮拜,衣冠儀式’的《錄圖真經》,並傳授銷煉金丹、雲英、八石、玉漿之法,望謹慎奉持,輔佐北方泰平真君。”

    自此,寇謙之以“國師”的身份,到處遊,自認為躋身朝廷,給道教爭地位的時機己經到來。

    也就在這一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繼皇帝位。十月,初冬來臨,寇謙之臥居嵩山三十年的雄厚資本積累成了,他戴著“師”桂冠,離開嵩山施展抱負,而做他的“國師”美夢了。

    三宰相引薦躍身國師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始堯元年(公元44年),寇謙之懷著異常高興的心情,走下嵩山,風塵仆仆地北上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獻上他的傑作——道書。誰知出於所料,皇帝讓他暫住在一個叫張曜的家***其衣食把他養了起來。

    寇謙之不甘閑住,他四處打聽能和皇帝接近的人,終於找到了一個得力的支持者,那就是太武帝的左光祿大夫,著名大儒白馬公崔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俠錄》,方便以後閱讀晉俠錄第七十節,天師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俠錄第七十節,天師道並對晉俠錄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