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的藝術之邪魔降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說2016 本章:惡魔的藝術之邪魔降臨

    (某一次在上海舉行的業內交流會結束,我和楊姐宴請泰國的親子鑒定專家坤前輩和他的中國妻,一同品嚐當地的名吃。)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的話,您會用哪個詞?”

    我這樣詢問坐在對麵,正饒有興致用一根吸管在蟹黃湯包上比劃來比劃去,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的坤前輩。

    坤前輩下意識地將吸管如同香煙一樣夾起來,皺眉想了半,終於道:“博大!一個曆史如此久遠、胸懷如此寬廣的國度,隻用用“博大”來形容!”

    “那泰國呢?”

    “泰國?”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清邁人,坤前輩居然猶豫起來,似乎想不到一個好詞語來形容自己的祖國。

    祖籍廣西的坤嫂從坤前輩手中拿過吸管,熟練地幫他插入蟹黃湯包中,笑道:“我在泰國也呆了這久,如果要我來形容的話,應該是聰明。”

    “聰明?”一旁的楊姐萬萬沒想到坤嫂會用這個形容詞,不由出言詢問道:“是泰國人很聰明嗎?”

    坤嫂點頭道:“泰國人確實聰明,但這個國家更聰明。”

    隨後,坤嫂講述了她的理由。

    原因很簡單,二次大戰期間,泰國是唯一一個沒有遭受日本侵略戰爭塗炭的東南亞國家。

    起泰國沒遭日本侵略戰爭的塗炭,就不能不提及倍受爭議的泰國時任總理鑾披汶。

    鑾披汶有一句最著名的言論:“哪一方在戰爭中潰敗,哪一方就就是我們的敵人。”也就是,他在外交上奉行“勝者為友,敗者為敵”的策略。

    正是這一點,保全了泰國。

    當日本軍隊在亞洲戰場上節節勝利的時候,為討好日本,鑾披汶一方麵大力發展同日本的貿易關係,另一方麵強力鎮壓國內的反日力量。

    1941年,鑾披汶政府與日本簽訂了《日泰同盟條約》,正式成為軸心國一員,並於194年1月向英美宣戰。

    為鞏固日泰同盟,194年8月,日本同意把緬甸撣邦及馬來西亞北部四邦轉讓給泰國,這一時期,鑾披汶在國內的聲望也達到了鼎盛。

    而當戰局不利於日本時,鑾披汶就開始疏遠日本。

    194年底,他在戰時參謀部會議上指出:”哪一方在戰爭中潰敗,哪一方就就是我們的敵人。”

    194年7月以後,軸心國戰勢轉衰,東條英機為鞏固日泰同盟關係親自專程訪問曼穀,但身為軸心國成員總理的鑾披汶卻借故沒有參加同年11月召開的大東亞會議。

    這個“勝者為友,敗者為敵”的政策,也讓戰後的泰國成為了唯一沒有受到同盟國起訴的軸心國成員。

    泰國的“聰明”使其非但沒有在二戰中受到創傷,相反還在戰後獲得了經濟發展的機遇。

    也因此,泰國的國力在東南亞諸國中一直穩居第二(第一是人均gdp遠低於泰國的印度尼西亞)。

    我聽完之後覺得有點尷尬,這個“勝者為友,敗者為敵”的政策不就是典型的“牆頭草”政策嗎?

    比起聰明,似乎用“無恥”來形容更合適一點。

    楊姐看出了我心中所想,笑道:“,對於一個人可以用是非觀來評判,但是對於一個國家,就不能看過程,隻能看結果,二戰期間泰國隻是一隻夾在大象中間的螞蟻,如果不是這個政策,或許就被一腳踩死了,根本不會有現在這種強大的國力。”

    不得不承認楊姐所確實有道理,和人際交往不同,國與國之間永的隻有利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做親子鑒定師這些年》,方便以後閱讀我做親子鑒定師這些年惡魔的藝術之邪魔降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做親子鑒定師這些年惡魔的藝術之邪魔降臨並對我做親子鑒定師這些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