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無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二百四十章無題

    朝鮮的大起義在經過反抗組織的首領同意之後,反抗組織一邊開始召集忠於自己這些的士兵,一邊則是開始發動老百姓以及一些官員。

    這些的發動都是需要的一定的時間的,在反抗組織開始發動之後,王賓便從馬自楷那邊知道了反抗組織決定發動全境大起義的消息。

    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王賓隻是在嘴角揚過了一絲莫名的微笑之後便開始關注鳳凰城的事情。

    鳳凰城現在已經成為了和日本人最後的決戰之地,這也是王賓所布置的最後一道防線,至於這道防線是否會被日本人給突破,王賓則是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件事情。

    在王賓眼中看來,立見尚文的日軍是永遠無法越過鳳凰城這道防線的。

    此刻的鳳凰城在段祺瑞撤退到這之後,便開始源源不斷的將傷兵轉移到了後方,輕傷員則是留了下來參與對日軍的作戰。

    在鳳凰城,王賓部署了自己手中所有的軍力,從虎山撤退下來的士兵到九連城撤退下來的士兵,再加上鳳凰城原本部署的士兵。

    除去所有不能夠戰鬥的人員,鳳凰城現在雲集了四萬多人的軍隊,相比而言立見尚文此刻軍隊的數量雖然比鳳凰城的守軍多。

    但是鳳凰城的守軍可並不懼怕日軍。

    在王賓將所以的軍隊布置在鳳凰城一線之後,立見尚文也是開始從九連城開拔朝這鳳凰城壓了過來。

    這一次立見尚文將守衛安平河口的那個聯隊抽調了過來,即便是在九連城也不過是留下了一個大隊負責看守,除了將傷兵安置在九連城,立見尚文也是調集了原本有些分散的軍隊。

    此刻將虎山和安平渡口的軍隊調集過來之後,立見尚文手中的軍隊人數加上輕傷員已經達到了六萬五千餘人。

    雖然此前損失了兩萬多人的戰士,以及還有在九連城中八千多人的傷兵,但是現在的好消息是立見尚文手中的軍隊數量還是超過了鳳凰城的駐軍。

    立見尚文在經過了一上午的休息之後,於午後開始了朝鳳凰城方向的行軍。

    鳳凰城之名源於明代鳳凰城堡,據《明史?地理誌》記載,“定遼中衛……,東有鳳凰城,在鳳凰城山東南,成化十七年築”,清光緒年間在此置鳳凰廳。

    當地以鳳凰城附近的鳳凰山最為出名,相傳因唐太宗李世民曾來此尋找神鳥鳳凰而因此得名。

    半天的行軍足以讓立見尚文到達鳳凰城的不遠處,到達鳳凰城的不遠處之後立見尚文便開始就地築營,並且派出軍隊朝著鳳凰城的方向進行警戒防止鳳凰城的守軍前來偷襲。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二百四十章無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二百四十章無題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