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工商業的發展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三百零一章工商業的發展

    多謝書友守護財富和panggeyu的打賞。

    事物的發展總的來說是一個過程,一切的事物,隻有在經過一定的過程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一個過程而向前發展的。

    從本質上麵來說發展的實質就是事物的前進、上升,是新的事物代替舊的事物。

    國家的發展也是如此,好的東西隻會留下來,不好的東西隻會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麵,在建立憲政之後,王賓所要考慮的便是如何去進行下一步的發展。

    偌大的地盤總是不能夠一直按照過去所保留下來的腳步進行發展,不然的話總是被時間所慢慢的淘汰,因此王賓不得不考慮自己下一步需要去做些什。

    用比較比較通用的觀點來說,國家是由主權,土地,人民,政權這四個要素所構成的社會共同體。

    但是在這個時代,從王賓的角度所看國家的發展必須要有這些因素:領土和資源。

    沒有領土那來的國家,有了領土卻又沒有資源談何發展,日本政府便麵臨著這個抉擇,空有領土卻資源稀少,所以它不得不通過掠奪來不斷的發展自己。

    除此之外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這麵的所有指標算的上是上層建築,但是所有的上層建築都必須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即便是國家也不例外。

    所以在憲政政府成立之後,放在王賓麵前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發展自己的經濟,雖然自己有著滿清的國庫麵的諸多金銀,但是這些金銀終極是會有被用完的那一天。

    於是在熊希齡的建議之下,王賓先是將鹽鐵、煙酒、鑄幣這一係列的權力全部收歸政府,並且利用滿清國庫麵所留下來的巨額財富建立起了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的成立,對於王賓的憲政政府來說可以充分的管理國家外匯交易、黃金準備與發行公債,也就是說王賓有了發行債券的能力。

    隨後王賓有準備建立新的的工業園區和商業區,光是在奉天的工業區和商業區已經無法滿足產能的開發。

    建立新的的工業區和商業區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隻有大量的吸引投資者的投資,才能夠讓經濟這個一切的基石徹底的牢固起來。

    順天府作為京師的所在地,也是目前憲政政府的政治中心,在這的周邊建立一個商業區是一個很好的地點。

    作為政治中心的京師,自然會有許多國外的商人在這,龐大的流動人口也是注定這會成為一個繁榮的地方。

    隻是滿清卻沒有這一個增加收入的覺悟而已,確定下了商業區之後,王賓便又將目光看向了工業區。

    工業區的建立,王賓隻是在地圖上麵觀察了片刻之後,便有了一個大致的決定,天津府便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天津自從在1860年便正式對外開埠,是我國最早對外通商的港口之一,況且還有著鐵路、海路以及海河上麵的運輸優勢,在這建立一個工業區,因為它的交通優勢必然是會大放光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三百零一章工商業的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三百零一章工商業的發展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