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一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一更)

    晚上還有一更,就算爆發一下吧。

    王賓在和衛兵出了錦州城後一路上並沒有遇見什土匪,這樣的情況倒是十分的正常,畢竟自己在到達錦州後便一直努力剿滅錦州周圍的一些土匪。

    導致現在這錦州城的四周並沒有什土匪敢出現,這樣一來一直深受匪害的錦州百姓對王賓的好感度在無形之中便提升了一層。

    一行人騎著馬走在路上,這原本在路上的百姓在看到一群丘八騎在馬上總是在看到之後便遠遠的躲開了,使得王賓連和這些老百姓交流的機會都沒有,無奈隻有安安心心的趕路了。

    在經過一的晃悠之後王賓等人終於到達了中安堡。

    中安堡位於北鎮地區,在後來被改稱為中安鎮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蔬菜中轉和往來貿易市場。

    中安堡中的中安二字據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定。

    當年,努爾哈赤的父親在幫助遼東總兵官李成梁討伐少數民族部落的時候戰死。

    為了表示安撫,李成梁就收養了年幼的努爾哈赤。

    有一次,李成梁無意間從手下人口中得知,努爾哈赤身上顯現出了子特征,氣度不凡。李成梁立即感到此事非同可,決定立即逮捕努爾哈赤,提前將事情控製在萌芽狀態。

    可是,令李成梁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夫人對努爾哈赤非常關愛。

    當這位夫人得知李成梁要抓捕努爾哈赤後,立即把這一消息通報給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得到消息後,馬上逃出遼東總兵府的所在地廣寧城,一路狂奔,一直向他的老家建州方向逃去。

    得到稟報的李成梁豈能讓努爾哈赤這樣逃走,立即分兵派將,追趕努爾哈赤。

    驚慌失措的努爾哈赤一直向東逃了幾十路,鑽進一大片蘆葦地,這才脫離了危險。

    此後,這一經曆被演繹出很多傳奇故事,如:王皋救主、烏鴉救駕、義犬護主等等,至今還在北鎮地區廣為流傳。

    回到建州後的努爾哈赤經過不斷努力,終於組建成一支能征善戰的八旗精銳,統一了各部落,登上了皇帝寶座。當他再次路過當年逃生的蘆葦地時,覺得這是他平安的轉折點,於是親自題字,將這定名為“中安”。

    這一傳是否屬實,如今已經很難考證,不過這個故事的確為中安堡這個地方倒是增添了一絲傳奇色彩。

    再往後的《東北古跡拾遺》中曾有記載:在中安堡學院內,有一塊紅色大石頭。

    清朝,每年朝廷都要由京城派來二品以上大員祭祀。臨祭祀前一,要高搭彩棚,把石頭放在正中,用清水洗淨。祭祀時,禮節特別隆重。

    廣寧知縣、城守尉都要盛裝齋戒,陪同祭祀。

    這快石頭便是那源自王皋救主的“王皋石”,至於真假則不得而知了。

    到了中安堡後已經是晌午了,王賓便讓孫傳芳吩咐下去中午在這歇息一會吃頓飯再走,這一提議得到了下麵士兵的一致讚同,況且這在馬上騎了半著實有些累了需要歇息一下。

    於是讓孫傳芳找了一間食肆準備吃飯,順便再讓馬匹歇息一下

    在找到一家食肆後王賓先吩咐了一下二把馬匹喂喂後才與士兵一同坐下,放眼看去這家食肆倒是有些清潔,隻是這突然隻見多了三四十名士兵倒是顯得有些擠,而原本在這家食肆內的吃飯的人先是看到一群丘八後倒是有些不適應。

    但是後來看見這些丘八倒是規矩的很一時之間也就都放了開來,各聊各,各吃各的飯一時之間又恢複了之前的熱鬧氣氛。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一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一更)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