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民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九十二章民變

    袁世凱的回複倒是很快,很快王賓就得到了袁世凱的回複,每個月會額外的向王賓撥出五千兩的軍費開支,而就在王賓得到袁世凱的回複之後,來自增祺的回複也到了王賓的桌上。

    在餘筍表達的軍費上麵的需求之後,增祺二話沒,直接就保證每個月會有一萬兩的軍餉,當然前提是要保護好他的安全。

    這樣的手筆即便是王賓也感到有些意外,這增祺平日可沒有這大方。

    看來現在這緊張的局勢著實刺激到了增祺,為了自己的命著想,這錢自然也就不成問題了。

    在有了這筆收入之後,王賓將之前的一些開支和收入都整理了一下。

    整理出了目前金庫的狀況,算上所有的收入之後王賓手上的資金還是十分的充足的,特別是在有袁世凱和祺的撥款之後。

    前期在剿匪的時候王賓的手上就一共攢下了三十萬兩的白銀,再加上和日俄的軍火交易力度越來越大,少每個月都能夠給王賓帶來二十萬兩銀子。

    還有之前開廠剩下的十五萬兩銀子。

    不過有收入也是有開支的,之前的剿匪從後勤的消耗再到對士兵的治療就花了三萬兩銀子,更主要的是這個剿匪的收入隻是一次性的,匪剿完了這項的收入也就沒有了。

    而且這個和日俄的軍火交易也是存在消耗的,這軍火交易光是讓自己獲得全部的利益就顯的太自私了,要知道這些軍火交易的錢都是由負責運輸的士兵賺過來的,自己總不能白白的讓這些士兵運輸軍火而得不到任何的好處吧!

    在將這些成本刨除之後對日俄的交易每個月隻有十八萬兩銀子。

    而且王賓之前所建立的兵工廠、紗廠和水泥廠也是需要消耗原料的,這每個月就要消耗三萬兩的銀子,還有現在正在進行的水泥路的建設每個月也是需要一萬到兩萬兩銀子的投入。

    以及工廠在投入生產時的損耗,這部分的大頭主要在於兵工廠,但是水泥廠和紗廠也是有一定的損耗的,在把損耗加進來之後,每個月又要扣去三萬兩的白銀。

    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這錢是遠遠不夠用的,再加上金庫內永遠要保留一定的應急資金,這錢真的不夠用。

    在進過切實的統計之後王賓在一張紙上寫下了收支的統計

    建廠剩餘:十五萬

    剿匪:收入三十萬,支出三萬

    軍火交易:收入二十萬,支出兩萬(每月)

    工廠:支出原料購買三萬,生產損耗五萬(每月)

    修路:水泥路消耗兩萬(每月)

    軍費:第五鎮軍費朝廷供給無消耗,巡防營消耗六千兩,收入一萬五千兩(每月)

    總合計:每月最低消耗十二萬六千兩(不固定),收入二十一萬五千兩(固定)

    在將這些收支寫在了紙張上麵之後,王賓發現自己每個月的收入最多隻有八萬兩左右。

    剩下的錢則是需要慢慢的讚起來,用來應付日後因為某種突發的情況。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九十二章民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九十二章民變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