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遼陽對持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一百零九章遼陽對持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遼陽位於奉(今沈陽)南方約50公,是奉的屏障,是中東鐵路南段連接旅順和奉的樞紐,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曆代兵家必爭之地。

    遼陽會戰是日俄戰爭中的第一次重大戰役。

    日軍大山岩統帥的個軍8個師15萬人經過通過聲東擊西,頑強進擊,擊退了俄國滿洲集團軍的7個軍1個師5萬人,大山岩雖然擊退了俄軍的進攻,但是雙方就此在堅固設防的遼陽地域僵持了下去,揭開了俄國陸軍和日軍在中國東北全麵僵持的序幕。

    按照原本的軌跡,俄軍自遼陽會戰之後全麵潰敗即便後麵又進行了奉會戰,試圖力挽狂瀾但是失敗的頹勢已然不可挽回。

    但是現在卻形成了一個僵局,誰都沒有能力打破這個僵局。

    在俄日金州南山之戰後,日本大本營為了使第二軍迅速向遼東半島北方進擊,隨即編成第三軍,由乃木希典的第三軍承擔攻占旅順之責。

    6月15日在日本第二軍在得利寺挫敗了俄軍南下救援旅順的企圖以後,大本營認為日軍北進的時機已經成熟,為了統一指揮侵入中國東北的各支日軍,經明治皇批準,決定成立“滿洲軍總司令部”。

    任命大山岩為滿洲軍總司令官,兒玉源太郎為滿洲軍總參謀長,決定陸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及獨立第十師團隸屬滿洲軍總司令官。

    6月0日,大本營又把第五師團、獨立第十師團及後備步兵第十旅團,編成陸軍第四軍,隸屬於滿洲軍總司令部,其任務是:駐紮在第一軍和第二軍中間,根據實際情況,策應第一軍或第二軍。

    日本大本營在成立之後所麵臨的第一個最棘手問題就是海上運輸的問題,因為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已經開始東航,如果這支艦隊到達亞洲之後,日軍的海上運輸隨時都有可能被掐斷。

    所以,必須急於將侵入東北的各軍所需半年以上的軍需品,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快的運送到東北前線。

    但是由於此時日軍的海上運輸經常受到俄國駐海參崴艦隊的騷擾,曾擊沉了近衛後備步兵第一聯隊長須知中佐搭乘的“常陸丸”,鐵道提理部和攻城炮兵司令部乘坐的“佐渡丸”,也遭到了來自俄艦的炮擊,因此航運曾一度中斷。

    此刻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都還集中在旅順口,暫時還抽不出任何的力量來對付這支俄國艦隊。

    為此大本營要求大山岩迅速攻下旅順,以獲得黃海、渤海的製海權,並令第二軍主力於6月0日左右到達蓋平,用戰鬥力較強的部隊攻占大石橋和營口,為在遼河河口掃海創造便利條件,用營口港運輸糧秣及武器彈藥。

    隨之,第二軍再進入海城附近,第一軍要進入摩嶺,獨立第十師團進入吉洞峪及以西地區,要求各軍主力於7月15日到達遼陽附近。

    在滿洲軍總司令部成立後,大山岩立刻開始加速對俄軍的進攻。

    大山岩根據情報,獲知析木城、大石橋及海城一線的俄軍存在撤退的跡象,而在第一軍麵前的俄軍卻日益增加,因此大山岩判斷俄軍企圖在遼陽附近集結兵力,日軍獨立第十師團和第二軍前進到遼陽附近時,不會遇到大的抵抗。

    所以為了早日攻取遼陽,大山岩立即命令第二軍迅速占領大石橋,在大山岩下達的命令之後日軍開始兵分三路向遼陽撲去,即:黑木為楨的第一軍迅速占領從北分水嶺經摩嶺到八盤嶺附近地區;野津道貫的第四軍獨立第十師團占領岫岩至析木城公路上之分水嶺;奧保鞏的第二軍占領蓋平,再向大石橋進發。

    在這些命令下達之後,遼陽大地的上空,已然是戰雲密布。

    而在俄軍這,庫羅巴特金視遼陽為重要戰略之地,俄軍在遼陽及其外圍構築了大量的堅固工事,把遼陽城牆鑿成隧道10處,在城外修築很多公路,縱橫如織。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零九章遼陽對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零九章遼陽對持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