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定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一百一十二章定局

    一旦自己自立的話,這自己日後和北洋也就沒什關係了。

    更關鍵的是,如果在自己成為了盛京將軍之後袁世凱認為自己不屬於北洋了這個以後來自朝廷的壓力該怎辦?

    況且這東三省日後是要設立總督的,到時候自己要是搶不到總督這個位置,反而是北洋的其他人來擔任總督一職的話,自己又該怎辦?

    所以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打亂了王賓的計劃。

    然而現在的情況對王賓來是有好有壞的,但是對於增祺來可就不是這樣了。

    從庚子年到現在,增祺的運氣似乎一直就沒怎好過,庚子年間先是被俄國人嚇的要死,隨後又稀糊塗的和俄國人簽署了《奉交地暫且章程》,其中更是規定了規定俄軍駐防奉等處,該省清軍一律解散,將軍要聽命於俄方“總管“。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增祺差點被罷免官職,在走了不少的關係之後才被壓了下來,其後的幾年麵增祺一直想做出一番政績來挽回自己的政治生涯,但是均沒有什有效的成果。

    比如招安土匪,試圖搞個關外新軍以及試圖恢複對奉的管轄及對遼東的局勢掌控,但是這一切的努力都隨著日俄戰爭的開始而消失。

    這還不算,在日俄戰爭愈演愈烈之後增祺還將整個關外的軍事支配權拱手相讓,使得王賓不費吹灰之力的將遼西掌握在了手中,不僅如此增祺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還讓王賓派兵保護他。

    所以現在的增祺隻不過是一個徒有虛名的盛京將軍,每就是救濟難民之類的而且這個救濟難民還是王賓先提出來的,這樣一來增祺每無所事事的,長久下來什功績都沒有朝廷對增祺自然會有些不滿。

    所以這才詔增祺回京述職,然而雖然是回京述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增祺這幾年的時間在關外毫無作為,此次回京述職隻怕是再也不會擔任盛京將軍一職了。

    對此,一些早就窺視盛京將軍這一官位的有心之人便開始了行動。

    當然在這些行動之人當中屬王賓的力度是最大的了,因為王賓為了拿到盛京將軍這一官職可是出了不少的血本,將自己的金庫中拿出了足足三十萬兩前去朝中賄賂權貴。

    那些個朝中權貴雖然沒什職權,但是勝在人家有影響力啊,要是在朝堂之上有人提議自己可擔當盛京將軍一職的時候,這些權貴卻橫插一腳豈不是功虧一簣了?所以這三十萬兩的銀子怎也能把這些權貴給喂飽了。

    於是在一月初增祺返回京城,在臨走的時候發現自己走了之後總得有人來暫時署理盛京將軍一職,思前想後的增祺還是決定在自己回京述職的這一期間讓王賓來暫時署理盛京將軍一職,隨後朝廷也回複準增祺所奏。

    途中增祺途經錦州,王賓為了表示對增祺這一舉動的感謝還特意送上了三萬兩銀票作為感謝。

    由此王賓也就成為了增祺回京述職這一段時間內的署理盛京將軍了。

    在增祺回京述職之後,關於盛京將軍的爭奪也就正式開始了,而王賓的這個署理也要開始發力了。

    增祺回京之後,王賓立馬拜托自己的便宜親戚王英楷替自己活動一番,而王英楷也並沒有讓王賓失望,遠在山海關的王英楷在得了王賓的三十萬兩銀子之後,也是有些驚訝,沒想到王賓隻不過在關外任職一年就已經收刮出了那多的白銀,收到銀子的王英楷在第一時間就前往京城,替王賓打點一番關係。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一十二章定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一十二章定局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