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陰謀(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一百六十六章陰謀(一)

    此刻的京師當中,陸軍部尚書鐵良的府上迎來了一位客人,鐵良與這位客人在書房當中似乎在討論著什,現年四十三歲的穆爾察·鐵良已然進入的不惑之年,但是作為目前慈禧太後最為信任的滿族官員,穆爾察·鐵良一直在為清王朝的延續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

    現在的穆爾察·鐵良身材略顯臃腫,臉龐也是滾圓滾圓的,顯然生活條件是極好的,雖然人長的不怎樣但是鐵良好歹是和袁世凱一樣有著救國能力的人。

    本來鐵良早年在吉安讀書,祖父死後,他與父親服喪回京,由其母博爾濟吉特氏授學業,四年之後後鐵良的父親去世,因為家境艱難,鐵良放棄科舉,改而研究財經、軍事,學成後鐵良入榮祿幕府,協助處理各種軍務,深得榮祿信任。

    隨即榮祿將鐵良舉薦入兵部,為兵部侍郎,會辦京旗練兵,在光緒二十九年,朝廷派鐵良赴日本考察軍事,回國後擢為戶部尚書,在日本考察的這一段時間鐵良和日本政府有了一個初步的交流,並且認識不少日本的政要。

    不久,清廷設立總理練兵處,統一對新軍的領導,******奕劻為總理,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為襄辦,協助袁世凱辦理各項練兵事宜,並暗中監視袁世凱。

    直到袁世凱被貶至死亡,鐵良就成為了慈禧最為信任的官員,鐵良得此重用自然也沒有辜負慈禧的重托。

    在鐵良被慈禧重用之後隨即派人離京,先後前往上海、蘇州、南京、蕪湖、武昌等地,等到再一次的返京時候,有八個省份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土膏捐稅”已被鐵良收歸中央;各地督撫的勇營武裝,或被改編或被解散;江南製造局的大筆經費及用人權亦被鐵良奪走。

    至此,地方勢力大為削弱,中央實力一時增強。回京後,鐵良複奏折文長達萬言,詳明切實,得到慈禧的讚賞。

    所以鐵良這個人無論對於貿易、稅收,還是陸海軍建製、訓練等,“皆深研之而沿窺其奧秘”,是一位“能幹、頭腦清楚、聰明敏銳、性格果斷”的強勢官員,但是與之前的袁世凱相比之下,鐵良則是缺少了一股子果決的能力,雖有能力做事也強勢,可是在遇到大事之後卻有些猶豫不決。

    而此刻坐在鐵良麵前的則是一定典型的黃種人,不過體形略微顯得有些瘦弱,身高也沒有鐵良高,在加上嘴邊的胡子和有些蒼白的麵孔一看就是典型的日本人。

    此人名叫林權助,是日本駐大清公使館的公使。

    “公使閣下前年貴國為了大清國的利益和俄國佬打了一仗,雖然最後是打平了但是還是壯了我們黃種人的聲勢啊,為我大清國的利益不被俄國人所占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鐵良的話的倒是好聽,全然不提這場戰爭是在自己的國家的領土上開打的,更沒有自己的這一方所提出來的局外中立,光是給日本人臉上貼金了,全然不知大清在遠東的利益已然被日本人和俄國人所瓜分了。

    林權助在聽了鐵良的話之後笑了笑道:“尚書閣下笑了,我們兩國的關係向來十分的親近,貴國的利益被其他國家所侵犯,我大日本帝國為了保護友國的利益,這個出兵是分內之事。”

    “是啊,貴國趕走了俄國人這關外也是清靜了許多,更何況貴國在遠東還駐紮著軍隊,現在誰又敢來搶奪我大清在關外的利益!”鐵良拍了拍日本政府的馬屁。

    “那是自然,大清國是我們大日本帝國的好朋友,對於朋友我們自然是要維護他的利益不受到其他國家的侵犯的。”林權助對鐵良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六十六章陰謀(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六十六章陰謀(一)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