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剿匪(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一百七十章剿匪(一)

    ps:感謝書友1410115410918(好長的數字)的兩張月票支持,就先在此表示感謝了。

    在段祺瑞辭別王賓的府上之後,兩封電報也先後的到達了王賓的手上,電報上麵的內容很簡單,分別是進駐吉林省的常備軍第一鎮統製官馬龍標和進駐黑龍江省的常備軍第二鎮統製官許大軍所發過來的。

    電報上麵很清楚的寫著目前兩個鎮已經先後到達駐地,正在執行王賓所定下來的剿匪計劃,自從上次王賓在和徐大軍馬龍標吩咐過剿匪的方法之後,馬龍標和徐大軍在從王賓的府邸上一離開便返回了軍營開始整頓軍隊。

    兩人回營之後先是將讓所有的軍官約束好手下的士卒做好拔營的準備,然後又派人補充彈藥準備開赴吉林省(黑龍江省),在王賓拉攏段祺瑞的時候,徐大軍和馬龍標的部隊終於達到了目的地,並且向王賓發出了這封電報。

    現在徐大軍、馬龍標在到達了駐地之後第一時間也是按照王賓的命令浩浩蕩蕩的開始宣布自己一行人是前來剿匪的,還故意將聲勢弄得十分的浩大,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一行人這一次前來是剿匪的一樣,在到達駐地之後剿匪的信息第一時間就傳遍了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對於官家要剿匪的信息,這些土匪是全然不在意的在之前這些土匪不知道麵對過多少次官家的剿匪。

    可是結果呢,這些官兵在進了樹林之後還不是被繞的團團轉,到最後這些土匪的膽子大了,甚至還敢公然的和官家的官兵進行交火,每一次的交火都是以土匪的獲勝為結局了,隻有那幾次是因為官軍們的援軍來的過快才導致的失敗,可是即便如此這些土匪還是重創了這些官軍,所以這兩地的土匪是向來看不起官軍的,因為這官軍實在是太好欺負了,尤其是其中的幾個巨匪身後站著的不是日本人就是俄國人,這些外部勢力對於這些有價值的土匪自然是要錢給錢要槍給槍。

    這樣一來加之這些土匪生的性情彪悍,之所以這些土匪性情彪悍原因也是十分的簡單,俗話的好“人逼急了為匪,狗逼急了咬人”。

    自從清末開始,東北曆經甲午戰爭、俄軍入侵和日俄戰爭蹂躪,導致地方上槍支泛濫,土匪多如牛毛,在如此的情形之下,是什樣的人才在當土匪?基本都是一些以欠債者,賭徒,通緝犯和破產農民居多。

    這些本來就對生活失去了希望的人,性情能不彪悍?

    這些土匪的祖師爺是鹹豐年間闖關東的山東和河北流民當中的亡命之徒,由於清廷調東北八旗軍入關圍剿太平國,因此關外兵力空虛,土匪即“胡子”趁虛而起。

    在甲午戰爭時期,大批淮軍、湘軍和東北駐防軍在朝鮮和遼東半島戰敗,也導致不少潰軍在關東地區到處流竄,時間一長便“起局”、“占山”、“建綹子”,落草為寇,當地一些遊手好閑的流氓無產者貪羨土匪“騎大馬、喝酒、吃大肉、搶娘們”的逍遙生活,也紛紛投奔入夥。

    特別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東北地區“胡子”的數量大增,每股胡子少則上千,多則上萬。

    所以僅僅憑借當地官府手下的巡防營的戰鬥力,對付這些窮凶惡極的土匪簡直是癡心妄想。

    況且在這個年代雖然土匪比較多,但是要想成為土匪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土匪首領害怕混進奸細,或者其他匪團到這拐帶槍馬,所以都是規定規定新人入夥的時候必須要有保舉人保薦。

    其次還要進行麵試,也就是“過堂”。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七十章剿匪(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七十章剿匪(一)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