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湄南建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越嶺山人 本章:第三九三章 湄南建省

    第三九三章湄南建省

    有道的高僧也不能不吃喝拉撒,不知道是其道行不夠還是凡心難泯,也許是對西方極樂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一萬僧人在四的靜坐中全部涅磐圓寂,可謂求仁得仁,求義得義,同時也創造了一項新的紀錄。

    在一車一車的僧人屍體從廣場上拉出,送到殯儀館燒掉,為了籌集燒屍費用,部分僧人的角膜被取出,出售。就這樣,政斧還補貼了部分不足額,才把萬具屍體處理清楚。

    廣大佛眾從根本上認識了這些所謂的得道高僧與凡人也相差無幾,年青的僧侶紛紛還俗,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近兩千萬農民去了孟加拉國,留下大量的閑置農田,隻要你願意,成為一個農民完全可以,結婚生子,農夫山泉有點田,這才是應該過的曰子,這一世還未過完,就去考慮下一世的問題,之前的想法太過於超前。

    還剩下近三百萬隻會念經不會種田的高僧,選擇了遠去錫金。

    秋查政斧看到這些老僧,估計他們走路很難走到錫金,旅遊促進局給出了一個方案:每人交納二萬五千銖,從蠻穀港用船送往吉大港,然後從吉大港用火車送到大吉嶺,過了大吉嶺就是錫金國的地盤,是跑是走是爬,隨便。

    三百萬老僧,最後全部選擇了旅遊促進局給出的方案,看來這些僧侶都比較有錢,蓬猜後悔沒有把價格定高一些,估計五萬也不會有問題。後來看到僧侶們出行的大包包,行李又重,還死占地方,蓬猜更加後悔。

    開通了克拉地峽,從蠻穀到吉大港時間很短,印度洋的海風吹得人很舒服,僧侶們大多在甲板上打坐,隻有少數沒見過海的僧侶,看著海鳥、島礁興奮得不得了。

    現在的客運海輪已經很難找,最後還是駐紮在龍王市的曰出號幫忙,把艦上的飛機彈藥全部卸下,一船拉了五萬多人,船上人口密集程度,堪比當年賣豬仔。

    一船五萬人,拉完三百萬人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六十個來回,秋查給陳維政打電話,希望新明國的巴顏喀拉號和唐古拉山號也能幫忙,爭取在一個月內把這個問題解決。費用由暹羅政斧支付。

    陳維政想想也對,讓航母掙點費也不錯,反正是太陽能航母,不燒油成本低。同意了秋查的要求,除了喜瑪拉雅號在馬尼拉耀武揚威外,其它兩條艦都空船趕往蠻穀。

    暹羅人當機了!包括所有的軍政人員。當他們看到三條航母匯集蠻穀,深深知道新明國不是自己所能憾動的龐然存在。秋查帶著軍政首腦去三條船上慰問,主要目的是想讓大家零距離的接受教育。在參觀慰問完後。回到大巴上,塞班將軍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想不想把這三條艦變成自己的船。大家都異口同聲的:想。

    塞班將軍了一句話,讓大家表情各異,深受啟發。塞班將軍:“舉國投降,把自己變成新明國的一員,這三條船我們也就有了份。”

    該死的死,該走的走,該交的人頭稅還得交!

    一個塔央的農民,娶了四個老婆,每個老婆又幫他生了三個孩子,全家總共有十七口人,按照每個人交納兩千銖的人頭稅,每年就必須交納三萬四千銖,相當於新明幣七千二百元。這個家庭一年的收入,除了吃用,根本不可能有七千二百元錢交納稅金。暹羅聯合執法隊很有辦法,把這個塔央的農民殺掉,一個家馬上變成了四個家,每個家交納自己應該交的八千銖,隻是相當於一千六百元新明幣。這點錢解決起來就容易得多。

    這個故事不知是真是假,一之內傳遍了整個暹羅,對人頭稅的交納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人們紛紛到稅務部門交稅,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把人頭稅交上。

    還俗的僧侶變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因為他們都年富力強,又沒有娶妻,於是大量做媒拉纖的人來到了還俗僧侶家,帶來美麗的姑娘,跟他們結成伴侶。僧侶們一旦與異姓接觸,食髓知味,把讀了十幾二十年的經文早扔到九宵雲外,通宵達旦,弄得眼烏腳軟。還是姑娘理智,告訴丈夫,做好計劃生育,隻生一個好,生得太多,交不起人頭稅。

    在中國搞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還不如一條規定,有錢你多生,沒錢,你少生,想生沒問題,交稅就行。稅收每年不一樣,可以增加也可以減少,當然,以增加為多,減少隻是理論上的想象。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傲世天驕》,方便以後閱讀傲世天驕第三九三章 湄南建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傲世天驕第三九三章 湄南建省並對傲世天驕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