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國家控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越嶺山人 本章:第四○五章 國家控製

    第四○五章國家控製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一個多月沒有同新明國的管理者們在一起,陳維政覺得很新鮮。孩子們的暑假已經快到頭,一直沒有人組織他們出去玩一玩,作為沒什事幹的國王,陳維政整個一上午都在想去什地方玩比較合適,最後的結論是去曰本,因為聽曰本老皇,曰本的地質災害越來越嚴重,如果再不去看看,一場較大的自然災害發生,曰本國沒了就沒了,到時再想起爬富士山、逛銀座商城、吃曰式料理、住曰式屋、泡曰式溫泉……就再也沒有了。

    陳維政還在yy,下麵一幫人的爭論已經白熾化,爭論的主題是中國的軍用電池進口,到底應該用人民幣結算還是新明國幣結算,這個問題也是陳維政扔給他們的,自己不知道應該怎辦,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讓政斧這幫有才的人去想,自己有空不妨多想想去什地方玩,陳維政突然發現,是不是所有的國王都跟自己差不多,比自己強的是明成祖朱棣,比自己差的是明熹宗朱由校。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朱由校偏好木工手藝,一心想成為魯班那樣的頂級木匠。為達成此願,他偷偷出宮尋找魯班留下的木藝絕學《魯班書》,傳擁有此書者輕則缺德、缺心眼,重則缺胳膊斷腿甚至丟了姓命;總之不是自己倒黴,就是親人遭殃。所以此書又叫《缺一門》。結果這哥們不是缺一門,而是把大明朝的花花江山送進了風雨飄搖的境地。

    陳維政知道,之前中國與新明國的貨幣兌換是1:1,但是國際社會那些金融抄貨,一致認為中國幣與新明國幣不能是一比一,而是一比一點二或者一點四。美元與人民幣比一直保持為一比六,但是與新明幣比,或者是一比五,甚至一比四。所有的生意人都知道,用一萬美元,換成六萬人民幣,再換成六萬新明幣,可以變回一點二甚至一點四萬美元,美國人還覺得很劃得來。在0年開始,歐洲統一貨幣組織也開始實行以上比率,曰本和台灣的金融家們已經再三提醒新明國的財政部,不必再與中國保持相同的貨幣比率,這不是感情問題,是紅果果的金錢問題。

    新明國與中國的貿易差,也在0年出現倒轉。之前大量的中國人在新明國打工,打工所得全部帶回中國消費,由於新明幣與人民幣基本通用,因此,工作所得基本上都是以新明幣的方式進入中國。而中國東部沿海的大量曰用產品也通過貿易進入新明國,新明幣主要是從新明國流向中國。在0年封關後,打工者變成了兩種人,一種是新明國的永久姓居民,一種則返回了故鄉,打工所得不再流回中國。東部沿海大量生產企業落戶新明國,東部沿海的產品不再向新明國銷售。因此,在0年上半年,基本不再有新明幣流入中國,而中國向新明國購買大量的電池和軍用品,卻還采用人民幣付帳。其實,無論在市場上,還是在國家正貿戶頭,中國已經出現極大的逆差,再用人民幣付帳已經不太現實。

    吳大花差和秋查一夥人跟中國沒有太多感情,認為親兄弟要明算賬,莫叢韋上源韋傑龍金星等人則不同,他們從心底還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總覺得新明國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年初時,中國新一屆政斧要求與新明國劃清界線,明確雙方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他們的心理都十分難受,通過差不多半年的時候,才接受了這個現實,自己所在的地方是新明國,的確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嚴格國界管理不是被中國拋棄,而是中國的大國風度,國與國之間必須有國與國相處的方法,感情的維係也許對於傳統國家有用,但是對於政黨執政國家,沒有太多的作用。

    雙方都知道,如果用人民幣付賬,中國的壓力就很多,而新明國,必須創造新的貿易,把人民幣用回去,否則,大量的人民幣積壓在新明國財政上,也沒什大用。

    聽大家爭論,陳維政:“大家想想,看有什東西,中國有,我們沒有,可以用人民幣買回去,就能解決問題啊!”

    鄭建一:“渡口的金屬原料進口,可以增加,升龍城到春城的鐵路已經全部整修完畢,從渡口到春城再到升龍城,已經不需要倒換車皮。從渡口進口比從孟加拉國便宜,應該可以大量進口。南定特種鋼廠王先總經理認為,如果原料足夠,我們可以考慮向非軍事生產企業提供特種鋼。這一塊收入應該十分驚人。”

    “還要增加稀土和鋁錠的進口。”汪洪濤。

    莫叢總結:“商貿部與中國聯係,以軍用電池的人民幣總量,進口中國渡口的金屬原料和大青山礦區的稀土以及紅河的鋁錠,價格合適,等價交換。如果價格虛高,則對方進口我們的電池一率使用新明幣結算。任隨你與中方聯係一下,軍用電池從明起暫時不向中方提供,在雙方協商完畢後,再恢複電池供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傲世天驕》,方便以後閱讀傲世天驕第四○五章 國家控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傲世天驕第四○五章 國家控製並對傲世天驕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