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蘇祿建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越嶺山人 本章:第四八三章 蘇祿建省

    第四八三章蘇祿建省

    陳維政把呂宋島送給中華民國的第一好處是,幫陳華超解決總理問題,那就是武國維,當陳華超把聘書送給武國維時,武國維正在家中焚香靜候,當他看到陳華超時,武國維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後肚子,笑著:“昨就接到維政國王大人的電話,要我全力配合華超國王的工作,之後,就要華超國王多多關照了!”

    嚴軍出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西部集團軍司令移交給朱偉光。王沂生,就任中華民國**長。接到退伍在家的董連長的祝賀電話,王沂生痛哭出聲。之前從台灣遷到呂宋的新明國人,一夜之間又變回中華民國人,感慨萬千,真是滄海桑田。

    中華民國並沒有繼續把台北當作首都,而是遷到呂宋的馬尼拉,馬尼拉更名為民權市,一個嶄新的現代化都城。

    台灣,成了中華民國的一個省,省會台北,更名為明煮市,省長是在競選中自動退出的蔣時貞。在競選時,陳華超發現這位蔣家王朝的後人有一套相當成熟的發展思路,由於他的思路僅限於台灣一省,那就把台灣一省交給他,讓他實施。

    呂宋成立呂宋省,省長是武國維的副手,龍穀市人霍恩,一個四十歲的精壯男人,他在呂宋對武國維幫助很大,經濟發展可以是他一手一腳弄起來,武國維告訴陳華超,他是商貿部部長的第一候選,問題是必須有人來接手他的省長位置。陳華超,找人來接手省長,那是總理的事,與他無關。一聽這話,武國維知道這個陳華超比陳維政還摔手掌櫃一些。

    遷都工作剛剛完成,四雞羅就找上門來,向陳華超要求,將棉蘭老島和其它一些島一起成為中華民國的一個省,一個與台灣省一樣的省級行政區域,名字叫蘇祿省,省會在達沃,更名為民生市。所有蘇祿人全部加入中華民族,改百家姓,奉民國國王為主。

    陳華超很意外,問四雞羅為什要這樣做,四基羅告訴陳華超,這幾年,他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自從與新明國鬧僵,菲律賓在國際上的地位一降再降,即使在南洋,也沒有人願意跟菲律賓人攪在一起,經濟上不與合作,政治上保持距離。有些國家,如大馬和印尼,視菲律賓人為洪水猛獸,不敢與之有任何接觸。之前還有美國可以走動走動,現在美國再一閉關鎖國,就連最後的依靠也不複存在。到這,四雞羅雙目含淚。陳華超也有點同情,四雞羅接著:在與新明國搞僵之前,菲律賓有一億人口,呂宋島歸了新明國後,一億人口全部集中在棉蘭老島和一些零散的上,密集程度慘過孟加拉國。為了生存,部分人開始外遷,到現在為止,差不多有將近一千萬馬來族人回到馬來西亞,另有將近一千萬人去到印尼的新幾內亞島和馬魯古群島謀求生路,就這樣,在本土的人因為生活無著,死亡人數還在不斷上升,從過去的人口%以上的增長率,到現在負增長。經濟已經崩盤,國家也已經崩盤。

    陳華超中華民國無力接受這巨大的人口量,更無法承受經濟壓力。四雞羅告訴陳華超,蘇祿人養活自己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政治環境太過嚴峻,外交環境太過惡劣,由於與新明國交惡,無法與世界各國互通有無,更不能把自己多餘的物資變成自己需要的物品。也曾經想過向新明國求饒,但是新明國的政策是:是敵人就永遠是敵人,不會轉變,所以想求饒都無路可求,現在中華民國與新明國是兄弟之邦,與菲律賓並無敵對關係,因此,才生出投靠中華民國的念頭。希望民國國王大人看在無辜的民眾麵上,讓蘇祿的老百姓過上正常的生活,至於自己,隨意處置。

    陳華超想了想,同意了四雞羅的要求,對四雞羅:自己半路出家,對國王這個職位並不熟悉,對於王室的責任和義務更不了解,希望四雞羅能夠留在自己身邊,隨時提醒自己,委任四雞羅當任中華民國政務院副總理。蘇祿省的省長,請四雞羅提名,四雞羅驚訝的看著陳華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得到再一次肯定的回複後,告訴陳華超,之前菲律賓的總統助理,華裔人洪克定是適合的人選,陳華超當即讓四雞羅通知洪克定,明見麵。

    當晚,四雞羅睡了幾年來第一個安穩覺,這幾年,眼睜睜看著菲律賓經濟每況愈下,呂宋的經濟卻如同火山爆發般噴射狀發展,自己距離咫尺之近,相隔卻是涯之遠。從今之後,他納入了新明國的勢力範圍,再也不用擔驚受怕。還給自己改個大名:駱基。

    如果換成陳維政,肯定不會接納蘇祿省,因為土地麵積不大,人口不少,壓力不。蘇祿省這些年來,由於人口太多,大規模的向南遷移,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基本上原居民已經變成少數民族,菲律賓人成了大多數。駱基告訴陳華超,如果有需要,他可以鼓動移居巴布亞新幾內亞和馬魯古群島的菲律賓人發難,收取巴布亞新幾內亞並不費力。

    陳華超告訴羅基,這些地方遲早要去,就衝著那塊土地上的銅,也要去。但是先必須把目前的三個省處理好,再向南進發。

    05年11月,曰本又一次發生強烈地震,瀨戶內海發生九點七級地震,在中國的華東,震感強烈,曰本在這次地震中雖然死亡了十三人,但是所有基礎建設基本毀滅殆盡。這一回,漁港也開始外遷,新明國收留了部分,在龍王市建立漁業基地,在暹羅灣從事漁業,中華民國也收留了部分,在班乃灣建立現代化漁業基地,為此,德仁皇專程來到民權市,向陳華超致謝。

    鑒於蘇祿人口太多,土地已經承受不了,陳華超向劉裕和鄭建二聯係,能不能安排部分,二人都表示為難,一來蘇祿人生活在熱帶,不適應那邊的生活,更大的問題是,新唐國和新漢國已經達到人口上限,資源有限。

    這時,陳維政話了,要陳華超從蘇祿遷五百萬人口到扶南省,在洞薩湖流域從事農業生產,那還有部分閑置土地,適合人居。再安排五百萬人到西六省,那邊的特色農業開展得很好,需要大量的種田好手。這些人一過來即為新明國人,必須遵守新明國的一切法規製度。蘇祿人一聽到這個消息,爭先恐後,托關係走後門,努力想成為新明國人,這個年頭,全世界最牛的就是新明國人,他們已經忘記,把他們搞成目前這個樣子的,就是新明國人。經過洪克定的嚴格把關,能夠去新明國的都是紮紮實實的農民,所有投機取巧之人都被拒之門外。陳維政對此十分滿意。

    通過陳維政牽線,孟加拉國也接收了八百多萬蘇祿農民家庭,他們嚐到了專業種植的甜頭,在河流域還有部分土地,可以擴大生產,這幾年,因為人頭稅的實施,孟加拉人的人口總量得到了相應的控製,火車頂上坐滿人的現象已經一去不複返。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傲世天驕》,方便以後閱讀傲世天驕第四八三章 蘇祿建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傲世天驕第四八三章 蘇祿建省並對傲世天驕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