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天竺新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越嶺山人 本章:第四九七章 天竺新年

    第四九七章竺新年

    柯伊薩德沒有跟著他的族人去古吉拉特省,而是在孟加拉國的都城波卡市住了下來。劉鬆照沒有給他什具體的職位,他就象一個戰國時的客卿,來去自由。

    柯伊薩德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也很有野心,他知道,作為一個政客,如果失去了賴以發揮的政壇,還不如一個農民,農民還會通過耕作養家糊口,政客隻能賣弄他的政治能力。

    在波卡,他經過多方觀察,終於發現了一個可以再入政壇的途徑,那就是廢除總統製,恢複君主製。尼泊爾本來就是一個君主製國家,在008年才將末代國王趕下位,采用議會立憲製,設立首相。隻是這個首相既受製於議會,又受製於殘留的王室,橫豎不是個東西,尼泊爾的經濟一直不能有效的發展,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劉鬆照不會甘於做一個民選的總統,這是柯伊薩德的發現,他的兄弟們,都是國王,沒理由到他就成了總統。何況從總統變成國王也不是沒有先例,新唐國的鄭建二就是。如果通過呼籲,運作,把劉鬆照從總統變成國王,自己就是從龍之臣,別取代謝赫曼,取代杜勒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做人,必須站到杜勒這個高度,才能在政壇傳出自己的聲音。柯伊薩德確定了自己應該走的路,精心策劃,開始實施。

    為了謝謝新明國的大力幫助,孟加拉國把雅魯藏布江以東土地全部贈送給新明國,包括前首都達卡,居住在雅魯藏布江以東土地的孟加拉國人全部西遷,西部廣闊的土地,對孟加拉國人而言,更具吸引力。首都也從波卡遷往安納阿巴德,這是印度教和印度神話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也是梵創造世界後第一次獻祭的地方。劉鬆照同誌很沒有才氣的給安納阿巴德取了一個名字:竺市。

    把工作安排得還不算完全妥當,就到了07年的春節。06年的春節大家在民權市度過,07年春節用腳趾頭想也應該輪到孟加拉國的竺市。

    南亞印度半島的自然條件比新明國新唐國新漢國相對都好,戰亂雖然造成了大量人口降低,但是對自然條件的破壞並不嚴重,真正破壞得比較嚴重的北部地區劉鬆照計劃為自然恢複區,特別是前尼泊爾的管轄範圍,用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在西北部的克什米爾地區,中國已經派來專家與孟加拉國重新確定邊界,這次堪定的邊界完全以自然分水為界,沒有加入任何的政治因素,大家都戲稱為老子的國家和兒子的國家劃界線,在曆史上這還是第一次。巴基斯坦兩邊討好,他知道,今的孟加拉國已經不同往曰,隨便一個中指,就能把自己摁死。

    0萬平方公,5億人,一個非常適合的數字。其中有五千萬受教育較高,各方麵素質都略好一些的大和族人,有三千萬從暹羅和棉蘭老遷來的熟手農民,有一點五億孟加拉國原居民,經過這兩年的教育和培訓,孟加拉國原居民各方麵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產業工人,礦業工人等基礎工人都由孟加拉國人擔任,隻有殘留的六百萬尼泊爾人和將近兩千萬印度人分別安置在西部的古吉拉特省和南部的泰米爾省。

    擔任國防部長的賀捷,把三十萬孟加拉國部隊訓練成猛虎一般的存在,見多了死亡的部隊才是真正的部隊。

    柯伊薩德發現孟加拉國的現任總理謝赫曼,大局感覺有點差,也許他能夠做一個國的總理,但是對於一個麵積寬達三百萬平方公,工農業全麵發展而且還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國家則顯得非常力不從心。在從安置曰本人方麵就可以看出他的局限,從曰本遷徙人員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但是每一次二十二艘大船拉來百萬人口,基本上都是一個城市的,這個城市在曰本屬於一個什姓質的城市,在印度半島哪一個城市與之比較接近,這些工作,謝赫曼似乎都是一腦袋的漿糊。

    為此,柯伊薩德提交了不少合理的建議和意見,幫助謝赫曼解決了不少問題,這一切都看在劉鬆照的眼。

    大部分曰本人看到完全靠大船拉人,來回一次時間太長,與南韓商量,大量有車一族,用渡輪進入南韓,借道進入中國,南韓人一口答應,高麗的金三胖子在提出收取一些養路費後也一口答應。從東北到西南,縱貫中國大陸,在清水進入新明國。再進入孟加拉國。有人稱之為觀光之旅。

    有部分家庭,選擇了從東北進京,然後從太原到西安,進漢中到成都,沿18國道進到世界屋脊,欣賞完壯麗的珠穆朗瑪峰,從聶拉山口進入加德滿都。有人稱之為探索之旅。

    還有一些家庭,從高麗進入新唐國,再從新唐國進入新漢國,從新漢國取道中亞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進入孟加拉國。有人把這條路稱之為冒險之旅。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傲世天驕》,方便以後閱讀傲世天驕第四九七章 天竺新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傲世天驕第四九七章 天竺新年並對傲世天驕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