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與可持續發展思想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 本章:正文 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與可持續發展思想

    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與可持續發展思想

    文化論壇

    作者:邱光洪

    摘 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理論基礎的。正確理解其中的“可持續發展”,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協調統一。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馬克思主義

    就中國現階段的國情來講,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總書記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這無疑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如何理解其中的“可持續發展”?有人提出,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實質就是要強調“超越人類中心”的“自然界的價值主體地位”,認為自然界、生態環境是獨立的價值主體,人的行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權利,要“以自然為中心”。而有的人則將“可持續發展”簡單等同於生態發展。這些認識都陷入了誤區。必須指出的是,我國國家戰略的提出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引的,不同於以往其他發展思想。所以,我們要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來理解與把握“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

    任何發展觀都是某種世界觀的體現,而世界觀實質上就是哲學思維方式。

    在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的認識水平也有局限,認為外在的神秘的客觀力量掌握著自己的命運。這種思維方式未能正確處理主體(現實的人)與客體(自然環境與社會關係環境)的辯證關係。客體成為主客體的關係的絕對重心,主體則是客體的奴仆。在這種思維方式下,人們對自然界盲目地崇拜與屈從,認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應改變,而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對自然的破壞。

    步入近代,人文精神的興起和自然科學的迅速發展使人類認識到自身的巨大力量的同時,思想與行為也走向了極端。人們錯誤地認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無上的征服者,人類可以擺脫自然與社會的任何限製。實質上,近代人的思維方式存著與古代人同樣的局限性。他們雖然看到了主體對客體巨大的改造作用,卻忽視了客體是主體存在與發展的前提,客體對主體也具有製約與改造作用。

    馬克思、恩格斯則提出“實踐是主體與客體之間具體而現實的雙向對象化過程”。它既明晰了客體對主體的製約作用,又明確了主體所具有的自覺能動性。“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正是基於這一點,既不從客體出發,也沒有從主體出發,而是將“具體而現實”的實踐活動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既要滿足人類自身需要,有目的的改造世界,尋求發展,又要建立在與自然保持和諧關係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友好的、持續長久的發展。可以看出,“可持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的實踐思維方式的具體體現。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方便以後閱讀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正文 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與可持續發展思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正文 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與可持續發展思想並對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