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時機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時紅瘦 本章:第1403章 時機到

    周武宗時的白江口大勝,對於東瀛的創損巨大,讓其戰艦盡毀,水軍覆沒,甚至連陸軍也傷亡慘重,這場大敗,導致東瀛國力衰弱,不得不向大周求和,學習大周盛世各項典章,恢複國力軍力。

    距今已逾百年,但東瀛明白,他們仍然沒有力量侵伐華夏,除非坐享漁翁之利。

    可突厥的戰敗,已經讓東瀛退卻。

    之所以再奪白江口,那是因為東瀛國君想要重新打通這條安全航線,最終目的,實際是為了便利兩國通商,如果激怒大周,徹底斷絕邦交,那東瀛集全國之力興起的這場戰役,可謂毫無價值。

    然而粟田健勇卻沒有這樣的遠見,這個權臣,看重的是家族權望,在他眼中,成功營救侄子粟田馬養回國才是重中之重,東瀛國君心存擔憂,所以才安排青木字雅監督。

    畢竟白江口一役,粟田家族是最大的功臣,皇不可能反對粟田健勇請命出使,但如果粟田健勇不遵皇詔令,損毀君國利益,那皇就有了借口懲治粟田家族,挫損其威望。

    青木雖為副使,手中卻有皇密旨,所以當大周皇後公然宣布決裂之後,他隻能出示密旨,威脅粟田健勇交權。

    但粟田健勇可會甘心?

    當然不會!

    莫無法營救本家侄子,必定致使粟田一族顏麵盡掃,且被奪談判大權,灰頭土臉歸國,更會導致威望大損!所有的功勞,全都歸於青木氏,粟田健勇這回出使,白白抵耗了白江口一役的功勳。

    但粟田健勇也有無奈之處,因為他的親衛,並不能跟隨使團入京,而眾多屬官,絕無可能違背皇的密旨。

    他隻能衝著幕僚發脾氣:“自作主張?源之分明是聽令行事,卻被大周斬於刑場,受盡周民謾罵毀辱,源之乃我粟田氏子弟,乃我日本棟梁之臣,皇怎能如此損毀帝國聲威!”

    縱然有青木字雅等人的示弱,皇後收回了五日限令,答應可再協商,不過卻並沒有收回處死粟田馬養的詔令,仍然將其押赴刑場,當眾處斬,這引發了萬人圍觀,長安城的百姓,甚至一擁而上,將粟田馬養的屍身千刀萬剮,連收葬都省了。

    且已經取消宵禁的長安城,一連數夜張燈結彩,過得比上元節更加熱鬧喜慶。

    雖,青木字雅代表東瀛國君,承認的是“失察”之罪,並沒承認他們自稱的皇才是主謀,但答應了賠償,答應歲歲納貢,大周朝廷宣告,將東瀛的貢金,全部賠付長安失陷後,被突厥屠殺的遇難者家屬。

    且東瀛今後商船,納稅比大食等國更重,這相當於委婉承認東瀛理虧。

    而且十一娘還要求東瀛,撤兵白江口,不過希望新羅能夠允許東瀛商船經此航線入周,但可以向東瀛征稅。

    對於最後一條,青木字雅無權答應,十一娘允許他回國稟報東瀛國君,但一日不簽協定,大周一日不許東瀛商船靠岸登陸。

    粟田健勇大罵周國皇後狂妄,青木氏無能,但也別無他法。

    而韋海池對於這件大事當然有所耳聞,連連冷哼:“柳氏還真敢大言不慚,既要獲利,就該寬敕粟田馬養,現在人也殺了,居然還異想開逼迫東瀛撤兵白江口,她以為她誰?”

    如果皇後得逞,那不廢一兵一卒,就能維持東瀛、新羅兩國邦交,而且還使大周的國威遠揚四海,這底下還有如此便宜之事?韋海池深深以為皇後隻是在妄想而已。

    就連賀湛也表示懷疑:“最後一條,東瀛應不會答允。”

    不過十一娘非常堅持:“東瀛人野心,決不亞於突厥,且如果發展航貿,我國必須強健水軍,新羅與大周接壤,倘若坐視不顧其被東瀛攻伐,勢必會成隱患,如果此時對東瀛不行壓製,將來隻怕養虎成患。”

    現在大周雖不宜與東瀛開戰,但如果東瀛不願臣服,那可以實施經貿封鎖,限製東瀛的強大,而且雖然大周不願損耗兵力幹預別國爭亂,但維持與鄰國的邦交卻大有必要,十一娘這一決策,其實也可理解為緩兵之計,要若東瀛足夠實力侵吞新羅,那逼不得已,大周也隻能應戰。

    相比此時的東瀛與新羅,大周畢竟還算強盛,需要的隻是組建強化水軍,進一步精進戰艦的打造,十一娘認為,就算抱持和平的態度,但軍事力量不能減弱,可以不戰,但不能缺乏戰鬥的實力。

    威服四海,僅靠教化是不夠的,拳頭也一定要強硬,武宗朝的盛世,基礎可不僅僅是稅法的合理,政治的清明,堅不可摧的水軍以及騎兵,智勇雙全的將士,才是大周帝國最有力的保障,否則便隻能是一塊肥肉,遲早引起各國覷覦。

    懦弱更加不可取,因為和平,從來不是依靠妥協與退讓換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望族權後》,方便以後閱讀望族權後第1403章 時機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望族權後第1403章 時機到並對望族權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