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定陵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頁岩作者 本章:17,定陵

    中國的皇陵,保存比較好的,也就是最近的明清兩代,有很多地上建築還都完整的保留著,……元朝皇帝是秘葬,至今找不到,宋以前,地上建築基本上都被破壞了,至多隻剩下覆鬥型的大墳包,和墓道兩旁的石像生什的,祭台享殿什的都沒有了,而且十墓九空,大都被盜了,



    明清兩代,清承名製,皇陵的樣式都差不多,可還是有不少的區別,畢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改朝換代,很多東西都跟著變了,



    總體來說,明皇陵,和清皇陵最大的區別就是,規模,占地,要大的多,……雖然因為年代更久,經曆戰火,天災等等很多災難,但是總體上說,明皇陵還是保存的比清皇陵更好一些,



    明朝的統治皇帝,除了追尊的以外,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景泰陵被明堡宗移出了主陵區,其它的皇帝,大都葬在bj昌平的十三陵,除了崇禎的思陵是由皇妃墓改的,其它的皇陵都保存的比較好,地宮被盜的也隻有萬曆的定陵而已,



    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雖然破壞了很多文物,但萬曆定陵也成了明十三陵唯一開放地宮的地方,可以讓我們在幾百年以後還可以看到地下玄宮的樣子,



    ……



    很多人去清東陵,清西陵開放的地宮去參觀的時候,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就是,感覺,清陵的地宮,好像有點兒小,至少是沒有想像中的那大……由其是在和明定陵對比過之後,



    清陵的地宮,乾隆地宮也好,慈禧地宮也好,還是光緒地宮,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眼就看明白了,麵沒多深,



    雖然有兩道石門,但是石門與石門之間的距離並不遠,你站在在地宮入口處的金剛牆那往看,一眼就可以看到最麵一道門後麵的帝後棺槨,看的清清楚楚的,……地宮也沒有什支路岔路,就那一條直路,



    而看過明定陵地宮的,就不這想了……定陵地宮可是要比清陵的大的多,深的多,結構也複雜的多的,長長的一眼望不到頭的感覺,……清代地宮隻一條路,明代地宮則是一個大體上是十字型的結構,除了前殿中殿後殿,兩側還有配殿,有支路,而且麵深的很,



    其實你從外麵就可以看的出來了……清代皇陵的寶頂,並不是很大,也就是比前麵的明樓要大上一圈吧,而明皇陵,後麵的寶頂則巨大的多,幾乎是座小山了……地下地宮的建築麵積自然也大得多,



    而且啊,還一點,地宮,不是我們隻看到的那一部分,它還有我們看不見的部分,被埋在寶頂下的封土下的地宮,它的上麵,其實是有屋頂屋簷的結構的,但是這些我們都看不到,隻能看到地宮內部的光滑的石壁,……而且地宮麵還有地下排水工程什的,這都是表麵上看不到的,



    清代皇陵的主殿後麵,有一個“二柱門”,而明皇陵這,叫“欞星門”,當然定陵這,主殿已經被李自成給毀了,隻剩下遺址,但是別的建築還挺好,……清代的明樓,後麵是有一個月牙形的“啞巴院”的,也叫“月牙城”,由城牆從明樓兩側伸出,直接貼著寶頂把寶頂包起來,叫做“寶城”,



    而明代皇陵,沒有這個結構,沒有月牙城,巨大的寶頂是孤立的,不和外圍的城牆相連,外麵明樓的城牆圍了好大範圍一個圓圈,把寶頂包在麵的,



    ……



    定陵地宮的結構,說了是十字型的,長長的中殿位置的中央,左右兩側,各有一個石門,通過兩條長長的墓道,通向左右的配殿,而配殿麵又是好大一個空間,長長的,長條長方形的兩側配殿,與中殿是平行走向的,配殿也是有棺床的,原本是給妃子準備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葬入而已,所以左右配殿是空的,而中殿後麵的後殿,則是安放著帝後梓宮的主墓室,



    大體就是這一個十字形的結構了,從墓道口進去,前殿,中殿,後殿,加上兩帝的配殿,但是右側的配殿是不開放的,進不去,不過應該和左側配殿是鏡像對映的結構,



    風小葉進地宮的時候,還不是從正麵進去的,而是從大寶頂的背麵,偏西的地方,有那一個入口,從那進去的,然後下了好深的台階,好像進地鐵的隧道一樣,……清皇陵地宮在地下十幾米的深處,而明定陵這,少說有二三十米深了,走了好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風小葉遊記》,方便以後閱讀風小葉遊記17,定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風小葉遊記17,定陵並對風小葉遊記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