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安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閑逸龍 本章:第十一章 天安城

    一路無話,車隊已經接近安城,讓我擔心的劫匪沒有出現,令我的槍法也沒法施展,喪失了揚名立萬成為英雄的機會。但總算有驚無險接近終點。

    遠看安城,城牆高大雄偉,目測高度接近二十米。仿如一條灰色的巨龍橫臥在大地上,城門樓樓高三層,巍然高聳,仿佛直插雲端。城門上方,鑲嵌一塊漢白玉大石扁,上麵雕刻著楷書“朝門”三字,給人一種渾厚端莊,雄偉遒麗的感覺。

    城門樓頂層是架空的,沒有圍牆,隻有廊柱。正中間吊著一口大銅鍾,遠遠都能看見。因此,朝門的城樓又叫鍾樓,與東門城樓相對的西門城樓,則架著一口大鼓,所以又叫鼓樓。晨起鳴鍾,日落敲鼓。這也是成語晨鍾暮鼓的由來。

    晨鍾暮鼓是古代一種報時方式,據起源源於南北朝時的齊武帝,古人將一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地支子、醜、寅、卯等命名,一個時晨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兩個時。用日晷或漏壺、圭表測得時辰,便擊鼓報時,使到人們得知時間。但鼓聲傳播範圍有限,齊武帝為使宮中都能聽見報時鼓聲,便在景陽樓內懸一口大銅鍾,改為白敲鍾,晚上擊鼓,因鼓聲低沉不會影響睡眠而鍾聲悠揚悅耳,傳播較遠,白能夠清楚聽聞。為使鍾聲傳播更遠,除了銅鍾越做越大外,還建起了高高的鍾樓,與鼓樓相對,朝來撞鍾,晚來擊鼓。

    城樓報時,敲鍾擊鼓,曆朝曆代每有規定,宋朝就源習唐朝的規定,鼓響,城門關閉;鍾鳴,萬戶活動。這和佛教敲鍾擊鼓集合眾僧參禪,兩者性質是不同的。現在人們以為晨鍾暮鼓是佛家專利,這是錯誤的。應該,隻不過寺院一直把這種方式很好地保留下來,一直傳承到現在。

    一路走近,隻見寬闊的護城河,如玉帶一般環繞著高大的城牆。單這一座堅固宏偉的城牆,就足以給人一種王氣傲然的感覺,深沉厚實,鄙夷下,不愧為帝都。

    每座城市按規定都要繳交關稅,不過都是針對大宗貨物,對挑擔的商販隻是收繳市稅,也就是交易稅,城門過關並不收取。

    車隊順利進入城內並停在城門右側較為開闊之地,張伯手拿“茶引”到城門稅收處交驗,驗收官查驗茶引並對貨物檢查確認無誤後開出稅單,由我們自行到都稅院繳納。

    進城後,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茶馬司”,這是朝廷設立專管茶葉貿易的機構,上交貢茶,貢茶是免稅的,這次我們運來的茶葉,有一半是貢茶,另一半將會賣給當地的茶商。

    沿途,我看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店鋪,比如前麵巷口的邊上,就有一家修麵檔。一張矮桌,坐著一名年約四十的男子,一名老者一頭用嘴咬著一條細絲線,另一邊用手撐著絲線,靈巧地正在為其絞去麵毛,古人是不剃胡子和理發的,正所謂:身之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剃發是清朝時期才出現的,滿清入關後,下發了“剃發令”實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政策,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發。遲疑者按逆賊論,斬!直到民國時期剪辮後,人們改留短發後才叫理發。不過這種古老的修麵,現在在一些城鄉鎮,偶爾還可以看到,不過,這已經是上了年紀的大媽專利,男子基本不會絞麵的,這手藝,看來也離失傳不遠了。

    還有,大路邊上,有一店鋪看就知是賣膏藥的。隻見門口吊著一串膏藥,白布上中間一灘圓圓的黑色藥膏。和日本國旗差不多,難怪抗戰時期人們叫日本旗為“膏藥旗”。門口還擺放著一口大鍋,鍋下柴火很旺,一個工正在用木棍快速地搞著鍋的藥液,這是當街熬藥膏,保證貨真價實。

    沿途還見到算命檔、鐵器行、皮革行、肉肆鋪等等。其實,最吸引我的,還是前麵的酒樓。樓層不高,隻有兩層。但雕梁畫柱,美侖美奐。樓上掛著四盞紅色的桅子燈,據張伯講,如此格局,正是暗示顧客,本酒樓不但可以喝酒吃飯,還可以“買歡”。這是一家可以提供“***”的煙花之地。!放心,在這,無論官妓還是私娼,這些都是合法的,條件隻有一個,就是隻要你有錢。

    帝都不愧為帝都,真有點目不暇給,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都稅院。

    交接驗收繳稅都非常順利,因為這都是每年必要做的,已經是熟門熟路了。

    既然已經到了安城,那如何安頓下來就是首務之急,總不能整跟著張伯他們吧。而且,過幾他們搞定茶葉後,休整幾就要回去了。

    好在張伯是安通,在路上時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訴他了,因為要找到離開的辦法,估計要在安城住不短的時間,住客棧是不劃算的,租屋或買屋才是明智之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空間奇旅》,方便以後閱讀空間奇旅第十一章 天安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空間奇旅第十一章 天安城並對空間奇旅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