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5章 輪台夜宿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 本章:第5115章 輪台夜宿


隊伍一路向西,過敦煌、出陽關。

絲路途徑西域,分作兩條,一條經陽關西行,稱為絲路南道,通往新疆境內的若羌、且末、民豐、和田、喀什等地。另外一條從敦煌經玉門關北上再西行,稱為絲路北道。

房俊一行取之南路。

祿東讚時常跑到房俊馬車上,或是飲酒吃飯,或是喝茶聊天,看上去似乎不甘寂寞,但每每發問皆有的放矢。

從其各種問題之中歸納總結,房俊發現這老賊對於大唐當下的國策非常感興趣……

“恕我直言,無論今後形勢如何發展,大相恐怕也無法回去邏些城主持大局,空有滿腹韜略,又有何用呢?更何況大唐與吐蕃國情不同,在大唐實施順利之政策,去到吐蕃就未必適合,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生搬硬套,毫無益處。”

他以為祿東讚賊心不死,還想著有朝一日重返邏些城,振興吐蕃。

“越國公誤會了,我這一把年歲,經有此番顛沛流離之後能否活著回去大唐尚未可知,還有什期望、野心?若有幸能活著回來,願意前往長安、終老唐土。”

房俊饒有興致,好奇問道:“長安與洛陽,不僅是當世都城之守,風水地勢更是冠絕天下,最為適合修墓建墳,大相也都曾踏足其上,領略過風土人情,不知等到大相百年之後,願意埋骨何處?”祿東讚無語:“跟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家談論這個,你不覺得有些唐突?”

“人生一場,草木一秋,任是帝王將相、販夫走卒,最終亦不過是黃土一坯而已,大相人間智者,焉能參不透這宇宙真理?長安形勝,風水絕佳,千古帝王之都也,四關環繞、沃野千,可謂藏風聚氣、福澤綿長。洛陽更是了不得,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七雄五霸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鄺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好詞句!”

祿東讚目泛異彩,連連頷首:“世人皆說越國公文武全才、詩詞雙絕,如此隨口道出一篇詞話,便深諳人世真理,也唯有盛唐土地、華夏雨露,才能滋生此等驚世之才!”

言罷,很自然略過“埋骨何處”這個話題,笑問道:“不過老夫平生最喜詩句,今次有緣同行、領略西域壯闊,不如即興而作一首詩句,讓老夫體會盛唐風韻,如何?”

房俊便大笑起來,喝一口酒,甚至不假思索,指著車簾外,此時正好途徑樓蘭地界,遂大聲道:“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在唐人眼中大抵等同於“功勳包”,任誰都想去刷一刷……

“好詩!霸氣絕倫,蕩氣回腸,正是盛唐風物!”

祿東讚驚為天人,讚不絕口。

“可按照音韻來說,這應該隻是下闕,卻不知可有上闕?”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故而天地本不全,一切顯象之物皆不能圓滿,一切圓滿之物皆不能顯象,人生總是殘缺,大相何求完美?”

“是老夫著想了,受教!”

祿東讚不在乎房俊是否在暗示他“人生總有殘缺”,他在意的是為何房俊如此年紀輕輕,卻能懂得如此之多的人生哲理?

有些道理不是誰與你說說便能明了,或許記在腦中,但因未曾親身經曆,絕難有深刻之體會。除非……生而知之。

而在高原之上,自天竺發展而來的教派理論之中,流傳著一個神秘的稱呼“朱古”,意為有著大修為之人在身軀肉體殞滅之後,魂靈不滅,其一線靈智通過某種方式傳遞於某一個世人的腦海之中,初始之時處於混沌狀態,但在某一刻,會通過某個場景或某種方式激活。

某種意義上,這等同於永生。

畢竟人體隻不過是魂靈寄居之所,若靈智可以傳承,自然意味著永生不死……

被祿東讚灼灼目光盯著,房俊略感詫異:“大相有話要說?”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錦繡》,方便以後閱讀天唐錦繡第5115章 輪台夜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錦繡第5115章 輪台夜宿並對天唐錦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