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3章 忌憚之心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 本章:第5163章 忌憚之心


    柳奭看了劉仁軌一眼,搖搖頭,道:“下官當年受越國公之委派籌建、管理“鑄造局’,此知遇之恩無以為報,早已下定決心為越國公管好“鑄造局’,至於升官晉爵,等閑事爾。”

    何必拿升官來誘惑我呢?

    隻需跟越國公說上一句,想升就能升,之所以時至今日依舊留在鑄造局,因為我不想升而已。劉仁軌哈哈一笑,讚歎道:“柳郎中仁義守信,本官實在欽佩,越國公能夠有你這樣的下屬忠心維護,何愁大事不成?”

    柳奭已經品味出劉仁軌之動機,故而對其言辭不置可否,笑著道:“難道劉侍郎對越國公不仁義、不守信、不忠心?”

    劉仁軌道:“誒,柳郎中此言差矣,咱們都是大唐官員,首要是忠於陛下,次要是忠於帝國,焉能將自己劃歸於某一人座下?你這說,萬一被禦史台盯上,是要給越國公製造麻煩的,國家公器豈能私相授受?慎言。”

    “下官區區一郎中而已,與劉侍郎的境界相差甚遠,自然也是忠於帝國、忠於陛下……”

    柳奭笑著搖頭:“不過陛下麵前有劉侍郎這樣的忠臣便足夠了,吾等微末小吏隻知報償知遇之恩,維護恩主之利益,沒出息得很。”

    劉仁軌麵色如常,仿佛聽不懂這番話中的譏諷之意,笑道:“柳郎中過於謙虛了,知遇之恩自然是報償的,隻不過心中也當存有國家大義,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柳奭頷首:“受教了。”

    “,今日觀覽鑄造局,感觸頗深,很想與柳郎中深入探討一番,不過衙門還有一些事務亟待處置,便先行告辭了。”

    “劉侍郎慢走,不送。”

    劉仁軌扶手走出鑄造局,與幾個仆從會和之後返回城內,心中嗟歎一番,有些後悔。

    自己過於心急了……

    不過也是出於無奈,他雖然是兵部左侍郎,然而並無太多實權,頭頂上的崔敦禮出身名門、能力出眾,下邊的右侍郎郭福善在兵部衙門主持後勤事務多年,人脈極廣、聲譽頗佳。

    他夾在中間掣肘太多,說是將來接崔敦禮的班,卻有些等不及。

    他覬覦鑄造局,但柳奭乃房俊心腹,若能運作一番使其升官外放,自己順理成章接管鑄造局這個“天下第一工坊”,對於自己事業之助力極大,卻又碰了一鼻子灰。

    希望柳奭能夠將自己的意圖轉達給房俊,而房俊則感念自己這些年鞍前馬後唯命是從,將鑄造局交由自己主持…

    諸位大臣陸陸續續離去,唯有劉泊遲遲不動,留了下來。

    等到諸人走光,李承乾起身從禦案之後走出,來到窗前地席上坐下,招手示意劉泊近前。

    劉泊走過去跪坐在茶幾對麵。

    內侍重新起了一壺茶水放在茶幾上,又取來幾樣點心、幹果,這才躬身退去。

    李承乾喝口茶水,捶了捶那條傷腿,示意劉泊飲茶,笑問道:“中書令還有事?”

    劉泊捧著茶杯,遲疑一下,歎氣道:“陛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按說微臣無需擔憂他人攻訐誹謗,隻是自越國公西征以來,微臣夙興夜寐、殫精竭慮,苦苦支撐著西域方麵無極計數的糧秣輜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可現在隻因一句補給困難、負擔太重之言語,便被人冠以“無胸襟氣量、不能總攝百揆’之罪名,實在是憤懣至極、傷心透頂。”

    頓了一頓,在李承乾探尋的目光之下,苦笑著道:“微臣非是在陛下麵前訴苦,隻是自感能力有限、精力不足,恐無法勝任中書令之職務,更不能好生輔佐陛下成就皇圖霸業……故而,甘願請辭。”李承乾一愣,心中不快,淡然道:“中書令勞苦功高,何須在意區區幾句攻訐?朕知你功在社稷,便不必在意旁人些許言語,反而越是受人攻訐就越要做出一番成績給那些人看。古往今來身居高位者,哪一個不是誹謗伴身、毀譽參半?此等推卸責任之言,以後不要再說。”

    立場不同、利益不同、風格不同……都會引來攻訐對立,中書令的位置隻有一個,旁人心存覬覦在所難免。麵對攻訐所要做的是堅定誌向、周全己身,穩若磐石、無懈可擊。

    總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哄著你吧?

    更何況當初你一天到晚攻訐房俊的時候是何等熱切,現在旁人攻訐你兩句便受不了?

    怎地,嚴於律人、寬以待己嗎?

    劉泊神情黯然,也有些無奈,他並非在陛下麵前“告刁狀”,更非裝可憐、博同情,而是真真正正想要辭官,即便不能致仕歸鄉,也要交卸中書令之職務、讓出宰輔之位,去一個閑散衙門悠閑度日。實在是壓力太大……

    隨著房俊在西域高歌猛進、連戰連捷,軍方之氣勢勃發,可謂氣焰熏天、不可遏止,他這個文官領袖處境極其艱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錦繡》,方便以後閱讀天唐錦繡第5163章 忌憚之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錦繡第5163章 忌憚之心並對天唐錦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