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7章 貽誤戰機
“閉嘴!”
堂內一片嘈雜,吵得諸葛地腦仁兒疼,猛地拍了下桌子厲聲喝斥。
一眾文臣武將都嚇了一跳,齊齊閉嘴。
諸葛地右手張開拇指、中指分別按壓兩側太陽穴,強子鎮定仔細思考。
自己錯估了當下形勢,將唐人得罪狠了,唐軍調集水師主力陳兵峴港,進攻陀羅補羅城已成定局。
這些年來唐軍水師橫行大洋、戰無不勝,卻從未聽聞其有任何“驕兵”之心,每一次戰鬥都準備充分、全力以赴,絕不容許任何因驕縱、懈怠而產生的疏忽、失誤。
即便是蒼鷹撲兔、萬無一失,戰前也要不厭其煩的使用疑兵之計,力求最小之損失博取最大之戰國。
那蘇定方更是大唐名將,這些年揚威海外、震懾番邦,怎會輕易被埋藏於唐軍陣營之中的秘諜偵知其總攻之時間,且傳遞出來?
“不好!”
諸葛地麵色大變,狠狠一拳捶在桌子上:“上了唐人的當了!”
其餘諸人不解,可倫翁定奇道:“國主此言怎講?”
諸葛地憤然道:“唐人狡猾,必然故意泄露出假消息引得咱們的秘諜誤以為得到了重要情報,故而不計代價將消息傳出,希望咱們能夠事先得知、做好應對……若是不出所料,現在咱們埋藏在峴港的秘諜已經被連根拔起、一網打盡。”
諸人大吃一驚,不過反應各自不同。
有人憂心忡忡:“若是如此,咱們再不能掌握唐軍之虛實,本就勢力弱小,愈發與其不能抗衡!看起來想要以少勝多很是艱難,唯有全力以赴,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這是主戰派。
也有人不以為然:“有沒有那些秘諜、能否提前知曉唐軍之動向,其實無關緊要,以唐軍之戰力,咱們即便事先知道他們的作戰計劃又如何呢?唐軍兵鋒所致,無可抵禦。”
這是投降派。
“之前或許可以提前偵知唐軍作戰計劃、攻擊方向,若能以少勝多自是最好,再不濟也能躲過其攻擊範圍退入深山以圖卷土重來。現在秘諜盡失,處處受製,不如主動尋找唐人談判吧。”
這是見風使舵的中立派。
諸葛地沉思良久,看向可倫翁定:“先生去往長安,當知曉大唐上下對待林邑國的態度,你認為是否有合談之可能?”
他自然是想和談的,他也從未想過與大唐兵戈相見,隻是當初出於貪欲錯估了大唐對於海外番邦的態度,被大唐“不取海外領土”的所謂國策所欺騙。
結果弄到現在被架起來,彷徨無措。
可倫翁定苦笑,在諸人矚目之下搖搖頭,歎氣道:“唐軍水師至多不過六七萬人,主力隻占半數,如今卻在峴港匯聚了將近五萬人,可見主力盡出……打咱們陀羅補羅城哪用得到這多軍隊?可見唐人‘奉天討逆、維係正朔’的口號不僅是喊一喊而已,而是當真打算那做。”
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正統”就意味著“名正言順”,這是其自身存在以及一切法理之根基,絕不容許“篡逆”這種事情出現。不僅其本國如此,也會將這一理念擴大至所有藩國。
“維係藩國正朔”可以說是宗主國最大的責任之一。
這是無與倫比的政治正確,是堅硬如鐵的大棒,誰敢違反就打誰。
頓了一頓,可倫翁定又道:“更何況咱們占城,與真蠟之情形無異。”
林邑國的國祚是範家的,範鎮龍被你所殺,國祚為你竊取,你也是“篡逆”!
諸葛地氣得咬牙切齒:“當真是拳頭大了便占據道義,何有公理正義可言!我是‘篡逆’,真蠟是‘篡逆’,他大唐難道就不是‘篡逆’嗎?這天底下又有誰不是‘篡逆’?我是不是也可以前隋皇族之名義,起兵討伐大唐這個亂臣賊子?”
可倫翁定無奈:“道理上來說,自然是可以的……但正如您所言,拳頭大了才能占據道理,您的拳頭沒有大唐的大,您的道理自然沒人聽、也沒人信。”
林邑自漢末脫離漢朝象林縣管轄其後自立為王,延續至今屢經朝代更迭,曆史也不算短小,那用漢文書寫的一卷一卷史書之中,從來隻有“弱肉強食”“恃強淩弱”,何曾有過“公理”、“正義”?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