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6章 入城受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 本章:第5306章 入城受降

    

       第5306章 入城受降

      暗夜之中,可倫翁定取出火折子將燭台上的蠟燭依次點燃,這種來自於大唐的奢侈之物固然昂貴,但橘黃色的火苗先是猶如黃豆、繼而光明大作,將堂內照得亮如白晝,且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他躬身站在諸葛地一側,恭聲道:“啟稟陛下,唐軍已經入城,正在逐處接管城內防務,軍隊已被收繳軍械去往城外集結,等待後續整編。”

      諸葛地依舊跪坐不言,緘默不語。

      良久,才嗓音沙啞問道:“時辰到了?”

      可倫翁定跪伏於地,悲戚道:“請國主上路。”

      諸葛地盯著茶幾上的白瓷酒壺,嗟歎道:“人生如朝露,所來若何,所去若何?”

      可倫翁定悲泣不語。

      諸葛地錘了下發麻的雙腿,燭光映照瞳孔之中無限唏噓:“亦或者,所有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倘若當日我並未屠戮範氏王族篡逆奪取王位,而是一如既往的做一個林邑忠臣,又會否有今日之劫呢?”

      可倫翁定自然給不出答案。

      人生當中有些事情是很難界定的,有偶然、也有必然,當回首前塵某一個節點發生變化,後續會否亦隨之而變?

      沒人知道答案。

      因為沒有能夠回到從前,假設的事情自然沒有真正的答案……

      諸葛地的臉色在燭光之中晦暗難明,神情有些痛苦:“死其實並不可怕,然而國破家亡、血脈斷絕,人生一世彷如朝露苦多、日出而盡,在這與河水南流、與草木同朽,在這世間卻是什都沒留下。”

      可倫翁定遲疑一下,小心翼翼道:“國主明鑒,唐軍已經接管王宮防衛,即將到來此處。”

      “自裁謝罪”並非大唐對諸葛地的懲罰,恰恰相反,這是可倫翁定在談判之中唯一主動爭取的“福利”。

      堂堂國主若是淪為俘虜、受盡羞辱,豈非生不如死?

      倘若等到唐軍到來此處,那些紅著眼睛博取功勳的大唐兵卒未必願意遵守承諾,萬一將諸葛地這位林邑國主視為一樁天大的功勳予以俘獲,牛馬牲畜一般押赴長安在大唐皇帝麵前跪地獻俘……

      諸葛地一聲長歎:“悔不當初啊。”

      外頭傳來嘈雜聲。

      可倫翁定忍不住催促:“請國主上路。”

      再等下去,唐軍進來此處,陡增變數。

      諸葛地大抵也知道拖不下去,將白瓷酒壺握在手中,目光閃動之間,雙手微微顫抖。

      自古艱難惟一死。

      麵對死亡,又有幾人能夠坦然受之呢?

      “這酒壺精致美妙,盛以美酒,當是一大享受。”

      “……請國主上路!”

      可倫翁定語氣重了一些,又道:“微臣處置完各種事宜,確保闔城穩定,便追隨國主,生死相隨。”

      直至此刻,諸葛地似乎知道命運已經注定、不可更改,既不願成為唐軍俘虜、又很難下決心自裁的猶豫也終有盡時,醞釀良久,猛地仰頭將壺中毒酒一飲而盡。

      可倫翁定悲呼一聲:“國主……”

      伏地痛哭,雙肩抽動。

      ……

      城外,天色黑暗、雨水淅瀝。

      劉仁願策騎先行,薑恪緊隨其後,兩匹戰馬差距僅隻一個馬頭,身後一千輕騎、五千步卒快步疾行,東門外、城牆下,無以計數的林邑軍隊早已放下武器集結於此,等候唐軍收編。

      劉仁願麵色凝重,雖然林邑國已經投降,這些軍隊也放下武器,但如此之多的人蝟集一處,一旦有人從中蠱惑、煽動,頃刻之間便能夠釀成一場嘩變,若掉以輕心,極有可能導致局麵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他來到城門處便止住腳步,下令將林邑軍隊押赴前往之前唐軍駐紮之營地暫時安置,另外將其中精銳兵卒略作整編即刻前往峴港收容……

      命令薑恪先一步進城,接受城內林邑文武官員、取得林邑國璽。

      薑恪遲疑一下,道:“不如末將在此安置降兵,將軍入城接受林邑投降?”

      伐師滅國乃最為顯赫的軍功之一,而彰顯此項軍功的便是獲取帝國國璽、接受帝國國主降書。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錦繡》,方便以後閱讀天唐錦繡第5306章 入城受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錦繡第5306章 入城受降並對天唐錦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