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鄭君 本章:《道德經》

    鄭宏峰 注析

    前 言

    《道德經》又稱《老子五千言》,是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是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曆鄉曲仁人,曾任東周掌管圖書的史官。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道家哲學的經典。其內容全麵豐富,集文、地理、軍事、政治、經濟、道德規範、環境保護、自然規律、社會發展、治國用兵、內政外交、仁義禮儀、名利得失、修身養性、學習工作、為人處世等眾多方麵於一體,薈萃了中華民族春秋時期的文化精髓;其思想博大精深,處處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光芒。

    《道德經》一書雖然隻有5000句,但文風幽雅,意義博大,理念精深,曆來被人們稱為“哲理詩”。通過學習這部不朽的經典,我們不僅能夠改變自己,而且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甚至可以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思想空。

    就成書年代約略探索,《道德經》比《聖經》更加久遠,其中的許多觀點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讚同。由此可見,中國先哲所綿延傳承的智能寶藏,傲視古今中外,它既是中國哲學的主根、東方文化的代表,又是人類文明的源頭。

    《道德經》曆代傳抄,多有錯訛,至今已經很難徹底分辨孰真孰偽。據僅國內的《道德經》譯注本就不下千種。因此,注解不能陷入文解字、摳字眼的誤區,正確的做法隻能是不同版本之間相互印證除錯,大處著眼,重在弄清楚和理解老子所要表達的思想主題和整體文意。迄今為止,可以還沒有一個注本能真正準確、全麵地告訴人們老子究竟了些什。《道德經》是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推敲的經典巨著。

    譯著古書是一件非常繁瑣且複雜的工作,甚至需要幾代人不懈地努力和改進。為了使本書更具完整性和權威性,在編譯過程中,我們不僅查閱了手頭上大量的相關資料,而且參考和引用了一些網上文字和圖書資源,力爭為讀者奉獻出一本完美、精確的《道德經》理論讀本。

    在編輯過程中,由於本書所采用的資料來源廣、頭緒多,可能在某些資料的使用上存在版權問題。但因為客觀條件的限製,編者難以一一進行核查處理,故特此聲明,希望資料版權所有者給予諒解,並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此外,本書的譯著中也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謝謝!

    編者

    004年10月

    目 錄

    第一章 9

    第二章 1

    第三章 15

    第四章 17

    第五章 19

    第六章 1

    第七章

    第八章 5

    第九章 9

    第十章 1

    第十一章 4

    第十二章 6

    第十三章 8

    第十四章 40

    第十五章 4

    第十六章 45

    第十七章 47

    第十八章 49

    第十九章 51

    第二十章 5

    第二十一章 56

    第二十二章 58

    第二十三章 60

    第二十四章 6

    第二十五章 64

    第二十六章 66

    第二十七章 68

    第二十八章 70

    第二十九章 7

    第三十章 74

    第三十一章 76

    第三十二章 78

    第三十三章 81

    第三十四章 8

    第三十五章 85

    第三十六章 87

    第三十七章 89

    第三十八章 9

    第三十九章 95

    第四十章 98

    第四十一章 100

    第四十二章 10

    第四十三章 105

    第四十四章 107

    第四十五章 109

    第四十六章 111

    第四十七章 11

    第四十八章 115

    第四十九章 117

    第五十章 119

    第五十一章 11

    第五十二章 1

    第五十三章 16

    第五十四章 18

    第五十五章 10

    第五十六章 1

    第五十七章 15

    第五十八章 17

    第五十九章 19

    第六十章 141

    第六十一章 14

    第六十二章 146

    第六十三章 149

    第六十四章 151

    第六十五章 154

    第六十六章 156

    第六十七章 158

    第六十八章 160

    第六十九章 16

    第七十章 164

    第七十一章 166

    第七十二章 168

    第七十三章 170

    第七十四章 17

    第七十五章 174

    第七十六章 176

    第七十七章 178

    第七十八章 180

    第七十九章 18

    第八十章 184

    第八十一章 187

    道經

    第一章

    【原文】

    道1可道,非常道;名可名4,非常名。無名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5;常有,欲以觀其徼6。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7。玄之又玄,眾妙之門8。

    【注釋】

    1道: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這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學範疇。

    可道:可以言。這的“道”作動詞用。

    常:與“”通解,指永,長久。

    4名: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是“明”的意思。

    5妙:事物演化道理的極致,奧妙。

    6徼:邊際、邊界。這引申為“端倪”的意思。

    7玄:深

    黑色。意思是玄妙深遠、看不透。老子常用這個概念形容“道”之深奧。

    8眾妙之門: 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

    【譯文】

    道可以解,但它不是通常所的永不變的道;名也可以給定,但它同樣不是通常所的永存在的名。無,可明萬物之始;有,則可名為萬物之母。因此,無形無象的無狀態經常用以探察“無”的奧妙;而有形有象的有狀態,用以探察“有”的端倪。“無”與“有”名稱雖然有異,卻出於同源,兩者都極其微妙幽遠。兩者共同組成的這個對立統一體,我們稱之為玄。玄的存在,就是一切道理的奧妙之所在。

    【解析】

    此章是老子《道德經》的開篇。文中,他提出了“道”這個最高的哲學範疇,但又不得不借助“名”來解釋。老子苦思宇宙萬物之根源無所得,姑且名之曰“道”。但這“道”也隻是個虛無,無法清楚、講明白。要是能清楚、講明白的話,那顯然就不是正常、久不變的道了;同樣,老子把它定名為“道”,這樣的命 “名”也是很勉強的。所以,在老子《道德經》中, “道”和“名”都是歧義重重的。於是,老子隻好再造“無”和“有”兩個命題。“無”是宇宙萬物的始祖,“有”乃是宇宙萬物的衍生。其實“無”和“有”乃是一體之兩麵,猶如“生”和“死”是人生的一體兩麵一樣。

    老子,要把握“道”,就要從有形態和無形態兩方麵去觀察。“道”在這一章中是特指事物的規律性,而規律是不可見的,同時又是存在於事物(形態)中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狀,因此物與物往往是以形狀來區別的,而不同形狀的事物又往往體現不同的規律性,故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人們可以從“無”觀察宇宙萬物深奧處;從“有”觀察宇宙萬物廣袤處。兩者都很玄,玄之又玄是一切道理的必經之途。總之,“有”和“無”都源自於道,是道的兩種表現形式;道是看不見的名,名是看得見的道;道不離名,名不離道。

    第二章

    【原文】

    下皆知美之為美,斯1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4,難易相成5,長短相形6,高下相傾7,聲音相和8,前後相隨9。是以聖人10處無為11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始1,生而不有,為而不恃1,功成而弗居14。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5。

    【注釋】

    1斯:這就。

    惡:這指醜。

    已,通“矣”。

    4有無相生:存在與不存在相互依存而產生。

    5難易相成:困難與容易相互依存,也是互相轉化的。

    6相形:互相通過比較、對照顯現出來。

    7相傾:互相映襯。

    8相和:互相配合。

    9相隨:互相追隨。

    10聖人:老子理想中“與道同體”的典範。

    11無為:順應自然事物的生長,任憑人們去幹事,不加幹涉、不去管束。

    1始:以之為開始。

    1恃:依仗。

    14居:占有。

    15去:離去,磨滅。

    【譯文】

    全下的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是醜。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是惡。所以有與無互相對立而成立,長和短互相對立而體現,高和低互相比較而存在,聲和音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和後互相對立而相伴。

    因此,聖人以一切順從自然規律的方式處事,用以身作則的方式教化眾人,籌措萬物而不自居創始人,不標榜自己的辛勞貢獻,大功告成也並不以功臣自居。然而正是由於聖人的無爭和不居,反而使得他們的功名萬世流傳,永不磨滅。

    【解析】

    這是老子的方法論和自然主義的功德篇。老子的這一篇文章,旨在明事物是互相對立而存在的、相生的,同時也明了為功而不居功,所以功德永在的自然主義思想。

    本章分三段:前段在於闡述自然與人事的相對論,他舉出美與惡的八事為證,告訴人們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麵,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關係中產生,它們相生相成,彼此互補。相反的關係是經常變動著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價值判斷也在不斷地變動。中段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辯證法,明世間一切現象,都在對立中相調和。後段明合於自然的無為之事和有為之事、有言之教與不言之教也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當然刻意的無為,往往成了無所作為。

    第三章

    【原文】

    不尚1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4,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注釋】

    1尚:崇尚,尊崇。

    貴:視之為珍貴。這作動用。

    見:通“現”,出現,顯露。這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4虛其心:淨化人民的心思,使之無貪欲。

    【譯文】

    在上位的人,不以功名利祿去獎賞人們,從而使人們不為功名利祿而爭奪;不特別重視難得的財貨,人們也就不會為寶貴的東西而產生貪盜之心;不顯現貪婪之意,民眾就會安於現狀不產生動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淨化百姓的心思,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意誌,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知識,沒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那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解析】

    老子在本章所闡述的無知、無欲、無為是指要消弭貪欲的擴張,配合自然之道行事,萬事不可強求。

    “尚賢”是指戰國時期各國在政治上所推行的強國改革的政策措施,即以功名利祿獎賞有功的奴隸和平民百姓,鼓勵他們為國立功和建功,即在內強和外擴以及發展經濟上為國家做出貢獻。而無功的貴族即被削為平民。

    在上位者,惟以才智內養,而不以才智施之於民。世間萬惡,皆起自“欲”、“貪”與“爭”,去欲、去貪、去知識,自然無爭。抱著“下者,下人之下,非一己之下”,則下無不治。

    第四章

    【原文】

    道衝1,而用之或不盈。淵兮4,似萬物之宗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6。湛7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注釋】

    1衝:通“盅”,一種圓杯,比喻空虛。

    盈:滿,引申為窮盡的意思。參看四十五章“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意相同。

    淵:深遠。

    4兮:語氣助詞,與現代漢語的“啊”、“呀”相同。

    5宗:源頭。

    6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消磨掉它的銳氣,消解掉它的糾紛,調和隱蔽它的光芒,把它混同於塵俗。這的“其”字都是“道”本身的屬性。

    7湛:沉沒水中為湛。形容“道”的隱而無形,而又確實存在。

    【譯文】

    創造宇宙萬物的道,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宇宙萬物都在用它且用之不盡。它深奧得像是萬物源頭,好像是冥冥中萬物的主宰。它自斂鋒芒,存在萬物中,卻不為萬物所羈絆。它融入世間萬物的光輝中,也混同在世間的塵濁。我不知道它從何而來,似乎是在地之先就有了。

    【解析】

    這一篇是老子續講的宇宙本體論。精妙的道體在視覺上是無形的,在聽覺上是無聲的,用手觸摸是虛空、莫測的。但道的作用在精微處無形無象,隱微不顯,在博大處卻又無窮無盡,無所不包。老子認為“道”體現在宇宙萬物之中,並且是先於帝而存在的。因此,如果僅從道的概念去把握老子所謂的“道”,是不準確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

    第五章

    【原文】

    地不仁1,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地之間,其猶橐龠4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5窮6,不如守中7。

    【注釋】

    1仁:親也,是儒家的核心。仁者,立功施化,有恩有為,而受惠者反失其本真,反失其獨立性。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所以不仁。

    芻狗:以草紮成的狗,古代用以祭祀。祭祀時,人們用匣子把芻狗裝著,給芻狗披上華麗的繡巾,莊重地把它供在神前,但並不是愛它;祭祀畢,人們對它任意踐踏,棄之不顧,還把它燒掉,也不是恨它。人們對它無所謂親不親、仁不仁,地對萬物亦然。

    猶:好像。

    4橐龠:古時一種風袋,即今之風箱,充氣、送風用。

    5數:屢次,往往。

    6窮:不見效果,導致敗亡。

    7守中:靜守內心不發言。

    【譯文】

    地無所謂仁愛之心,地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之心的,他把百姓當成芻狗,任憑其自作自息。地之間,豈不像風箱一樣嗎?它中間雖空但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言多反而易失,還不如抱守中道,行不言之教。

    【解析】

    聖人治民之術必效法體運行之道,以“無為而無不為”作為最高準繩。老子在治國上表現了徹底的自然主義,對老百姓的善良本性加以引導的話一句也沒有提,而是認為老百姓應該像大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

    為政者“多言”,政令太多或朝令夕改,國家就要陷入困境。必應效法聖人取法地,聽任百姓自然發展:盜者抵罪,傷人者刑,殺人者死;無所偏愛某一特定之人才對;人類必須在組織下生存並求得和平共處;人類也必須在法律約束和社會不斷進步的前提下,遵守法律並通過有效的社會組織和強製性的管理才能和平共處。但是老子所主張的自然主義下的理想社會是不可能客觀存在的。

    第六章

    【原文】

    穀1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地根。綿綿若存4,用之不勤5。

    【注釋】

    1穀:山穀之穀,這取其虛義,借喻道體。司馬光:“中虛故曰穀,不測故曰神,地有窮而道無窮,故曰不死。”

    神:申也,形容變化莫測。

    玄牝:牝,雌性動物的生殖器,這借喻具有無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這指孕育和生養出地萬物的母體。玄:陰。牝:陽。

    4綿綿若存:形容道的連續性和無限性,以及道的不可見性。蘇轍:“綿綿,微而不絕也;若存,存而不可見也。” 綿綿:連續不斷狀。5勤:通 “盡”。

    ?

    【譯文】

    道的虛無寂靜與變幻莫測就如同陰陽之化育萬物。地萬物從這產生,這就是所謂的地的根源。它就是這樣連綿不絕地永存,作用無窮無盡。

    【解析】

    這一章也是老子的本體論,繼續闡發第一章、第四章“道”在地之先的意思。此文中的所謂穀神,借喻的是道體。道之孕育地萬物,猶如陰器之孕育生命一般,它虛空、變化,永不封閉,生生不息。

    此即明:道(太極)生陰陽(兩儀),兩儀生東西南北四象,四象生、地、水、火、雷、澤、山、風八卦……綿綿不絕。萬物有消有長,道卻無窮無盡。

    所謂八卦乃:

    乾三連,代表。坤六離,代表地。

    坎中連,代表水。離中離,代表火。

    震仰,代表雷。兌上缺,代表澤。

    艮覆地,代表山。巽下缺,代表風。

    第七章

    【原文】

    長地久。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1,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4?故能成其私5。

    【注釋】

    1以其不自生:因為地的生存不為自己。自生則與物爭,不自生則物歸。不自生:不自營生,即無為之意。

    後其身而身先:遇到利益,先人後己,正因為如此而成就和成全了自己,這明了不爭之德的好處。後其身:把自身擺在最後。

    外其身:把自身置之度外。

    4邪:同“耶”。

    5成其私:成就他自己。

    【譯文】

    宇宙地是永無窮的。而宇宙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為萬物提供生存條件,而不是自私地隻為自己的生存創造條件。同理,聖人把自身利益擺在最後,反而領先得到利益;把自己的生命置於度外,反而得以保全自身性命。這難道不是由於他的無私,反而成就了自己嗎?

    【解析】

    本章明“無心”、“無為”的最高境界,是在“忘我”、“無私”之中收到以退為進的實效。老子在此文中,闡明謙退反進的彎轉之理,借地的無私造化之功來比喻聖人在社會中先公後能私的道理。

    第八章

    【原文】

    上善1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4善仁,言善信,正5善治6,事善能,動7善時8。夫唯不爭,故無尤9。

    【注釋】

    1上善: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老子以水的形象來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

    所惡:所不喜歡的地方。惡:討厭、不喜歡。人惡卑下,《論語·子張》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下之惡皆歸焉。”儒家力爭上遊,老子與之相反。

    幾:差不多,幾乎。

    4與:施與。

    5正:通“政”,為政。

    6治:治理。

    7動:行動,動作。

    8時:合乎時宜,隨著時勢。

    9尤:怨尤,過失。

    【譯文】

    最高之善仿佛水。水令萬物繁盛地生長,卻從不與它們競高下,爭長短。它總是安身立命在眾人所不願去的低窪地,這種品格才最接近於道。

    有道的聖人必須效法水的品德:居處適應於任何地方;心如止水;待人真誠、友愛和無私;話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由於不爭,所以永遠不會出現差錯。

    【解析】

    水有十德(善):

    1水擇安靜無事無爭之地:不處眾物之上,甘居卑下;不逆眾物之情,隨物而行,隨器成形;以貞靜自守,以柔順自安,是謂居善地。

    水最純真、無心:水無色、無味、無臭,光明涵於內,沉靜表於外;能和萬物之性,能鑒萬物之形;生物之機不可知,化物之妙不可見。水,無心之心、深奧不可測度,是謂心善淵。

    水最具仁心:施與萬物而不伐其功,利益萬物而不求其回報;散之為雨露,萬物佩其德澤;流之為江河,以利舟楫;聚之為湖泊,畜養生物;匯之為海洋,無往而不利,故曰與善仁。

    4水不多言,甚而無言;水無言,卻有信:觀之江海,有揚波鼓浪之聲;聞之溪澗,有瀑布滴瀝之音,此即水之言也。月圓月缺,潮漲汐退,永不失時,水信如是。以觀聖人:時然後發,有物有則,言可遍下而不疑,信可傳萬世而不惑(放諸四海皆準之,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5水善於調治萬物:上升化為雨露,下降流為江河。前者德潤萬物,有化無窮之妙;後者流派遍及,有生生不息之機。聖人之治下,宜參地、讚化育、安百姓、和萬物,使下各盡其道(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各遂其生(貨能暢其流,物能盡其用)。

    6水能善其能:水至柔也,卻也至剛。前者澤潤大地,滋生萬物,行舟渡筏;後者水力發電、水刀、水切割、水滴石穿。

    7水之為物,無形、無狀,往往動之以時。不違時,不逆人事,可行則行,可止則止,無不動靜自如。正如孟子所:“決諸東則東流,決諸西則西流。”(《孟子·告子上》)8水是永生的:它在宇宙間循環不已,永不消失,真正符合牛頓的物質不滅定律。

    9水孕育生命:日光、空氣、水和養分是維持生物生存的四大基本要素。以人類為例,人們可禁食達七八之久,可隔絕陽光若幹時日,卻不能有兩不喝水的記錄。人體內代謝、呼吸、排泄、消化、循環等生理運作,均以水為媒介。水更是光合作用的媒介,因而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物)。

    10水創造文明:人類生態更以水之有無,作為消長條件。世界七大文明區均與水有關:(1)兩河流域(底格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4)地中海(愛琴)文化;(5)河洛(黃河、洛水)文化;(6)馬雅文化(墨西哥灣);(7)印加文化(安德高原湖區)。

    本篇是老子的人生哲理篇。水因為有滋養萬物、不爭與處卑下三重特性,合乎老子之道,老子進一步借水闡述以柔克剛的為人、治事、處世的道理。他借水之善來喻求為人之善,借水之德來要求人之德。水之善性與人之善性相同:為功而棄功,處劣地而隨遇而安;心性如水之溫性,心若止水,平靜而博大仁愛;誠信而具美德,為政則清;靜如水之功能無窮,動則如水之能把握時機。

    第九章

    【原文】

    持1而盈之,不如其已;揣4而銳5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6其咎7。功成身退,之道8。

    【注釋】

    1持:保持,持有。

    盈:滿,這指自滿自驕。

    已:停止。

    4揣:捶,鍛煉之意。

    5銳:使之尖銳。

    6遺:留下。

    7咎:過失,災禍。

    8?之道:地損益的自然規律。

    【譯文】

    處世之道如用器物盛水,若不斷傾倒必然盈滿溢出,不如及時停止;物體捶擊得過分尖銳,一定不能長保其鋒芒。金玉滿屋,誰能萬世守住;富貴而驕,必然自招禍災。事情成功後,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解析】

    老子告誡我們:立身行世,既不可聲勢過盛,也不可鋒芒畢露,應當謙卑為懷,功成身退。

    不貪戀於已得,不逆臆於未失,才能免於患得患失之恐懼。聖人不以名、位、勢、祿之得為得,不以金、寶、財、貨之失為失(即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無完人,欲望無滿,鋒芒要自斂,功成而不知退者,自招其損也。

    第十章

    【原文】

    載1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4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5,能無疵6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門7開闔8,能為雌乎?明白四達9,能無知10乎?生之畜11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注釋】

    1載:發語詞當“且”解,如載浮載沉,載欣載奔。

    營魄:營,指精神;魄,指體魄。

    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為魂魄合而為一,兩者合一即合於道。又解釋為身體與精神合一。

    4專:守也,集中而不分散。

    5滌除玄覽:洗垢謂之滌,去塵謂之除。覽,通“鑒”,鏡子。玄覽:多見、多聞、多欲、多望,人的內心。

    6疵:毛病,這指欲望。老子把欲望比做鏡子上的塵垢,妨礙體道,必須滌除。修道之人,求靜必須去除欲望,心無雜念。

    7門:即宮,指耳目口鼻等官感器官。

    8開闔:激活。

    9明白四達:不是指耳目口鼻的明白四達,而是指心如明鏡的大智。四達:以百姓之心為心,以興利除害為要,以善行教化為本,以慎行薄斂為末。

    10知:心智、心機。11?畜:養育、繁殖。

    【譯文】

    有識之士自問,靈魂與形體相合一,能永不分離嗎?靜心斂思,把精氣調和得十分柔和,就能像嬰兒那樣真自然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一塵不染嗎?愛護人民治理國家,能夠達到無為而化的境地嗎?在動靜循環的大自然中,能柔弱安靜,不爭雄長嗎?在明白通達一切智能後,能表現出無知無欲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為萬物盡了力而不顯示自己,助萬物成長而不主宰它們,這就是最深的“德”。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修養與理篇,著重講人在修身養性和為學治國諸事上如何由“下德”躋於“上德”。老子希望把 “柔弱”、 “無為”、“退守”、“無知” 的自然之道,推廣至人事、社會、政治層麵上。在中國的曆史傳統中,道家之人,非常注重現世的生存,卻對於死亡極少探究,所以在漢朝他們便與民間的神仙方術結合,形成了一個宗教門派——道教。那道家對中國乃至全人類有什貢獻呢?總結如下:一、他創造了氣功,並代代發揚光大,讓世人刮目相看。所以道家之人,非常注重自身修練,是中國氣功的最早發明與傳播者;二、他注重德行修為,所以對於功德是特別清醒的:人縱使修練一輩子,也會染上俗世塵垢的。這是什原因呢?人有私欲,歲月漸長,欲隨歲月至,如花開路旁,久則沾塵垢,人不複嬰兒初。

    神形合一最終會分離,為地人類貢獻一生而能不恃能,不據為己有,不顯示自己的功勞,這才是老子所謂最高的德,也是他心目中的與道合一的聖人。推動萬世萬物運行發展,而不自我標榜,乃是最高的道(玄德)。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1,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注釋】

    1三十輻共一轂:輻,車輪的輻條。共,拱的本字,拱衛環繞。轂:車輪中心穿軸的部分。

    埏埴:埏:摶擊。埴,黏土。埏埴,把陶土泥放入模型中拍打製成陶器。

    戶牖:門窗。

    【譯文】

    三十條車輻供衛著一個轂,由於轂的中空能承受軸,才能發揮車的作用;糅合陶土製成器皿,由於中空,才產生器皿的效用;建造房屋、開鑿門窗,由於門窗的虛空才產生居室的效用。因此,所有“有”給人帶來的效用,全靠“無”的作用。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相對主義的理篇,明實存體和虛體的辯證關係,並進一步引入 “利”與“用”的關係來明。老子通過車、陶器和房屋的構成(造),闡述“有”與“無”的關係。一般人以為車輻、陶土、牆壁等“有”才能夠成車子、陶器和房屋的實有,但若無條輻、陶器的中空部分以及房屋窗戶的“無”部位,就不能使事物發生作用。

    如果一間房屋的結構是實體,而外部的空間是虛體,那究竟用處大的是實存體,還是空間呢?老子認為,從利用關係看,虛的意義大於實。因而他指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實存體作為利用物,虛體才是真正的用處。事物總是相對而論的。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簡單的辯證法,但卻不是黑格爾式的辯證法。

    本章要旨在於顯示“以有為體,以無為用”,體用合一,方為大用;有體無用,等於廢物;無體則無以作用。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1,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4畋獵5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6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7,故去彼取此。

    【注釋】

    1五色令人目盲:五色,青黃赤白黑,這指色彩多樣。目盲,比喻眼花繚亂。五音令人耳聾:五音,宮商角徵羽,這指多種多樣的音樂聲。古代音樂的基本五音,沒有外來音。耳聾,比喻聽覺不靈敏,分不清五音。五味令人口爽:五味,酸甘苦辛鹹,這指多種多樣的美味。口爽,敗口,味覺失靈。4馳騁:騎馬追逐,比喻縱情放蕩。

    5畋獵:在田間平野打獵。畋,打獵。

    6行:行為,品行。

    7為腹不為目:隻求溫飽安寧,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腹:樸質無華的生活方式。目:聲色犬馬的精神刺激。

    【譯文】

    五彩繽紛華麗的色彩,容易使人眼花繚亂;震耳欲聾的音樂聲響,容易使人聽覺失靈;豐盛多味的食品,容易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追逐獵物,使心情放蕩發狂;稀奇珍寶之物,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隻求口腹溫飽的樸實,不奢求耳目的娛樂,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社會影響論和修身篇。聲、色、耳、目之娛,可以使人傷身敗德,不如簡樸過日。人走向社會,會受世俗的種種影響,使人心亂和迷惑。為免塵垢,老子認為人生活應守純樸,不要被俗音、俗色、俗味引誘和迷惑。

    聖人隻追求最基本的物質生存條件,追求精神生活的升華。但是真正的聖人不躲避俗世,應該在俗世中培養高尚的品德和堅強的意誌,這才是真正千錘百煉的聖人。

    第十三章

    【原文】

    寵辱1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4,及吾無身5,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下,若可寄下;愛以身為下,若可托下。

    【注釋】

    1寵辱:榮寵和侮辱。

    貴:讀為遺,重視。

    下:下等,低級。

    4有身:有我,隻知有自己,隻顧個人利益。

    5無身:無我,與“有身”相反。

    【譯文】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為何寵辱上身使人驚恐?因為得寵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格外驚喜,失去寵愛則令人驚慌不安。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

    為什把大患看得跟生命一樣嚴重?我們之所以感到有大患來臨的感覺,因為“有我”的關係;假如我們忘掉這個“有我”的軀體,我還會有什憂患呢?

    所以,隻有以身為下、深知自重的人,才可把下的重任寄托於他;也隻有以身為下、深知自愛的人,才可把下的重任交付給他。

    【解析】

    這是老子的人生論和政治論,老子認為以“無心”、“無為”之心,以“毋我”、“毋執”之意去從政、治理下,才能得完美的結局。換句話,要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業,方能得福免禍,貴身自保,止於至善。人生得寵時驚喜,喪失時便驚懼,得寵和失寵看似是兩回事,其實有得也必然有失的時候,所以人不要隻顧個人利益,否則會留下大患。

    其實“占有”是勞神的、痛苦的,“享有”才是快樂的、無慮的,此即孟子“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義。所以,人貴以身為下,也隻有以下為己任的人,下人才可以把治理下的事托付給他。

    第十四章

    【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1;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4,故混而為為一5。其上不 ,其下不昧6,繩繩不可名7,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8。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9。

    【注釋】

    1夷:滅的意思,無形無象的形容詞。

    希:稀也。靜的意思,無聲無響的形容詞。

    微:微隱的意思,是無體的形容詞4致詰:發問,窮究。詰,問。

    5混而為一:凡可言的都是可分的,都是有形的具體事物,因為不可言,故“混而為一”。混和一,都有不可分的意思,都是對“道”的聲明。

    6其上不 ,其下不昧:其,指道。 ,明亮。昧,昏暗。

    7繩繩不可名:繩繩,運動無窮極、廣大無涯際的意思,是對道的無限性寫狀。道隻有連續性,沒有中斷性,不可分,故不可名。

    8惚恍:即恍惚,不清不集中,似有似無,難以分辨,喻神智不清狀。

    9紀:綱理,規則。

    【譯文】

    眼看不見,所以稱之為不滅;耳聽不到,所以稱之為希微;手摸不著,所以稱之為無狀。這三種情形是不能用視覺、聽覺與觸覺去窮究的,因此混合為一,歸於“道”的虛無。它的陽麵不見光鮮,陰麵也不顯得幽暗,難以形容它的幽微深遠。它是無形的狀態,更是無物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尾。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就能認識、了解“道”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解析】

    老子的宇宙論為:道的本體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它沒有形狀,沒有物象;它隻可心領意會,不可言喻體行。這就是“道”的運行規律,也是最高的哲學範疇。如果我們掌握它去駕馭一切現存的事物,就可以知道“道”的相對遠古處了,那就是“道”的紀元的開始。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士1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4焉,若冬涉川;猶5兮,若畏四鄰;儼6兮,其若客;渙7兮,其若淩釋;敦兮,其若樸;曠8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敦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釋】

    1士:信仰“道”的人。

    強:勉強。

    容:形容。

    4豫:獸名,性多疑。形容遲疑不決,下不了決心的樣子。

    5猶:獸名,警覺性很高。這形容反複考慮,提防戒備的樣子。

    6儼:恭敬、嚴肅的樣子。

    7渙:流散、灑脫,任其自然而不執著於原狀。

    8曠:開放,空闊。

    【譯文】

    古時候善於修道的人,細微而又通達,達到了深不可測的境界,所以一般人無法理解,隻能勉強加以形容。

    他立身處世十分心,好像在冬踩著冰過河,唯恐失足;他的言行舉止謹慎戒懼,唯恐遭到鄰人非議;他待人治事莊重拘謹,仿佛到別人家中作客一樣正襟危坐;他灑脫無羈,好似冰塊緩緩消融;他敦厚忠實,好像未經雕琢的木材;他內心寬容大量,像幽深山穀一樣虛懷;他外表溫文渾厚,如同混濁大水能包容一切。

    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靜止下來自然會慢慢澄清;誰能永久一成不變?動起來就會慢慢顯出生機。能掌握這一切靜、動、清、濁道理的人,他不會自滿,正因為他不自滿,故能推陳出新,去腐更生。

    【解析】

    這篇文章是老子的人生論,幾乎全篇都是對古善為“士”的高尚品格的挖掘和讚頌,其實這些都是老子自己內心的感悟。

    “士”應怎樣?思考問題和行動應該心謹慎;儀容和態度恭敬、嚴肅,卻又灑脫不羈;老實質樸虛懷若穀,氣量如奔流的河流;能靜能動,生機在守靜中。這就是玄妙淵深而通達的在上古和老子心目中的善“士”者。

    老子認為,有道之士質樸虛懷,靜中生動和自斂鋒芒,食住行等生活的各方麵粗樸不拘,這才不為塵世所羈。這是他自己的表率,也是他對“善為士者”的要求。修道的方式是內外兼修,身心相成;修道的狀況是無為、無不為。

    修道的要求:

    如冬涉川履冰般謹慎。

    如畏四鄰般警覺。

    如見貴賓般嚴肅。

    如春冰化水般融和。

    如未鑿樸木般敦厚。

    如空穀足音般開闊。

    如濁水滾滾般混厚。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虛極1,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4。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5,靜曰複命6。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7,容乃公,公乃王8,王乃9,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10。

    【注釋】

    1致虛極:致,達到,下功夫修養使自己達到。虛極,心靈極度虛寂。極:極度,頂點。

    篤:與 “極” 同義,極端。

    作:生長、發展。

    4觀複:回頭察看。

    5歸根曰靜:萬物生於道,老死又回歸道,物運動,道是靜,所以把歸根叫靜。

    6複命:回複本性,交還所受之命。命是賦予生物的生存指令。

    7容:包容。

    8 王:下歸從。

    9 :指自然的,或為自然界的代稱。

    10歿身不殆:歿,死。殆,危險。

    【譯文】

    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乃是修道的最高工夫。我往複觀察萬物的生長,盡管變化紛紜,還是要回歸自己的根上。最後反觀它們的根本,還是一個“靜”,這靜的本性就是複命(回複本性)。回複本性就是常道,認識了萬物演進的常道,就叫作明,不了解常道而輕舉妄動,就會生禍端。

    能夠了解宇宙萬物演變常道的人,就能包容通達;能包容通達的人,就能大公無私;能大公無私的人,就能下歸心;能下歸心的人,就能至大無比;能至大無比的人,才能合乎道;能合乎道的人,才能永垂久遠;能永垂久遠的人,才能終身不招致危險。

    【解析】

    這是老子的認識論篇,強調致虛守靜的工夫,才能回複本性。隻有摒棄心中雜念,才能致靜去極欲洞察萬物,萬物歸“道”,才合理。回複本性後才能明,才能容,才能公,才能王,才能大,才能久,才能安。

    不遵循“道”而亂作,必然導致禍害。因此所有的生存和作為,必須入“道”,遵守“道”——法則的要求,才是至聖無尚的。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1,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4,其貴言5。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注釋】

    1太上:最好的統治者。太,指最好的。上是國君。

    下:在下的百姓。

    信:名詞,指誠信。

    4悠兮:很悠閑的樣子。

    5貴言:慎重其言,很少開尊口,惜言如金。

    【譯文】

    最優秀的統治者,人們僅僅知道有他的存在而已;次一等的統治者,人們都親近他、讚賞他;再次一等的統治者,人們畏懼他;更次一等的統治者,人們都不服他。這種統治者,由於本身誠信不足,人們也就不會相信他。因而最優秀的統治者,總是那悠閑,他很少發號施令,但事情卻一件件地圓滿達成。而老百姓卻不知道是聖君在運作,還以為原本就是如此。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政法論。老子強調無為而治,管理政治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求有所不求,相互製衡。曆來愈是有為,愈是治理不好,像秦始皇、王莽、隋煬帝;愈是無為的皇帝,國祚愈是長久,像東晉、南宋、晚明的皇帝。無為而治的道家統治者最好。所謂的“嚴官府出厚賊”,就是這個道理。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1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注釋】

    1大道:指社會政治製度和秩序。

    智慧:聰明、智巧。

    六親:父、母、叔、伯、兄、弟。又雲父子、兄弟、夫婦之三綱,乃構成六親。

    【譯文】

    當大道被廢棄時,仁義之德就會出現;當聰明智能出現時,偽詐才盛行人間;家族中六親不和,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民族陷於混亂之中,愛國忠臣之士才會出現。

    【解析】

    這是老子的政治篇,他認為仁義、禮智、孝慈、忠臣的出現,乃是病態社會回光反照現象。當自然社會被破壞的時候,才有人倡導仁義;當社會在無秩序時或當社會秩序和社會關係崩潰的時候,另一些社會因素就會發生作用。

    第十九章

    【原文】

    絕聖棄智1,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4不足,故令有所屬5,見6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注釋】

    1絕聖棄智:拋棄聰明智巧。聖,自作聰明。智,智慧。

    複:回複。

    巧:先進技術。

    4文:文飾,表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文和質是相對的兩個範疇。質,質樸。

    5屬:依托,寄托。

    6見:現出。

    【譯文】

    與聖明斷絕,拋棄聰明和智能,人們才有百倍的利益;與仁德斷絕,拋棄仁道和義理,人們才會回到孝慈之心;與先進技術斷絕,拋棄私欲,才能消滅盜賊。以上“聖智”、“仁義”、“巧利”三項全是消極無為而不是人文治理的原則,不足為訓。它們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欲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解析】

    這一篇是緊接上一篇的政治論,此篇敘述的是醫治社會病態的方法:絕智慧、拋仁義、棄巧技,實際上是建議人們倒退到無智慧、無仁義、無科學技術發展、無私欲的原始人類混沌的生存狀態(無為而治的社會)中。?這便是老子的無為理念,它是一種倒退的政治哲學和理想,但卻是老子的理想國。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與阿1,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4,如享太牢5,如春登台6。我獨泊兮7,其未兆8;沌沌兮9,如嬰兒之未孩10;兮11,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1,我獨昏昏;俗人察察1,我獨悶悶14。澹兮15,其若海;飆16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17,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18。

    【注釋】

    1唯之與阿:唯,恭敬的應諾聲,是服從聽命的語聲。阿通“”,怒斥聲。唯的聲音低,阿的聲音高,這是區別尊貴與卑賤的用語。

    荒兮:廣漠、遙遠的樣子。荒:洪荒,指遠古時代。

    未央:無邊無涯。央:盡的意思。

    4熙熙:和樂的樣子。

    5如享太牢:參加豐盛的筵席。享,通“饗”,滿足地享受。古代帝王祭祀,將供品牛、羊、豬三牲齊備叫太牢。

    6春台:美麗的遊樂場所。

    7泊兮:淡泊的樣子。

    8未兆:沒有跡象,形容無動於衷。兆:征兆,跡象。

    9沌沌兮:混混沌沌,無知的樣子。

    10孩:形容嬰兒的笑聲。未孩,尚未開笑,言其無情感、無知識。

    11兮:疲倦的樣子。,通“累”。

    1昭昭:明辨事理。

    1察察:嚴厲苛刻的樣子。

    14悶悶:純樸誠實的樣子。

    15澹兮:遼遠廣闊的樣子。

    16飆:風聲,飄蕩的風。

    17有以:有用,有為。

    18貴食母:看重道。點出得道之人無知無識,像嬰兒唯知食母那樣的真無邪。母:道也,見第一章“有名萬物之母”。

    ?

    【譯文】

    應諾和斥有什兩樣?美好和醜惡,又相差多少?眾人所畏懼的,我們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追名逐利正樂不可支,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登台眺望美景。我則淡泊寧靜,無動於衷,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嘻笑聲。倦怠得很啊!好像無家可歸。眾人都有多餘的東西,隻有我好像什也不足。我真是愚鈍呀,混混沌沌。

    眾人都自命非凡,張狂自是,而我獨糊糊塗;眾人都那嚴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淳厚寬宏。何等的平靜啊,我如海潮一般漂流無涯,如長風一般過而不止。眾人都自以為聰明,有所作為;而我獨笨拙無能,無所作為。我唯獨與人不同的,關鍵在於謹守自然之道。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明誌篇,他通過描寫俗世眾生相,體現出自己重“道”瀟灑的人生觀。

    世間的道隻有一個,有人抱道自守,重樸厚而不重華飾,自然無往而不利;有人則東奔西忙,也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

    作為一個抱道自守之人,必須甘於寂寞,淡於獨行。認道之人,超脫塵俗,無所牽係;體道之人,像水那樣清靜純明,像風那樣瀟灑,像嬰兒那樣無知無識。

    第二十一章

    【原文】

    ? 孔1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唯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4,其中有精5,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6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注釋】

    1孔:大。

    容:體現。

    惟恍惟惚:就是恍惚的意思。

    4 窈兮冥兮:窈,深遠。冥,昏暗。?

    5 精:極細微的物質性的實體。

    6 閱:檢閱,即認知。

    【譯文】

    大德之人的胸襟,唯道是從,依德而行。“道”這個東西,沒有固定的形體,恍恍惚惚。但在恍惚之中,卻有真相;在恍惚之中,卻有實體。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有精氣。這精氣雖然細微,卻是最具體、最真實的。

    從當今上溯到古代,道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根據它才能認知萬物的初始。我怎知道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宇宙論,他對“道”的述詞有非常現代的色彩。道是本體,德是表現,萬物因道而生,道借萬物而顯現。

    宇宙間的一切作為,皆依道而行。道無所在,無所不在;無所有,無所不有。虛虛實實,莫可名狀,似無若有,高深莫測,真可“無象之象”、“無物之物”。地萬物的運行,有非常準確的周期性,這就是所謂“信”。而所謂“信”,就是今的規律。

    ????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1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4為下式5。不自見6,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7,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注釋】

    1枉:彎曲。

    窪:低凹處。

    敝:破舊狀。

    4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5式:法式,模範。

    6見:同“現”,表現。

    7自伐:自我吹噓。

    【譯文】

    委曲者反能保全,屈枉者反能伸直,低窪處反能充盈,陳舊物反能新奇,少取者反能多得,貪多者反而迷失。因此,聖人抱守“道”作為下的表率,不堅持己見,看問題才能明察;不自以為是,是非才能得以昭彰;不自居自誇,才能獲得功勞;不自我封閉,才能有所進取。隻有“不與人爭”的人,世間才沒有人能爭得過他。古人常的“委曲求全”這個道理,哪有半點假?這的確是真理啊。

    【解析】

    這一篇是老子的方法論與人生論,帶有很濃的自然主義思想。曲與全,枉與直,窪與盈,敝與新,少與得,多與惑,看似全然相反,實則一體之兩麵。受委曲反能保全,能低頭才能伸直,如水處於低窪地就能滿一樣。

    凡事要看全體而非執著單麵,要看象而非表象。危機往往是轉機,最筆直、最平坦的馬路,往往出車禍最多,這全是生活的道理。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1。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地。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4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釋】

    1希言自然:少話是合乎自然的。希言:少話。

    飄風:狂風,疾風。比喻政治求速則動蕩。?驟雨:急雨,暴雨。比喻政治求急則暴亂。4失者:較遜色之人。失:指失道或失德。

    【譯文】

    少話是合乎自然的。狂風發狂地吹,吹不了一個早晨;暴雨猛烈地下,下不了一整。是誰使得狂風暴雨?是地。

    地造成的狂風暴雨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人的狂暴行為? 所以奉道為事業的人應該知道:求道,應該使自己與道相同;求德,應該使自己與德相同;求失,應該使自己與失相同。同於道的人,道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德的人,德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失的人,失也樂於得到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政治論和人生論。飄風、驟雨,連地都不能獨斷獨行,何況是人呢?老子認為,清靜而行不言之教、不亂發號施令才是統治之要;與人相處,總要認同他,否則無法產生信心與信任。

    地不言,地之道立矣;聖人不言,聖人之道行矣!盡在不言中。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1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4,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注釋】

    1企:踮起腳尖站。想要爭高。

    跨:跨越,想要爭先。

    餘食:吃飽了再強吃。

    4贅行:多餘的行動、行體。贅:多餘。

    【譯文】

    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一點,反而站不穩;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凡是堅持己見的,反而看不清楚;凡是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凡是自我誇耀的,反而喪失成績;凡是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的領導者。 在修道之人看來,以上這些行為隻是多餘無用的東西,誰都會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絕不會這樣做。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人生論,本章延伸前章大意。道家要求萬事順其自然,淡泊明誌,見欲不長,見功不居,不執不彰,守中以明辨一切,勸人順應自然,遇事謙下、退讓,不可爭勝逞強,不可躁進自炫。若有人刻意表現自我,輕舉妄動,隻會適得其反,惹人討厭。

    ??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1,先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4,可以為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5。大曰逝6,逝曰遠,遠曰反7。故道大,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法道,道法自然8。

    【注釋】

    1有物混成:形容“道”的混合為一體。物:指“道”。混成:渾然成。

    寂兮寥兮:沒有聲音,沒有形體。寂:無聲,寧靜狀。寥:空虛,寂寞狀。

    獨立而不改:獨自存在不變。形容道的獨立性和永性。改,變。

    4周行而不殆:周行,循環往返。殆:疲憊。

    5大:無外為大,即無限大。形容道是無邊無際的、力量無窮的。其實道最大亦最,不可以大形容。

    6逝:行、去之意。?指運行周流不息。

    7反:回歸原處。同“返”,循環往返而不息。

    8道法自然:即效法自己,形容道獨立,不憑不靠。法:法則。

    【譯文】

    有一個混合成為整體的東西,在地出現之前已產生。它無聲響,又空虛無形狀,不依賴於任何外力而獨立存在,自動循環運行而永不停息,可以看作是地萬物產生的母體。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把它叫做“道”,再勉強地給它起個名叫“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

    因此,道是大的,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以地為法則,地以為法則,以道為法則,道則以自己為法則。

    【解析】

    這是老子的本體論和宇宙論,本章明“道”之“體”和“用”。“道”先地而生,無形無聲,循環不已,永世不竭,成為、地、人三才之間的準則。老子認為宇宙是一個活生生的世界,“道”這個地萬物的母體循環不息,永遠地運動,不依賴任何東西而存在,不假外力而永不停息地運動著。

    “道”是產生地萬物的母體,當然大;地是一切的載體,也當然大;但是人隻七尺區區之體,何謂大?其實到底人是最大。人不僅是地萬物乃至“道”的精華,而且人具有智慧,世間萬物唯智慧最具力量和獨尊塵世。一切的存在和發生,都被智慧所洞察,這便是人大的原因。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為輕根1,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4,燕處5超然6。奈何萬乘之主7,而以身輕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注釋】

    1根:根源。

    靜為躁君:躁,動。君主,即主宰。

    不離輜重:指聖人不離根本。離,離開。輜重,行軍時運載器械、糧草、材料的運輸車,有篷布。

    4榮觀:貴族遊玩的地方。指華麗的生活。

    5燕處:自得其樂的安居之地。燕,和樂。

    6超然:坦然。

    7萬乘之主:這指君主。

    【譯文】

    重是輕的基礎,靜是動的主宰。所以聖主立身行道,總不離“重”,有如軍隊遠行不離輜重一般。

    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卻能安然處之。為什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妄動就會喪失主宰。

    【解析】

    重能禦輕,靜能製動,這是物“理”,也是人“事”之道。這是老子以哲理來喻示侯王的人生論,他指出侯王不可以身輕下。老子告誡在上位的人,既不可為榮華富貴所迷惑而沾沾自喜,亦不可仗恃自身知能,輕率行事。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無轍跡1;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4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5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6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7,雖智大迷。是謂要8妙。

    【注釋】

    1?轍跡:車子在泥土的路上走過,車輪留下的痕跡。

    善言,無瑕謫:善言,順物之性,指善於采用不言之教。

    瑕謫,缺點、毛病。

    籌策:出計定策。籌、策都是竹製籌碼,是古代運算所用的計數工具。

    4?關楗:栓梢。古代門戶的關楗是木製的,橫的叫關,即栓,豎的叫楗。

    5約:纏束,用繩捆物。

    6襲:因襲,繼承。

    7資:借鑒,幫助。

    8要:重大的,深奧的。

    【譯文】

    善於行路的,不會留下轍痕;善於言談的,不會留下把柄;善於計算的,不必使用籌碼;善於閉門的,不用閂鎖就使人打不開;善於捆綁的,不用繩索就使人解不開。因此,聖人總是挽救他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總是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遺棄的物,這就是因為懂得運用道的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為惡人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鑒。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鑒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塗。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解析】

    此篇是老子的人生論,教人明白“道”“體”的互用。文中的“五善”之人,乃完美之人、懂道和善用道之人,也就是老子之謂的聖人。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因物為用;不可自私用智,妄作聰明;更不可棄人棄物,使下無可遺之人,下亦無可棄之物;必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1,守其雌,為下溪。為下溪,常德4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5,守其黑6,為下式7。為下式,常德不忒8,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下穀。為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9,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10。

    【注釋】

    1雄:陽剛,勇力之意。

    雌:雌伏,陰柔,忍讓之意。

    溪:水溝,處於卑下地位。

    4常德:人類原有的德性。

    5白:代表光明、色彩。

    6黑:代表幽暗。

    7式:楷模、範式。

    8忒:違背。

    9器:器物,指萬事萬物。

    10割:割裂。

    【譯文】

    我雖知道什是雄強,但自甘雌伏,居於眾人之下;由於甘居低下、與人無爭,因而不離常德,回複到單純、無知、無欲狀態,好像嬰兒一般。

    我雖知道什是光彩,但卻安於暗昧,甘願做下的模式。甘願做下的模式,永的德行不相差失,才能恢複到不可窮極的真理。

    我雖知道什是榮耀,卻安於屈辱卑微,甘願做下的川穀。甘願做下的川穀,永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複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

    樸材被製造成千百種器物,唯有聖人才能設官治理,不使下分割。

    【解析】

    ? 此篇是老子的人生論和政治論。修己治人之道,在於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以退為進。世間事理,往往愈爭愈得不到;由於不爭,反而無人與之爭,唾手可得。世之好爭之士,仲不三思斯語?

    第二十九章

    【原文】

    ? 將欲取下而為之1,吾見其不得已。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4或吹5;或強6或羸7;或載或隳8。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9。

    【注釋】

    1將欲取下而為之:取,治的意思。為,主觀勉強去做。不得已:達不到目的。

    神器:下國家之王位。

    4?:同“噓”。

    5吹:熱吹。

    6強:壯。

    7嬴:弱。

    8隳:墜於車下。

    9泰:極、太。

    【譯文】

    若有人想要取下,卻又專斷妄為的話,我看是達不到目的的。下的人民是神聖的,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願和本性而加以強力統治。否則,強力統治下,就一定會失敗;強力把持下,就一定會失去下。因此,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後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 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聖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解析】

    ?這是老子的政論篇。自然之道,守之則貴,行之則利,絲毫勉強不得。聖人處無為之事,與其費力不討好,反不如去甚、去奢、去泰,順應人。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1人主者,不以兵強下,其事好還4。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5。善有果6而已,不敢以取強7。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8則老,是謂不道9,不道早已10。

    【注釋】

    1佐:輔佐、幫助。

    人主:國君。

    強:強迫,強製。

    4其事好還:用兵這件事一定能得到報應。還:還報、報應。

    5凶年:荒年、災年。

    6善有果:果,成功之意。指達到獲勝的目的。

    7取強:逞強、好勝。

    8物壯:強壯、強硬。

    9不道:不合乎大道。

    10早已:早死、很快完結。已:結束,完了。

    【譯文】

    用道的理念去輔佐君王的臣子,不以軍事力量在下稱強。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軍隊所到之處,荊棘叢生,田園荒蕪。戰爭過後,又必然出現災之年。善於用兵的人,隻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有戰果而不敢得意,有戰果而不敢炫耀,有戰果而不敢驕傲,有戰果而是出於不得已,有戰果而不要逞強。事物過分強大就會走向衰朽,因為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道的,很快就會消亡。

    【解析】

    本篇講的是老子的反戰思想。戰爭是“不道”(不合乎道,不道德)的,它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後果。即使不得已而應戰,—旦完成戰爭的目標,應立即停火收兵,不可逞武力之強。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是直斥戰爭的罪惡,指出戰爭是違道之舉。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謂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是講人積善的目的,不是要依所積善果而求取自身的特殊利益,而應該積善而不依恃善果。

    《道德經》主要是一部哲學著作而不是兵書,所以他不是從軍事學的角度論兵,而是從哲學的角度。他講哲學時折射到用兵,因為哲學與軍事雖非屬於同一學科,但有許多內在相通之處。他著重講戰亂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後果,這是從反對戰爭這一角度出發的,因為戰爭是人類最殘酷最愚昧的行為。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1,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4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誌於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注釋】

    1物或惡之:物,指人。意為人所厭惡、憎惡的東西。

    處:存在心上。

    貴左:以左邊為上位。古人以左為陽,以右為陰。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禮儀。貴:看重。

    4恬淡:安靜、沉著,不過分。

    【譯文】

    一切兵器都是不祥之器,人們都應該厭惡它,所以有道義的人不使用。君主平時以左為貴,以柔用道;到了戰時則以右為主,以兵相勝。

    武器是不祥之器,它不是宅心仁慈、厭惡殺戮的君主所輕易使用的,萬一不得已用之,也不會過分。就算打了勝仗,也不值得讚美歌頌;當你讚美歌頌打勝仗時,那你就是以殺人為樂。凡是以殺人為樂的人,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歸附。

    向來吉慶事以左邊為上,凶喪事以右邊為上。讓偏將軍居左,讓上將軍處右,就像在喪禮上那樣。所以有道的君主,每逢殺人多了就揮淚而哭,就算打了勝仗,也是以喪禮來對待。

    【解析】

    與前章同,這一章仍是講戰爭之道,是上一章的繼續和發揮。上一章著重從後果講,這一章以古代的禮儀來比喻、敘述老子的反戰思想。老子認為,兵器戰爭雖然不是祥的東西,但作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時,也要用戰爭的方式獲取勝利,但不要以兵力逞強,不要隨意地使用兵力殺人。對於戰爭“不得已而用之”,這表明老子在咒詛戰爭的同時,也還是承認了戰爭的作用。相反,對於在戰爭中死去的人,要真心表示哀傷痛心,並且以喪禮妥善安置死者。因為戰爭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禍,這是人所共知的。

    任繼愈認為《道德經》“也是反對戰爭的”。但是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戰爭的手段,是為了除暴救民,舍此別無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應當“恬淡為止”,戰勝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為是。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無名,樸1雖,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4。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5。始製有名6,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7。譬道之在下,猶川穀之於江海8。

    【注釋】

    1無名、樸:這是指“道”的特征。

    :用以形容“道”是隱而不可見的。

    莫能臣:這是沒有人能使之臣服。臣:臣服,駕馭。

    4自賓:賓,服從。自將賓服於“道”。

    5自均:自然均勻。

    6始製有名:萬物興作,於是產生了各種名稱。名,即名分,即官職的等級名稱。

    7可以不殆:不殆,沒有危險。

    8猶川穀之於江海:之於,流入;一正文應為“道之在下,譬猶江海之與川穀”。

    【譯文】

    我們所的“道”永遠是無名,它雖然質樸而不可見,但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治理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製,製定各種製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製約,適可而止。知道製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差池了。道存在於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解析】

    這一章講了“無名”、“有名”、“知止”,這些觀點表達了老子的“無為”的政治思想。他認為能守樸,定能下無敵。老子的哲學在世界觀、辯證法方麵,都具有這種素樸的特點,在老子的書中也是用直觀來明自然現象的普遍聯係的。

    老子以道可大可,來警戒侯王不要野心太大,要把自己擺在既定的位置上,不要無限地擴大自己的權力。道是先地而生的,它大,它能生地萬物,宇宙都須依據它的法則運行;它,它又搏之不得。道作為物質世界的未被感知的存在,在宇宙則為宇宙之道,它統轄宇宙的發展變化;在地則為地之道,它統轄地的發展變化;在人世間則為人世間之道,它統轄人世間的發展變化。所以老子講“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道在哪個範圍之內,就發揮哪個範圍的作用。如果地是江海,那道就以河流湖泊的麵貌出現為江海注水。道都這樣,更何況侯王呢?作侯則應老老實實為侯,不要生出野心想為王;作王則應老老實實為王,不要生出野心想擴大權限範圍。

    《道德經》所講的“道”,就是指物質世界的實體及其變化的原因和規律。“道”是永的,既如無名之樸,是極幽微的。

    有智者可以“知”取,勇者可以“武”使,巧者可以“事”役,力者可以“重”任,貪者可以“財”淫。唯有抱樸無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至下無敵。

    道之偉大,猶如江海可容百川。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1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注釋】

    1強行:堅持不懈、持之以。強:剛強、果決。

    所:所在,立場。

    死而不亡:身雖死而“道”猶存。亡:消失。

    【譯文】

    能了解別人叫做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製自己的弱點的人才算剛強。知足常樂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人就是有誌。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體雖死而“道”仍然存在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解析】

    此章承接上章,上章老子專講侯王的為人之道,意在勸誡侯王安於本分,不要總想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道本公,非人力所能扭轉。

    老子主張人們要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認為 “知人”、“勝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勝”更為重要。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又不知己,每戰必殆!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倘若能認清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並且切實推行,即使人的身體消失了,但精神是永垂千古的,這當然可以算做長壽了。

    根據老子作此《道德經》所堅持的一貫思想,即自然無為的思想,顯然老子讚同自知者、自勝者、知足者、死而不亡者。其中自知者、自勝者、知足者都是從人的自我修養出發而講的,而死而不亡者則是講的自我修養的最高境界。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 1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4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萬物歸焉而不為主5,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釋】

    1 :同泛,廣泛或泛濫。

    辭:言詞。不辭,意為不三道四,不推辭、不辭讓。

    不名有:不自以為有功。

    4衣養:一本作“衣被”,意為覆蓋。

    5不為主:不自以為主宰。

    【譯文】

    大道像大水泛濫一樣無處不到,萬物依靠它生存繁衍,但它從不拒絕萬物的索求。它建立了偌大的功勳,卻從來不居功。它用衣食養育萬物,卻不做萬物的主人。養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稱之為得到了道;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之為得到了大道。就是因為這個道理,聖人始終不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所以能成其大。

    【解析】

    本章講的是“道”的作用。“道” 不主宰萬物,完全順任自然,生長、養育萬物,使萬物各得所需。

    “道”是一個物質性的概念,它是耳、目、觸、嗅諸感覺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卻無時無刻不存在於自然界之中,而不是僅憑人們的主觀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此外,老子在本章發揮的“不辭”、“不有”、“不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從“衣養萬物”中使人們感受到愛與溫暖的氛圍。

    老子認為統治者治理社會是與統治者的個人人格修為緊密相關的。個人人格修為是道,而以個人人格修為的道去治理社會,則能成就出大道。“常無欲”是個人人格修為的核心,隻要統治者沒有個人的私欲,那就不會把下萬物視為己有,從而也就會出現“萬物歸焉而不知主”的理想社會環境。

    本文實際是在期望統治者們應該像“道”那樣起“樸”的作用,用“道”的理念來管理國家,管理人民。此章內容從另一角度看,又是在談作為統治者所應該具備的道德修養。

    第三十五章

    【原文】

    執大象1,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4,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5。

    【注釋】

    1象:無象之象,即道。

    安平泰:安,乃,則,於是。泰,同“太”,平和、安寧的意思。

    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4出口:開口。

    5既:竭、盡的意思。

    【譯文】

    有了社會大治的局麵,下的人都回來歸附。來往之人相處都會像在家一樣平安、快樂、舒泰。人們樂於為旅遊者提供飲食,過往的客人都可以隨處任意停留下來休整。我講的這個道,從嘴出來平淡無味,用眼睛去看又看不見,用耳朵去聽又聽不著,但是在你利用它時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

    【解析】

    此章老子開篇就向人們描繪了社會達到無為而治的境地是個什樣子,然後講道的作用。“執大象,下往。往而無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是具體描繪以道治國後的社會大治局麵,這個局麵在今看來頗似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園。

    社會能夠出現大治的局麵,是必須經過以道治國的過程的。道不僅僅是指導治國的方略,它的思想也適用於整個宇宙的方方麵麵。道的思想廣大無邊,深邃無底,任何事物都可以在道中找到答案。

    守道的人,其待人處世淡若水,雖不像音樂、美食那樣吸引來往過客,卻能使人安康、和平、泰順,令人永遠向往。“道”的作用和影響不可低估,它可以使下的人們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道無形、無聲、無味,但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永保無疆之庥。“道”雖然被多次論及,但從來沒有重複,而是層層深入、逐漸展開,使人切實感受“道”的偉大力量。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將欲歙1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4之。是謂微明5,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6,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7。

    【注釋】

    1歙:通“翕”。吸,合。

    固:暫且。通“姑”

    取:一本作“奪”。

    4與:給,同“予”字。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脫於淵:脫:離開、脫離。淵:深水處。

    7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國家的刑法等政教製度。示人:給人看,向人炫耀。

    【譯文】

    想要收縮事物,必定先擴張它;想要削弱事物,必定先強化它;想要廢棄事物,必定先使它興盛;想要奪取物品,必定先給予他。這就是所的幽暗之中有曙光,柔能勝剛,弱能勝強。魚不可以脫離開養育它的水,國家的權力不可濫用。

    【解析】

    本章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治國之道在於看得深遠,不為表象所炫惑;要抓穩根本,持守大道、正道;不受人左右,不被人愚弄。這種觀點貫穿於《道德經》全書。

    本章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得勢與失勢的辯證關係,一層是事物賴以存在所必備的外部條件。從此章老子所論的兩層意思看,老子此論是老子針對其所處的曆史時期的社會現實的有感而發。

    “魚不可脫於深淵,邦之利器不可以借人”是講事物賴以存在的外部必備條件。魚活著是因為有水在養育它,水是魚的存在的必備外部條件;侯王之所以為侯王,是因為他掌握了邦國的權力,權力是侯王不成為庶民的必備外部條件。

    我們今所認識到的每一事物都存在兩個對立的矛盾方麵,當一方麵發展到極至時另一方麵就會代之而起,通過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事物就產生了質的轉化。在幾千年以前老子就能認識到每一客觀事物都存在一個可以改變其質的因素,這的確是很了不起的。據此老子得出了弱一定能勝強,柔一定能勝剛的結論。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1。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4之以無名之樸5,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6。不欲以靜,下將自定。

    【注釋】

    1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無不為”是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

    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化:化育。

    4鎮:端正、安定。

    5無名之樸:“無名”指“道”。“樸”形容“道”的真樸。

    6不欲:本作“無欲”。欲:欲望、貪欲。

    【譯文】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事情不是它所作為。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欲時,就要用“道”來鎮住它。用道的真樸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欲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解析】

    本章是《道德經》中“道經”的最後一章,本章中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實到他理想的社會。在老子看來,統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則來統治國家,不妄加幹涉,百姓們將會自由自在地發展,國家也會越來越昌盛。

    無名之樸,亦即無為、無欲之道。在上位的人其居心若出於無欲、無為,人民自然會順從,不化而自育。大自然中的太陽、月亮、江河、川穀,它們無為無欲地運行著,但若碰到外力的幹預、催化的話,那整個世界也就失去了它的秩序。由此看,這並不是僅僅代表某一個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和意願,而是從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角度考慮問題。這表現出老子內心深沉的曆史責任感,因而這是進步的、積極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方便以後閱讀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道德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道德經》並對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