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賣的什藥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關河五十州 本章:★葫蘆賣的什藥

    1941年1月4日,聖誕節前一,馬尼拉市內卻沒有喜慶,隻有沉重和不祥。麥克阿瑟下令南呂宋軍先行向巴丹撤退,司令部則遷往科雷希多島。

    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視線,看不到的地方叫視野,豐富的經驗使麥克阿瑟二者皆備,也就是,他在具備較強的戰役指揮能力的同時,還能站到戰略的高度看待軍事問題。

    菲律賓的防禦一度讓美國人備感頭疼,這個地方四麵環海,幾乎無險可守。現任總統羅斯福的叔叔,也就是老羅斯福曾經直言:“菲律賓是美國的腳跟。”感歎其位置雖然重要,卻極其脆弱。

    有人甚至,美國當年從西班牙手奪取菲律賓,完全是個巨大的失誤,因為無論在菲律賓駐多少軍隊,都擋不住敵人的進攻。

    麥克阿瑟獨具慧眼,找到了一把防守菲律賓的鑰匙,那就是馬尼拉灣,而控製馬尼拉灣的要訣,是占領巴丹半島及其南麵的科雷希多島。

    駐防菲律賓期間,麥克阿瑟勘測過巴丹的大部分地區,隻要一有時間,他就會步行或騎馬,在叢林密布的山地進行視察,並勾畫出一張張防禦圖。對當地地形,他可謂再熟悉不過,巴丹半島易守難攻不,就是有“岩窟”之稱的科雷希多島,也很難從外麵予以攻破。

    為了進行大遷移,麥克阿瑟征用了馬尼拉市內的所有船舶和舢板,以搬運所能帶走的戰略物資。凡是帶不走的則盡可能地予以破壞,以免被日軍利用,最後幾百萬加侖的燃料都被付之一炬,燃起的黑煙籠罩了馬尼拉市的整個上空。

    1941年1月6日,麥克阿瑟發表公告,宣布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以避免這座城市遭到無謂的屠戮。不能不,這是符合西方戰爭倫理和人道主義的明智之舉。

    與馬尼拉的慘淡景象不同,即將作為根據地的巴丹半島則顯現出一派蓬勃之象。麥克阿瑟在森林中建起了補給站,改善了道路網和碼頭,軍醫院、製粉廠、屠宰場、鹽田、漁場等一係列配套設施也都一一齊備。

    統計了一下,搬到巴丹來的物資至少能夠維持六個月。不過,要是在遭到日軍夾攻之前,美菲軍還不能迅速集結於巴丹半島的話,這種準備就變得毫無意義。

    關鍵是卡隆比特橋。南呂宋軍在撤退中的行軍路線不是一條由東往西的直線,他們還要再往北行進六公,通過卡隆比特橋之後,才能沿著公路進入巴丹。

    麥克阿瑟下令南呂宋軍先走,是要北呂宋軍做掩護,換句話,在南呂宋軍到達巴丹之前,北呂宋軍決不能讓敵軍接近卡隆比特橋,否則巴丹防禦戰未打,美菲軍就將喪失一半的防衛實力。

    此時此刻,麥帥麵臨著異常嚴峻的考驗:北部隊要掩護南部隊,但一個很可能的結局是,北部隊不僅掩護不了對方,還把自個兒也搭了進去,這就不是喪失一半實力的問題了,而是巴丹整個的防禦計劃都將崩潰。

    他不是山本那樣的賭徒,可是他和他的部下現在必須有一種賭命的勇氣!

    北呂宋指揮官溫賴特奉命在中央平原上拉起五道防線。這五道防線都是麥克阿瑟在戰前就設定好的,它們盡可能地利用了適合防禦的自然地形,每道防禦線之間距離都不遠,部隊隻需一個晚上的行軍便可以到達,這樣便於進行層層防禦。

    該節約的地方得節約,該大氣的時候得大氣。麥克阿瑟一改先前一個兵都不肯增援的“吝嗇”,將手上唯一由輕坦克組成的臨時戰車大隊派到第五道防線側後,以防萬一。

    在北麵拉起防線的同時,他還得幫助南呂宋軍加快移動速度。

    看到美軍的運輸車輛不足,麥克阿瑟迅速把腦筋動到了當地商業性的巴士公司身上,並將其編成了數個臨時汽車運輸大隊。這些巴士汽車混雜於軍用貨車,夜以繼日地將南呂宋軍的人員和物資運往巴丹。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方便以後閱讀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葫蘆賣的什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葫蘆賣的什藥並對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