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第1740章 商業優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1740.第1740章 商業優勢

      第1740章 商業優勢

      對於有資格參與到招商活動中的商家來說,這其實就是一次集體享受戰爭紅利的分瓜大會。海漢每一次發動對外戰爭之後,都會舉辦類似這樣的活動,將各國商人的利益與海漢的國家利益逐步捆綁到一起,充分利用民間和別國的商業資源來對新殖民地實施開發。

      當然商人們不會太在乎這些理論上的政治意義,他們看重的是從中所能獲得的實惠好處。海漢官方以及其低廉的價格向他們出讓殖民地未來數十年的土地經營權,並且還準備好了一係列的經營項目供其挑選,又有海漢牢靠的商業信譽和便捷的金融結算製度作為保障。這樣優秀的招商條件的確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對商人們來說肯定是絕佳的投資方向了。

      就連將生意做遍大半個地球,在這個時代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對於海漢所給出的招商條件也羨慕不已。隻可惜海漢對東印度公司一向提防得緊,在殖民地招商階段從來就不給其參與的機會,蘇克易也隻有在旁邊看熱鬧的份。

      東印度公司當然也曾嚐試過讓紮根巴達維亞的漢裔商人出麵去爭取這種機會,然而效果並不理想。有成大朋在背後提供詳細的情報,這些商人連資格申報都很難過關。而為了打消荷蘭人的疑心,成大朋自己也曾報名過海漢的招商活動,結果自不必說,他因為“與荷蘭人過從甚密”這個原因而被拒之門外。

      嚴格說起來,費策賢與蘇克易其實也並不算同病相憐,因為在場的大明商人可都是有資格參與到馬尼拉的開發當中。隻是這種參與全是來自於商人們的自作主張,而沒有人考慮過是否應該向官府報批備案,大家都假裝不知道有他這個大明使臣在三亞,這才是最讓費策賢感到鬱悶的事。

      造成這種狀況最主要的原因,費策賢認為還是海漢人從中作梗所致,如果不是他們一直在刻意打壓大明官方的權威,這些來自大明的商人又怎敢如此大膽地目中無人。隻可惜他空有一肚子的不滿,卻沒有辦法改變現狀,隻能是跟蘇克易在旁邊大眼瞪小眼,吐槽幾句都還得壓著聲音,以免隔牆有耳被旁人聽去後打小報告。

      施耐德可顧不上理會這些旁觀者的感受,他今天要忙的事情很多,除了馬尼拉地區的招商項目之外,還有為下半年海漢將要對外出口的各種商品征集訂單。這其中包括了曆年來為海漢創造利潤最多的鹽、糖、油、酒、玻璃製品、日用品、印刷品、造船業等等。

      在逐步實現初級工業化生產之後,海漢的這些大宗商品的製造成本也在逐年降低,依靠著成本上的優勢,在大明等國的市場占有率也在不斷地提升。而作為分銷商的各國商人在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短短數年內就讓海漢商品暢銷到遠東各國國內。

      在此期間各國有多少手工業者和小商人被海漢所帶來的市場競爭擊敗甚至淪落到破產的地步,大概沒人能統計出確切的數目,不過作為勝利者的海漢倒是一直在不斷地從其他國家引入有一技之長的工匠,作為本國發展製造業的技術補充。

      這些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基礎的匠人,在來到海漢之後隻需接受短期的技術培訓,便可以出任新的崗位,成為海漢式的產業工人。

      例如在昌化鋼鐵廠工作的人員,就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來自廣東佛山附近鐵匠出身的移民,這些技術移民原本就掌握了一定的冶煉技術,有的老鐵匠甚至是有著數十年的豐富從業經驗,其實踐水平還要遠高於海漢技術部門的理論專家,在昌化落腳之後很快就進入到角色中。

      而海漢在引入技術移民的過程中嚐到甜頭之後,便將這個措施列入了民政發展綱要中,作為每年貿易活動的內容之一。

      之所以會將引進技術移民的列入到貿易範疇,是因為各國的中介機構也同樣是海漢官方的交易對象之一,海漢會以較高的報酬委托該國的中介機構從當地招募指定行業和技能的移民,這對於類似牙行這類的中介來說算是每年都必須要爭取的一筆大買賣。甚至有一些經營規模比較大,與海漢合作時間比較長的中介,已經開始有了獵頭公司的雛形,會主動出擊去網羅一些海漢所需要的高級人才。

      很快施耐德就公布了海漢今年準備引入的技術移民需求清單,重點仍是鐵匠、木匠、造船師、泥水匠、大夫,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卸任官員,資深水手等等,以及其他一切有特殊技能的匠人。而這些人的名額沒有上限,隻要專業技能達到了海漢的要求,便可以跳過移民考察期立刻辦理入籍手續。而為海漢招募到這些移民的中介機構,也將按照不同工種的標準來計算報酬,其中介費用最低也是普通移民的八到十倍,最高的甚至會到百倍以上,對這些機構來說的確是發財的好機會了。

      海漢為此給出的報酬還不僅是錢財一項,凡是為海漢招募的技術移民達到一定的數量,這些中介組織便可以升級為海漢的地區分銷商,從而有機會擴大經營範圍獲取更豐厚的收益。而原本就已經是分銷商的商家,還可以繼續晉升等級,獲得更多的資源,這對於一部分商家來說可能是比簡單的中介報酬更有吸引力的條件了。

      隨著施耐德在台上不斷地宣布今年要招募的工種,費策賢的臉色也是越發陰沉。世人皆知海漢國的人口結構中有大部分都是原屬大明的漢人,而這些技術工種的招募更是擺明了在挖大明的牆角,畢竟除了大明之外,沒有哪一國能夠提供這齊全的招募對象了。

      不過他一側頭,看到蘇克易的表情幾乎是咬牙切齒,不禁開口問道:“蘇大人為何如此在意此事?”

      蘇克易應道:“費大人不會認為他們隻打算挖大明的牆角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1740.第1740章 商業優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1740.第1740章 商業優勢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