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 中西對比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104.第104章 中西對比

      第104章 中西對比

      如果隻是靠嘴巴喊一喊口號就能實現目標的話,那擁有大量嘴炮資源的穿越集團恐怕早就該稱霸全球了。不管是人力還是煤炭,都不是拍桌子摔板凳就能到手的東西,就算現在大家都知道安南的國內形勢有可趁之機,也沒辦法立刻就能把手伸過去。

      “船呢?我們能動的船就這幾艘,難道全派出去運煤?”寧崎給情緒激動的陶東來潑了一盆冷水:“從鴻基港到三亞,就算是海上的直線距離也有兩百多海,如果是我們繳獲的福船廣船,單麵航程最快也得四到五天,算上兩頭裝卸貨物的時間,大概半個月能跑一個來回就已經是很順暢了。那兩艘船的排水量都不到百噸,就算全派出去又能裝多少煤炭?如果半個月跑一趟才裝幾十噸煤,我們這使勁折騰的代價會不會太大了?”

      “海運部的造船工程現在進展得怎樣了?”情緒重新平靜下來的陶東來對顏楚傑問道。目前與海運部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軍警部,事實上由海運部所培訓的帆船水手,其中一多半都是隸屬於軍警部名下,而且海運部的職能本身也有戰時劃歸軍警部指揮這一條。這也就是說,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海運部與海軍之間的界限不會很清晰,平時作為貨運或者巡邏任務的海運部帆船,在戰時可能就會化身為運兵船甚至是炮艦。

      “還算順利。我前天去造船廠看過,現在造的這艘船基本上是按照繳獲的那艘海滄船的放大版複製品,設計排水量是兩百噸,目前龍骨已經鋪裝完畢,船料也已經備夠了,越之雲說如果人力資源能得到充分的保證,那年底前這艘船肯定能下水。”顏楚傑見眾人都沒說話,隻好繼續道:“我知道你們都覺得這造船速度太慢,可問題是我們現在就隻有十來個專業船匠,而且他們所造過的最大的船也就隻有四百料,排水量兩百多噸而已。我也想要幾千噸的火炮戰列艦,可現在的船廠規模根本沒辦法實現,甚至連同時開工造兩艘船都還做不到。”

      “兩百噸的船,那我們現在造出來的那幾門炮可以上船了?”陶東來倒是很敏銳地抓住了顏楚傑話中的信息。

      “上船是沒什問題了,炮架也已經做出來了。不過火炮隻能布置在甲板上,數量也不能太多,否則會影響船帆的操作,而且會讓船的穩定性變差。海運部的意見是四到六門,具體數目到時候要下水之後經過測試才能確定。如果是更大口徑的火炮,這個數字還得再降低。”顏楚傑頗有些遺憾地說道。

      擁有一支由炮艦組成的海軍是軍警部一直以來的期望,雖然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之後,總算攻克了大炮上船這一課題,但僅僅幾門小口徑火炮的點綴顯然沒法讓顏楚傑這個巨艦大炮主義者感到滿意。就算這樣,都還得等上幾個月之後才能實現,也就難怪顏楚傑會感到遺憾了。

      “就不能像西式帆船那樣造幾層甲板來布置火炮?”寧崎問完這話突然有些後悔,這樣問法不是直接就表明了自己在這方麵的小白?

      果然顏楚傑立刻就投來了鄙視的目光:“寧崎啊,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中式帆船在結構上跟西式帆船有很大的不同,根本就沒辦法設置全通式炮甲板。”

      中式帆船在船體形狀上跟西式帆船有極大的差異,比如福船船型底尖上闊,船體截麵跟現代艦船的V字船型很相似,越到頂部甲板越寬,所以火炮一般都是直接布置在頂甲板上。而船體下部因為設置了一間接一間的水密艙室,加之本來就麵積狹小,就沒法布置更多的火炮。鄭成功收服台灣時的主力戰船大青頭長約十丈,寬兩丈有餘,吃水八尺,這樣的大福船也就隻在船頭船尾配備了兩門大口徑火炮而已。而他所使用最大的三桅炮船,船長二十丈,裝備的紅夷大炮八門,千斤佛郎機四十門,這種火力仍然沒辦法跟西方的戰船相提並論,隻能從戰船數量上去壓製對手。

      而西式帆船並沒有水密艙室的設計,論抗沉性能遠遠比不了中式帆船,西方設計師的解決辦法是用大量的肋材,並且加厚船體,由此來使得整個船身變得更為堅固。西式帆船的船體截麵成U型,而且下大上小,底部寬敞的炮甲板用來布置炮身最重,口徑最大的火炮,逐層往上依次減小火炮的重量和口徑,這樣船體的重心也能得到穩固,而且狹小的頂部甲板也能在兩船靠攏發生肉搏戰的時候減少接觸麵積。這樣的船體結構也就決定了西式帆船所能裝載的火炮重量和數量都大大超過中式帆船。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104.第104章 中西對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104.第104章 中西對比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